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钟睒睒:超越马云,马化腾,成为中国新首富

要说起中国最低调的富豪,那必须是钟睒睒了。要不是这次在香港上市,他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你也许不认识他这个人,但是他的产品农夫山泉,相信大家基本上都喝过。


农夫山泉有多厉害呢?在市面上,农夫山泉是卖的最好的瓶装水。2019年,销售收入240亿,给股东分红就分了96亿。持有87%股份的钟睒睒,分红就拿了80多亿。农夫山泉,这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简直是大自然的印钞机啊。


那么,钟睒睒是怎么发迹的呢?他的财富故事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其实,钟睒睒的成功,都是来自于爆款。因为一篇爆款文章,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收获了第一桶金;因为一个爆款产品,他打造了一个食品帝国。


我们还是先来梳理一下钟睒睒的基本人生轨迹吧。


回望钟睒睒过去66年的人生,就像他一手创立的农夫山泉一样,有过波折坎坷,却稳稳抓住了人生中每一次重要的机会。


1954年12月1日,钟睒睒出身在浙江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名字是爷爷取的,出自唐朝大文豪韩愈的诗。


1966年,钟睒睒还在上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派,全家下放到老家诸暨。所以,钟睒睒连小学都没有读完。为了糊口,他十几岁就外出当学徒学手艺,在嘉兴、绍兴等地搬砖,做过泥匠、瓦匠、木匠,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


学会一门手艺,谋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打滚多年的钟睒睒,吃尽了打工的苦,知道没有学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的道理。他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上大学。


文革结束后,钟家也从诸暨搬回了杭州。


1977年高考恢复,23岁的钟睒睒,毅然决定参加高考。他和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妹妹晓晓一起报了名。


然而,当时的整个教育体系都已经崩溃了,别说辅导班,就连复习资料都很难找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钟睒睒发奋苦读了一年,最终还是因为底子太差,第一次高考失利了。


钟睒睒没有灰心,第二年,他再次参加高考。结果,和上一次高考一样,分数低了20多分。


两次高考失败,父母就劝钟睒睒,全日制既然考不上,要不咱试试成人教育?


第三次高考,钟睒睒听从了父母的建议,考上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属于成人教育,也就是非全日制,是考不上大学的人的最佳选择。可别小看当时的广电大,那也是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的,有企业家,也有不少院士,你看,现在还有个中国首富。


巧的是,在杭州,还有另外一个中国首富,也是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考上。而且,命运让这两个中国首富神奇般地相遇了,俩人际遇相似,很容易的就成为了朋友。这个人,就是马云。


1984年,马云20岁,准备第3次参加高考。彼时钟睒睒刚毕业,正在准备《浙江日报》的考试,他想当个记者。刚好,两人都在浙江文联的宿舍楼里租了个房子,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十岁,却十分投缘,经常一起挑灯夜读,互相打气,还真成了某种有着共患难般情结的兄弟。


过了一段时间后,钟睒睒收到消息,他被《浙江日报》录取了。他大喜过望,高兴得跳了起来。而马云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也是很受鼓舞的。毕竟,同窗好友都能如愿录取,他暗自里给自己狠狠加了把劲儿。那时候,马云家里的人几乎都反对他第三次参加高考,他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看到电大毕业的钟睒睒都可以进入《浙江日报》,他也坚信自己可以考上大学。后来,他果然幸运地考上了浙江师范学院。


