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内庭穴,又称降火穴,中医降胃火的穴位,退烧解口渴的要穴

#健康2023#

内庭穴,又被人称之为降火穴(尤其是胃火)。中医认为,这是一个清热解毒降胃火的特定穴位,具有良好的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擅长治疗口臭、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的穴位。今天在这里想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分享一下这个神奇的穴位。文章不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看完。

在正式讲到内庭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胃火。中医认为,胃火一般是指胃热炽盛化火所导致的病变。最常见的病证就是胃火炽盛,胃火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头面部,所以其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发热等。

今天我们聊到的内庭穴,它就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之一,其出自于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胃经的荥穴。《子午流注说难》记载:“内庭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医宗金鉴》也有记载,“内庭次指外岐骨。”不过关于穴位的位置我们主要还是需要看下《针灸学》的相关记载。教材《针灸学》记载:“内庭穴就在我们的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它还有一个简便的取穴方法,就在我们的第2、3脚趾缝之间,皮肤颜色开始发生改变的地方,即为本穴了。

我们说内庭穴又称降火穴,中医认为它是降胃火的穴位,退烧解口渴的要穴。这个与穴位所处经脉与位置息息相关。上文提到,本穴为足阳明胃经俞穴,而且还是荥穴。古人有言“荥主身热”。这意思就是荥穴主治诸经热病,而内庭穴为胃经的荥穴,自然而然刺激本穴可以起到良好的降胃火除热的功效。对于胃火上炎的发热、牙痛、口腔溃疡等均有良好的治疗疗效。

内庭穴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了针刺法、艾灸法以及按摩法等。因为我们讲的是清热降火的功效,所以一般可以使用针刺法和按摩法。艾灸法就不作详细介绍了。针刺法尤其是针刺出血法是良好的清热解毒的方法,但由于针刺疗法需要专业知识支撑,所以一般人群不建议使用该法。推拿按摩手法是最简单最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一般是我们寻找到穴位后,可以用食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本穴,以穴位局部感到酸痛感为宜。这样便可以起到清热凉血降火解毒的效果。

关于内庭穴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内庭   穴位   艾灸   中医   降火   肿痛   清热解毒   牙龈   针刺   口渴   功效   神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