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媒:中国对非医疗援助尽显兄弟情谊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乌干达《新景报》网站2月6日刊登文章,题为《心连心的合作:中国医疗队的贡献挽救生命》。

文章称,有句谚语说:“患难见真情。”如果放在中国和乌干达关系的大背景下,这种表述再恰当不过了,它是对两国关系的最佳描述。它描绘了双方互惠互利和尽显兄弟情谊的合作。

过去60多年里,中乌关系乃至中非关系愈发紧密。从社会角度以及经济和政治角度讲,中国对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的贡献有目共睹,几乎所有公民都从中受益,要么是本人受益,要么是其亲属从中获益。而中国的贡献往往是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贡献也通过双边关系惠及非洲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便是中国的医疗外交。

比如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中乌友好医院,就是两国医疗合作的“代言人”。这所医院由中国援建并赠送给乌干达,一直居于两国深化医疗外交的中心。可以说,成千上万乌干达人从中国在该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受益。事实上,自1983年以来,中国每年都支持乌干达的医疗部门,派遣医疗专家团队来到乌干达工作,与乌干达同行分享经验,同时向众多乌干达公民提供服务。

中国医疗团队提供的服务中包括小手术和大手术。例如,1月31日,中乌友好医院中国医生张辉带领同事进行了一次历时3个多小时的成功手术,从一名15年前被诊断患有甲亢的38岁女性患者身上切除了颈部的一个巨大肿块。自1983年中国开始向乌干达派遣医疗队以来,还有其他成百上千名乌干达人得益于中国医疗队的医术。

目前,中乌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疗专家团队由20多名成员组成,他们提供胃肠病、甲状腺和乳腺手术、耳鼻喉、泌尿外科、传染病、中医和针灸等诊疗服务,每周接待超过130名门诊患者。

可以说,在整个全球南方,几乎所有国家都受益于中国的医疗外交。从美洲到中东,到更广泛的亚洲,再到非洲,由于北京在医疗领域的良好合作,人们不断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在发达国家于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奉行疫苗民族主义之际,中国展现出大无畏的气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并肩合作,通过向非洲国家捐赠数十亿剂疫苗来确保许多人得以接种。此外,中国还与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非洲国家分享技术并联合生产新冠疫苗。

北京与非洲各国的关系在所有方面都植根于具体而不是冠冕堂皇的空话,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愿景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乌干达   阿尔及利亚   中国   医疗队   医疗   双边关系   非洲   参考消息   疫苗   情谊   外交   友好   贡献   团队   兄弟   关系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