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雁门郡楼烦县南徙考

前言

中国历史上共有三次南迁,可以说每一次南迁都是对中原汉人火种的一种保留。晋朝南迁亦是如此。

晋朝南迁作为南迁的首次尝试,在历史上意义重大,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战火连天,晋元帝携汉民南逃,建立全新政权,史称东晋。

北方毗邻蛮夷,最先遭受外族入侵,五胡乱华之下,华北地区生灵涂炭。与之相比,南方隔江而望,地理位置安全,土地资源丰富,给南迁确立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在士族集团怂恿之下,当权者决意南迁保存实力。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拉开了序幕。

楼烦县在西晋时期属于汉胡混居之地,在未南迁之前,也经常会对该地进行政策性移民。晋室南迁,楼烦县无法北迁只能跟随大部队进行南迁。

本文将从东晋南迁制度出发,了解雁门郡楼烦县南迁地理位置变迁以及南迁后东晋对楼烦县的行政区域划分。

01 楼烦县

楼烦原是游牧民族,后建国。活动区域在今天相当于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与东胡、林胡两个游牧民族史称三胡,主要活跃时间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他们符合游牧民族的一切特点,以游牧为生,善骑射,作战骁勇,最喜南下侵袭,对赵国威胁最大。

后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拉开序幕。楼烦趁机南下扩大实力,疆域得到了急速膨胀,北至内蒙清水河,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实力比肩秦、晋、燕。

但好景不长,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收复楼烦,至此,楼烦国不复存在。楼烦也从部族、国家的名字转而变成地名称谓。

赵武灵王将楼烦设立为楼烦县,归属雁门郡。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划分行政区域,设立46郡,楼烦县在那时就被称为楼烦郡。

直至西汉时期,对行政区域进行改制,楼烦郡才被改为楼烦县。然而,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外加五胡乱华,导致晋室南迁,楼烦县经过南迁之后侨置各地。

后东晋被灭,南北朝并存的局面出现,楼烦县也被北齐废置。等到隋朝建立,才重新以楼烦郡的形式出现,地区为宁武县宁化乡。

而如今的太原楼烦县在唐时为牧院,并设有牧监使。唐武德四年,又在今楼烦县之上又设立宪州,随后在宪州之下又增设楼烦县。五代时期,遵循旧制。宋金,改属岚州。

元朝对于楼烦县先后进行过两次改属,先是并入管州,改置楼烦巡检司,后又改属永宁州。明朝废楼烦县为镇,归于静乐县,静乐县归属忻州,故楼烦镇归忻州管辖,清沿明制。进入近现代,楼烦经过多次改制后终于稳定,改属太原。

楼烦县在今被称为“娄烦县”,之所以“楼”变“娄”始于明朝。根据官方文书可以发现,元朝的官方文书“楼烦”的“楼”还没有改变,到了明朝时期,“楼”在文书上的渐渐变成了“娄”。

明万历《太原府志》可以说是最早使用“娄烦”的官方文书,但民间使用“娄烦”两字更早些,如周洪山普净寺碑文上刻的“娄烦”二字,时间就比官方文书要早。到了清朝干脆就用“娄烦”进行称呼。

02 东晋徙民制度

作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中央权力机构不可能没有任何安排。因而,在跨江建立全新政权之后,有关徙民的制度也就开始实行。

东晋徙民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侨置和土断,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安置随之南迁的北方民众,防止民众暴乱,对尚不稳定的政权统治产生影响。

(一)侨置

侨置的首次出现就是西晋末东晋初时期,《晋书·地理志上》中对此也进行了说明,晋元帝南迁渡江,侨置郡县,以待徐徐图之,并不是将属地直接进行迁移。

《宋书·州郡志一》中也对侨置做过描述,也表示了侨置“非旧土也”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侨置就是侨置郡县,暂借别地冠以旧名,并不是旧土。

侨置属于东晋的户籍管理政策,它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还是为了安抚因为战乱产生的内部骚动,稳定己方人心,巩固自身权力。

毕竟西晋末年,夷族大举入侵中原,导致国土沦丧,流民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西晋统治地位。

而权力阶层一致认为保留实力南渡,是应对当前局势最好的方法。因此,南渡建立全新政权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安抚民心。

