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语文学习应该怎么开始?是要了解还是知道?


希腊神话看到第三遍,里面的人物关系稍微清晰了些,那些人那些事才不再跟天书一样。想想之前看希腊神话,源于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再后来,发现很多西方画作的背景是希腊神话,再后来,发现西方文学中也有很多希腊神话的故事,所以,就这么看了下来。


说起看画,想起一件事。有一天老公说他看到一本书,里面是用卡通人物描绘的世界名画,他问我的态度,刚好我也在看画。恰好今儿圈里出现了这幅画,索性来说说我的观点。



这幅画,是《蒙娜丽莎》吗?


又或者想问一句,把这幅画给孩子,是为了让他知道这是《蒙娜丽莎》吗?


我们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这样风格的画就是《蒙娜丽莎》,还是希望让他能从画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美在哪里?



在“知道”和“了解”之间,我们希望孩子获得什么?


也许,孩子不知道这是《蒙娜丽莎》,但是他可以看到蒙娜丽莎的长相,她的笑,以及她背后缥缈的山水,甚至是她缺失的眉毛。与上述相比,我们更希望孩子获得什么?


如果是后者,那就买本画册吧~~


那天听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在我国,每年的图书出版量巨大,就说这几年出来的跟儿童相关的图书和微课就数不胜数。我们作为家长,什么都希望给孩子启蒙一些,所以,各类图书和微课都买买买。然后,面临的是有限的时间和众多资源之间的矛盾,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无论图书和微课,能真正用上的太少了。每本书、每个玩具、每堂微课,都会给我们设定许多美好的“目标”,比如艺术启蒙、历史启蒙、精细动作、逻辑推理等等,但是,这些目标都是要真的去读、去玩、去听之后才有可能达到。


然而,在买买买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想给孩子的是什么?知道or了解?就如同前面那副“蒙娜丽莎”。也许我们会说,要先引起孩子的兴趣,所以要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入手,那么还回到初始的问题,我们希望孩子借猫脸去知道这幅画是“蒙娜丽莎”,还是希望他去体会这幅画带给他的感受?


好吧,我是个挺严肃的人,我在看历史和画作、塑像的时候,始终觉得这些虽然都是艺术品,但都是很严肃、并且值得敬畏的。那么由此想到,借由历史和艺术品,我希望孩子得到的是什么?


最近在看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记得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当当的推介是“《小顾聊绘画》真诚推荐”,诚然,《小顾聊绘画》通俗易懂,起到了普及艺术品的作用,然而,调侃那些值得敬畏的作品,终究不是我的菜。


就如同傅雷先生所写:

裸体,在西方艺术中——尤其在古典艺术上——是代表宇宙间最理想的美。它的肌肉,它的动作,它的坚强与伟大,它的外形下蕴藏着的心灵的力强与伟大,予人以世界上最完美的象征。希腊艺术的精神是如此,因为希腊的宇宙观是人的中心的宇宙观;文艺复兴最高峰的精神是如此,因为自但丁至米开朗基罗,整个的时代思潮往回复古代人生观、自我发现、人的自觉地路上去。


我们是愿意在大背景之下了解画作,还是在提起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时,就说一句:知道,就是一群裸体肌肉男嘛~~


我终究是个严肃的人,也许还很无趣,但我依然会用严肃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值得敬畏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蒙娜丽莎   宇宙观   孩子   希腊   画作   敬畏   艺术品   希腊神话   艺术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