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感染要来了?CH.1.1毒株新增突变位点,中疾控解答来了

尽管国内新冠感染已度过第一轮高峰,但根据国外经验,毒株变异仍可能带来新一轮感染。近期,全球多国检出CH.1.1变异毒株,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增感染增多情况。就国内而言,CH.1.1毒株是否会引起第二波感染引发关注。

60多国!CH.1.1毒株传播趋势引发关注

据了解,CH.1.1毒株是奥密克戎变种,目前已成为在美国传播的主要毒株,与此同时该版本毒株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传开。有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CH.1.1流行率持续上升,目前占全球范围每日测序感染样本的10%左右。

去年11月,我国首测1例境外输入病例样本,截止今年1月底,共监测发现24例CH.1.1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境外输入涉及国家多达15个,这也从侧面印证了CH.1.1毒株在海外广泛传播的事实。考虑到CH.1.1变异株的逃逸能力和传播能力更强,不少人担心该毒株会导致第二波感染到来。

随着防疫进入新阶段,未来防疫工作将不会再采用过去“乙类甲管”的方式,新的防范重点将聚焦对新冠变异毒株的监测,只有掌握新变异特性和最新动态,才能更好地防范再次感染的风险。

国内持续发现输入病例,中疾控解答

针对CH.1.1毒株全球传播情况,近日,中疾控发文作出详细解答。根据最新研究显示,CH.1.1毒株较原始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增了多个突变点位,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不过中疾控同样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对CH.1.1是有一定交叉保护作用的。短期内,CH.1.1不会在国内大规模流行。

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冠变异,加强监控,第一时间掌握毒株变异特性至关重要。此外在社会层面,保护好老人、有基础疾病人群依旧是工作的重点。脆弱人群面对病毒时免疫力、抵抗力都相对低下,一旦感染有朝着重型和重症发展的可能。

当前全国各地基本都度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不少人恢复正常生活后也逐渐放松了警惕。但新毒株CH.1.1传入国内恰恰给大伙提了个醒,疫情并没有就此消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疫情   病例   突变   样本   境外   特性   人群   能力   国家   国内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