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血泪书写者

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物种,生存和繁衍作为生命的全部无异于禽兽,意识到自己的追求毫无意义时,就失去动机成为不可能;人都是短视动物,觉得钱多势大就想称王称霸号施天下,区别的就是不忘来路怀念先辈,追思故亲睹物思情,垂垂暮老之际不仅向子孙夸耀自己年轻时的饭量和力气还应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什么而是你如何铭记的。与晓霞的相遇是少平牛马般劳苦罅隙中一缕曙光,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道绚烂的风景线,是那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照亮着她一路前行。

偶遇晓霞‘他正在人群瞎挤,突然愣住了,他看见晓霞穿件米色风雨衣,两手斜插在衣袋里,正在几步远的地方微笑着看他。他僵立在原地,脸顿时像火一般烫热。她走过来,仍然微笑着,伸出手,说‘我以为这是在做梦’。

‘是……我也这样认为……’,他握了握她的手。

一阵难言的沉默。是呀,人家是大学生,他是一个乡巴佬,相差如同天上人间……,现在却猛然相遇在这秋雨绵绵的黄原街头……纯真的绝版爱情在先生的笔下徐徐展开。

‘是因为我上了大学,你仍然是个农民吧?看来,你还是世俗的!’晓霞不客气地说。

少平并不介意老同学的评价,其实他在灵魂深处并没有低看自己,她显然不了解他这两年的变化,他之所以不愿和她再联系,的确是因为两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差异太大,但这并不是说他所走的道路就比上大学低贱。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出卖自己体力,但他已不将此看作是生活唯一。地位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生活价值,恰恰相反,历尽千辛万苦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晓霞眼中的少平与过去有什么不同:从外表看他脸色严峻,粗胳膊壮腿,俨然一副十足的男子汉架式,仍然象上学那样的忧郁,衣服也很破烂,但和过去不同是,他已经开始独立思考独立生活,选择了条充满艰辛和未知的自由之路:用自己的头脑规划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自己的历程,作个思想自由手脚自便的人是多么的不易。

读书和交流是他们感情加深的前提和基础,读书如得酥饴如得良友拥有同一个天空,交流使两颗心慢慢靠近、融合(读书就是读人生读生活;交流找差距寻路径)。鼓励他看报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甜蜜的爱情不负生活的厚爱,然眨眼即逝甚至自欺欺人幸福感像上学的自卑一直盘绕在少平的心头,一个小小的插曲,象经历了一次生死离别重获新生。感情因误解的冰释更加深切,掏炭的艰辛紧张与温柔睿智完全交融在一起,拥抱在一起。

即便如此少平时不时想起第一次背石头的情形:……背着石块爬坡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缝里去,汗水象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而他却腾不出手去揩一把,眼睛被汗水腌得火辣辣地疼,一路上只能半睁半闭。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脊背压烂了,他无法目睹脊背的惨状,只感到象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两只手随即也肿胀起来,肉皮被石头磨得象一层透明的纸,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得见,这样的手放在新石茬上,就象放在刀刃上……

一个紧靠窑边睡觉的人脸,随时恭候着最后一滴尿液的光临。

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斧子工正在挂梁,攉煤工紧张地抱着一百多斤钢梁铁柱,抱着荆笆和搪采棍,几乎挣命般地操作。顶梁上,破碎的矸石哗哗往下掉,钢梁铁柱被大地压得吱吱嚓嚓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

生活是如此艰辛,少平也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在这甜蜜而忧虑的爱情之路上,一边是象虔诚的基教徒一样的坚定,一边是梦幻一样的缥缈。当少平激情满满地走向他们的爱情圣地——古塔山杜梨树时,他没有等到他爱的人,只有往事难以回首……那一刻,望看倘大的天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尘满面,泪两行,孑身吊孤影,爱情之花凋落了,心中的‘太阳’陨落了。

在叙述晓霞被一个巨浪吞噬时,她的眼前浮现的仍然是少平那张忧虑的脸,在最后一瞬间,眼前只闪过少平的身影,并伸出一只手,似乎抓住她的手……。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烈焰之壮美。

恨你呀先生,狠心地将一个鲜活生命执子之手写的如此动人又如此悲烈。生命中最至美的情感失去了,带走了少平炽热的爱情、绚丽的青春记忆。泣血悲鸣痛失爱的伤痛,流水年华难见心爱的姑娘,曾经的玫瑰化成支离破碎的飞絮,慰藉向托云和月。为爱的神圣而泪流满面,为情的纯真而感天动地,把晓霞写死把爱情写活是对‘始于悲者终于还’的彻底决裂:平凡世界的人们就没有真正的完美无憾。

如此沉重地打击少平没有倒下,也许得用黑洞洞的煤溜子、紧张危险的掌子面和日复一日的时间慢慢医疗。对师傅的感恩、对孤儿寡母的责任,自己也需一个温暖亲切的家来烘干全身的潮湿和片刻的喘息,是少平那阶段最大的奢望。这是亲人、亲情又一次眷顾和馈赠,是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最好归宿。先生用力透纸背的文字抒写人间百态之悲壮,亲情之高洁。农民对亲人的情怀,人生感悟远比一个愁月亏盈叹花枯荣的诗人更真切更深刻,先生的作品绝不是取悦,而是哽咽哭泣坦诚记叙,真正的血泪书写者。

先生是探索现代中国青年农民苦痛灵魂的第一人,既有哲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情感历史的真实,揭示苦难还有解决苦难的方向和方法,故曰:《平凡的世界》是人性的文学、觉性的文学、情感的文学,正如网友评论道‘路遥作品的人物和时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钢梁   低贱   脊背   血泪   艰辛   石头   紧张   人生   爱情   世界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