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主席狂飙革命到电视剧《狂飙》风暴的变与不变


电视剧《狂飙》这个名字,出自毛主席写的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1930年7月28日,彭德怀带领红三军团攻入长沙,但在湖南军阀何键兵力反扑下,被迫退出长沙。


后来毛泽东主席去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度进攻长沙。但在战斗中红军伤亡重大,在9月13日,毛泽东主席被迫下令退军。在红军退军时,写下了《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全文是这样的,“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激励工农们要与敌人勇于斗争,让革命大潮席卷江西大地,直捣湖南湖北。在国际歌歌声中,革命风暴如万钧雷霆。其中“狂飙”是当时涌动在工农群众中的革命风暴,寓意革命势头不可阻挡。


从我党开始革命,到革命成功,再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100年来,我们历经风雨,狂飙突进,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为百姓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变的是新时代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发展复杂深刻,曾经看得见的血雨腥风的敌我矛盾,已经变成了暗流涌动的内部矛盾,在经济发展,物质丰富,思想复杂的时代,还需不需要狂飙的革命风暴呢?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问毛主席: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时,毛主席自信地给出了民主监督的回答。


经过百年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给出了新时期窑洞对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我们党百年历史,既是社会革命史,也是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


电视剧《狂飙》之所以“狂飙”,就在于《狂飙》不单展现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更挖掘了这些问题背后形成的原因,这部电视剧将镜头聚焦现实,把问题当众曝光,引导我们敢于狂飙突进,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刮骨疗毒,激浊扬清。所以,时代在变,不变的狂飙突进的革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狂飙   腐恶   敌我矛盾   激浊扬清   风暴   电视剧   革命史   长沙   江西   湖南   工农   红军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