钟睒睒去了《浙江日报》工作,成为了一名记者。记者这个行业算不上多好的金饭碗,但是对于一个有志青年来说,这个行业是一个最能放大和看到理想的地方。


在《浙江日报》的五年,钟睒睒跑遍了浙江50多个县市,采访了500多名企业家,不仅开拓了眼界,积累了很多人脉资源,对商业逻辑也逐渐熟念于心。这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1985年,钟睒睒在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洪孟学为啥出走?》。主人公洪孟学原是杭州粮油化工厂的科技人员,自学成才,手里有重要的科研成果,还在全国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但是,洪孟学在原单位一直受排挤,没有人欣赏他,忍无可忍,他只好辞职走人了。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一下子就成了当时的爆款热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和洪孟学有过同样遭遇的科技人才,纷纷下海去了乡镇企业,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篇文章对钟睒睒自己的触动也很大。他出了风头,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但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一直在等待机会。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钟睒睒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果断辞了职,奔向海南,决心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到了海南以后,干点什么项目呢?钟睒睒到底是个记者,还是有点情怀的,他想要创办中国第一份民办报纸,名字都想好了,叫《太平洋邮报》,听上去很高大上。但是当时的政策还不允许私人办报纸,所以这个想法只能放弃了。


既然办报纸不行,那就干点别的吧。这时候,钟睒睒就利用他当记者的时候积累的人脉和知识,在海南种起了蘑菇。结果,海南早晚都湿热,中午却特别干燥,蘑菇刚长出来点儿小嫩尖,一到中午就干枯了,根本无法存活。


这次创业几乎烧光了他所有的本钱。最困难的时候,钟睒睒账户上连一分钱都没有。迫不得已,他只能去大街上摆地摊,卖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为生,还卖过窗帘。他一边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一边慢慢积累再次经商的经验和资金,瞅准时机,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1991年,娃哈哈集团成立。钟睒睒借着在浙江做记者结识的人脉,成为娃哈哈在海南和广西两个省的总代理,主要代理娃哈哈口服液,这种保健品在当时卖得很好。慢慢地,钟睒睒的事业逐渐走上了正轨,终于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作为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钟睒睒为娃哈哈在海南、广西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海南是经济特区,厂家对代理商会有一些优惠减免,拿货价格比较低。当时,广东是娃哈哈口服液卖得最好的省份,这让钟睒睒很是心动。但是,那里毕竟不是钟睒睒的地盘,怎么办呢?他就把海南的产品偷偷拉到广东湛江市进行销售。这在销售行当被称为串货。对于厂家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做会严重干扰市场秩序。客观来说,这事情干得也不太厚道。


这个事情很快被娃哈哈老板宗庆后知道了,他非常生气,这么做太过分了。然后,钟睒睒的代理是做不成了。


代理娃哈哈口服液,让钟睒睒发现了商机。他觉得,保健品行当门槛低、利润高,前景一片大好,大有可为。经过观察,钟睒睒发现,海南流行一种龟鳖煲的养生汤,很多人都喜欢喝,觉得有营养,能补身体。这种汤给他带来了灵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龟和鳖是长寿的代名词。用这个来做保健品,肯定能行。你娃哈哈能用口服液赚小孩的钱,我就用龟鳖丸赚老人的钱。


1993年,钟睒睒在海口创立了养生堂。有了想法还不够,还得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他想到了之前“爆款文章”里的主人公洪孟学,就请他来担任自己的总工程师,研发保健品。很快,龟鳖丸就此面世。


龟鳖丸在市场上几乎是一炮而红,为钟睒睒创业路上攒到了第一桶金。洪孟学和钟睒睒也成了保健品行业的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创立了至今都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养生堂”。


在竞争激烈的保健品行业,养生堂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为啥呢?一方面,钟睒睒会营销,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一点:产品一定要比同行强。


靠着这套产品战略,钟睒睒连续推出了龟鳖丸、朵而、成长快乐、成人维生素等多款产品,销售业绩出色,口碑也很好。养生堂成为了国内保健品产业的引领者之一。


但是,钟睒睒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决定继续出击,一不小心就做出了另一个更加家喻户晓的超级品牌——农夫山泉。


红色的塑料瓶里,装着大自然的饮用水。在中国,几乎没什么人没见过它了。农夫山泉让钟睒睒彻底暴富的故事,我们下一期,接着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标签:山泉   农夫   娃哈哈   人脉   浙江日报   海南   口服液   浙江   中国   保健品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