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他在专业领域如雷贯耳,但在大众面前默默无闻。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卫星之父赵九章、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物理老师,他就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叶企孙为新中国培养了79位院士,然而他一生经历坎坷,饱经沧桑,最终却沦为街头的乞丐,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呢?

1898年,叶企孙出生在上海一户富裕而有文化的大家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叶企孙十分喜欢读书,从小就跟在祖父身边学习知识。叶企孙13岁考取了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20岁公费前往芝加哥大学上学,主攻物理学。在大学期间,他非常刻苦努力学习,1920年拿下了物理学学士学位。他师从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布里奇曼,23岁测量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值,这在当时是轰动世界物理学的一项成就。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美国很多公司都纷纷想聘用他,但叶企孙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想为祖国科学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7岁,叶企孙在清华创建了物理系; 31岁,他在清华创建了理学院,包括数理化生等六个系,后来,他成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为了给学生们请到优秀的老师,他总是亲自登门拜访,态度谦虚诚恳。为了邀请东南大学的吴有训、萨本栋两位教师,他三顾茅庐,邀约数次之后才把他们请来。同时,叶企孙聘请教师更是以“德”为重,注重德才兼备。


叶企孙更注重学生的培养,他对自己的学生关怀备至。叶企孙的第一个学生是王淦昌,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叶企孙推荐他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原子核物理,成了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后来回忆道:“叶先生非常关心学生,得知我回家没有路费,就经常拿他的工资接济我。”华罗庚当时只有初中学历,叶企孙力排众议把他引进清华当助教,又把他送到剑桥进修,这才有了“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当时有不少学生为了响应爱国热潮参加学生运动,他的几个学生也去参加,差点被警察开枪打伤。叶企孙知道后十分生气,对他们怒吼道:要是你们一个个伤到了怎么办?你们身上有属于自己的使命,知不知道!他说话时眼眶一直有泪水闪烁。听到这句话时,他的众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他们要为中国的科学献身。


1967年,在那个特殊时期,叶企孙因为学生熊大缜事件被强行带走关押,他被批斗,面临牢狱之灾。在他入狱的一年半时间,他遭受到了不尽的折磨和严刑拷打,可是他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我是科学家,我不说假话”。1971年,留美的杨振宁首次回国,他提出想去看望一下自己的恩师叶企孙,但是遭到拒绝了。虽然叶企孙后来被释放出来,但是整个人的精神都抑郁了,腰也弯了,记忆力也模糊了,没有亲人,他一个人流落在中关村街头以乞讨谋生。

当时,他的弟子王淦昌、杨训仁、钱三强等人偷偷来探望他,他叫他们离他远点,划清界限,生怕自己连累了学生。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先生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临终前他还在呻吟着:“回清华!”

1986年时,他牵挂的学生熊大缜被平反。1987年,在吕正操将军的努力下,叶企孙终得平反,此时距老人去世已整整10年。1992年,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吴健雄等在内的127名海内外著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将会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普朗克   核物理   清华大学   理学院   物理系   铜像   清华   宗师   学界   物理学   中国   物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