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融资上市的埃安,为何1月份销量同比暴跌66%?

进入2023年,意味着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升级的竞争态势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原因在于,新能源头部企业优势已经显现,会对中部及末尾新能源汽车企业,从技术和盈利模式上形成打击淘汰;另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2023年后,国家持续了12年之久的新能源补贴,将正式退出汽车市场,这对所有新能源企业来说都算不上好消息,因此,2023年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必须拿出看家本领来抢夺市场份额。

但在国补退出之际,各汽车企业的反应却有所不同,贯穿比亚迪2022年的关键词就是“涨价”,从2022年开年一直到年末,比亚迪经过了多轮官方价格上调;而与比亚迪相反的是特斯拉,在整个2022年,特斯拉提到最多的就是降价。虽然这两家企业采取的价格策略有所不同,但反映在终端销量上,却都出奇的一致,这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双双上涨。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一份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单如约而至,从榜单中我们直观看到,此前势头正盛的埃安,在同比和环比两个维度都出现了巨大跌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埃安的同比和环比数据双双下滑?是大环境导致汽车销量下滑?还是另有他因?

要知道这些,我们通过简单的横向对比就会有所收获,比亚迪近期公布了其销量情况。在2023年1月,比亚迪累计售出151341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纯电和插混车型,同比增长57.8%;特斯拉在2023年1月份也收获了一份不俗的销量成绩单,累计售出66051辆,同比增长10.3%。从销量结果能够看出,这两家新能源车企,并没有因为国补退出导致销量受到任何影响,并且整体销量受春节放假影响较小。

这两家车企的销量情况也向我们说明,新能源车型的需求依旧旺盛,只是消费者将目光逐渐集中在了头部车企,而位于中游的埃安,小鹏和位于尾部的零跑已经出现了被挤压的迹象。

其实出现这种被挤压的情况,除了产品力上的问题之外,还和企业定价有较多关联。刚刚进入2023年,特斯拉就宣布从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若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还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这种补贴其本质就是在变相降价。所以说,进入2023年后,降价有可能仍会是特斯拉的主旋律,而特斯拉目前的确正在通过降价手段,维持并提升其自身销量,保障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反观比亚迪,虽然进入2023年后对不同车型进行了2000~6000元的价格上调,但其销量依旧火爆。这其实从侧面说明,比亚迪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能够支撑起更高的售价。而比亚迪涨价,也并不是单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在当前情况下,每台比亚迪利润可达1466美元,相比丰田、大众、本田等车企利润还要更丰厚一些。比亚迪涨价,其背后深层次的逻辑,是比亚迪在借助手握大量订单的优势下,试图将品牌形象进一步上探,而最终销量也用事实证明,比亚迪当前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能够支撑起这个售价。

如果说比亚迪涨价是为了品牌上探,那么埃安的涨价就有极大可能是迫于成本压力。国补退出后,几千甚至上万元的空缺如何填补?面对广汽集团473美元的单车利润,如果埃安不选择涨价,那么就会将整个集团的利润拉低,甚至出现埃安将整个集团利润吞噬的情况发生。这显然是广汽集团不愿意看到的场景,毕竟埃安从2017年成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防止埃安的亏损殃及广汽集团,广汽集团选择对埃安进行混改,并正式开启融资之路,力图吸引更多资本,从而缓解自身资金压力。

但奈何事与愿违,埃安的A轮融资并不成功,虽然是资本偏爱的电动车领域,但因为缺乏产品亮点和相关技术亮点,所以埃安并没有引来主流社会资本的青睐。最终,广汽集团以93.45%的持股比例成为埃安的最大股东,而广汽员工累计持股4.55%,剩下2%的股份被其他三家战投公司所持有,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尴尬景象,就是埃安融资的全部经历。

从埃安的融资之路能够直观看出,埃安始终缺少一个让消费者买它的理由,且埃安还有近一半销量来自B端,这就更难获得资本青睐。比亚迪和特斯拉各具特色,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埃安?这成了一个摆在埃安面前的灵魂质问。而这也是埃安本次销量出现同比和环比双双下滑的重要原因。说白了,就是埃安在电动汽车市场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旦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动车企业开始发力,那么像埃安这种没有特色的电动车企业只能被迫受到挤压,同时还没有还手余地。

其实作为成熟企业的全新品牌,埃安对技术还是有所追求的,也深谙技术换取市场这条亘古不变的经典法则。埃安早期车型采用了日本电工尼得科电机,当前车型采用汇川电机电控,这种处处被动的局面,让埃安本身也很不舒服。所以埃安抓住了电动车要害“电池安全”,为此埃安推出了弹匣电池,为展示弹匣电池在安全方面的优越性,埃安做了一次与比亚迪类似的针刺试验。

但这次试验却让业内人士实在看不下去,根据2015版国标GB/T 31485-2015所规定,针刺实验是将电池充满电,用直径5—8mm的耐高温钢针,以(25±5)mm/s的速度,从垂直于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贯穿位置宜靠近所刺面的几何中心,钢针停留在电池中,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才算合格。但埃安在针刺试验过程中,却是从整个电池包侧面进行针刺试验,和比亚迪那种取出单个电芯,做垂直针刺的试验方法大相径庭,这种打擦边球的试验方式,让消费者和资本都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埃安对弹匣电池的宣传也就不了了之。

通过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埃安在电动车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埃安在进入2023年后选择跟风涨价,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保持原价或许还有更多博弈机会,但如果跟随竞争力充分的品牌一同涨价,只会让埃安自身处于更被动的局面。

车叔总结

比亚迪和特斯拉凭借产品和品牌优势已经开始盈利,但埃安还在巨额亏损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这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情况,使得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占据了更主动的地位,这场竞争也就开始向这两家企业倾斜。所以对埃安来说,2023年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活下去,或许会成为埃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销量   特斯拉   弹匣   急迫   针刺   新能源   电动车   融资   车型   电池   集团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