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是把双刃剑,福兮祸相依

2022年4月,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获刑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出狱了。

贺建奎于2018年11月宣布在一对双胞胎女婴出生前,曾经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经过修改,令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爱滋病病毒。

此消息一出,立即轰动世界,因为至今为止这是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于是全球科学界一片哗然,并引发了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的讨论。

由于人体肧胎基因编辑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国内外科学界大都认为贺建奎团队称基因编辑婴儿能天然抵抗爱之病病毒HIV的说法,缺乏可靠的科研数据的支持。也就是说通过编辑后的基因是否对爱滋病毒具有天然的抗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鉴于将不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一对双胞胎姐妹身上,有可能对姐妹俩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隐患,也有可能对姐妹俩的成长及人生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考虑其危害性及世界各国在科学、伦理、法律等各方面都不支持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

2019年12月,贺建奎因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贺建奎事后也作了反省,承认当时操之过急,“做得太快了”。如今,那对双胞胎姐妹已四岁多,对于孩子们的未来,贺建奎表示“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但也会有巨大的不安。”

他还曾承诺为孩子们购买额外的健康保险,但由于姐妹俩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受理。

我们不能说贺建奎当时的举动除了追求名利以外,就没有一丝造福于人类的良好愿望。如果试验成功了,通过基因编辑能让人类天生就对爱滋病毒有抗体,那么同样能通过基因编辑让人类对癌症、对冠状病毒等等一切有害于人类的病毒及疾病具有天生的免疫力,让人类变成百病不侵,无比强大的超人。

这或许在若干年后,再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有可能实现,但绝不是人类能够在短时期内能达到的目标。在科学还没达到的高度,在各方面的条件尚完全具备、不成熟之际,冒冒失失地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就有可能导致人类某些基因的突变或缺失,还有可能改变人类的基因遗传,其中种种的风险无法预测,甚至可能对人类造成灭顶之灾。

几年前,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及伦理学家,呼吁世界各地禁止对人类卵子、精子或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以避免出生基因被修改的婴儿。这些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发出警告,改造后的基因可能遗传下去,对人类造成永久且可能是有害的影响。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胚胎   爱滋   基因   人类   编辑   科学界   双刃剑   双胞胎   伦理   婴儿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