侨置的出现一定程度安抚了远离故土的百姓,让他们有一丝心理安慰,从精神层面进行安抚。同时,侨置也是为了稳定世家大族的心。

魏晋时期,士族掌权,就权力构成来说,士族阶级皇权更为稳固。故而,为了满足士族阶级对其门第的固守,决意以侨置的方式,重置士族高门之望。

对当权者来说,用旧名也可以体现自身对收复失地抱有的决心,以及证实自身华夏正统性。

而侨置不仅在东晋、南朝时期大规模使用,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前、宋元之际时都有设立,侨都督府、州、县,这种与侨置的作用无异。

(二)土断

土断并非东晋首创,而是沿袭西晋制度,其目的根据时势不同有所差异。

“土断”一说,最先由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提出,当时“土断”的目的是解决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而到了东晋时期,土断则是为了解决管辖地区实际居民的户籍问题

土断也可以说是两晋时期主要的户籍管理制度,与侨置相互配合解决流民移居问题。

首先,因为南迁而产生的大量流民,需要通过侨置政策确立落脚点,再在侨居之地进行登记,这类侨置居民也被称为侨人。

侨人所受优惠颇多,因其户籍归为白籍,所以不用负担朝廷的兵役、劳役等国家调役。相较于本土百姓,负担轻了不少。

而侨人和土著百姓在生活水平相同但负担不同的情况下,社会矛盾急速增加,侨、旧之间矛盾渐深。

因此东晋政府在政权稳固之后,便实行土断政策,重新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统一编入所在郡县,取消侨人优待,统一对民政策,缓和双方矛盾,稳定社会局势。

其次,土断政策的实行也是为了削减南方豪强势力,对现有郡县整合改制,重新划分权力构成,完成上层阶级的南北融合和互换。

同时也是为了清查黑户和违规资源,将其归属朝廷重新分配。

土断政策的实现对于当权者来说是利大于弊,尽管侨人和大族对此表示反对,但土断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增加,重新划定户籍,侨人参加兵役,兵源得到扩充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实力得到了增强,因此土断也成为了东晋增强国力的一种特定方式。

03 楼烦县地理位置变迁

在历史上楼烦县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政局的变化,楼烦县的地理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

战国雁门郡楼烦县所在地区为今山西省宁武县,这一点在秦朝时期并没有发生变化,除了秦朝增设行政区域对楼烦县进行改制,由楼烦县改为楼烦郡。

但这一名称在西汉时候又被改了回来,改置后仍归雁门郡治下阴馆县(今朔城区夏官城村)。

后西晋南迁,楼烦县也在南迁范围之内,“西晋永嘉四年,刘琨徙陉北五县于陉南”。

根据各方县志,如《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南楼烦县,原属并州雁门郡,位今山西宁武县,东晋侨置,属晋熙郡。”可以得知,西晋楼烦县南迁之前地处仍然是山西宁武县。

南迁之后,楼烦县人因为东晋开启的徙民制度,被打散分成了四份,居于今江苏扬州、镇江,安徽颍上县、望江县。故而,楼烦县地理位置可分为两种,一为原址山西宁武县,后为南迁侨居之地。

04 楼烦县南迁后行政变化

西晋南迁作为政治性移民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一书中对于西晋侨置制度的展开及移民目的地作出了分析,并认为雁门郡的目的地就在江南京口、江北广陵一带。

东晋开展的侨置和土断,将南迁的楼烦县居民侨置土断在了三个区域,分别是汝阴郡楼烦县、晋熙郡南楼烦县、雁门郡楼烦县。

(一)汝阴郡楼烦县

汝阳郡为东晋侨置,在今安徽和县、含山县境内。同时根据安徽省志对于省内历史建置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升平二年晋穆帝重置汝阳郡,治下县镇包含侨置楼烦县。

随着东晋土断的第一次进行,部分楼烦县民选择在此处定居,故而形成时间标序上南迁后第一个具备正式户籍的楼烦县。此时,楼烦县行政隶属于汝阳郡。

后东晋衰败,南北朝兴起。汝阳郡渐归北魏,设下蔡郡楼烦县。同时,刘宋政治团体为了表示东征的决心,侨置西汝阳郡,领楼烦县。

刘宋征伐成功,顺利建国后,根据《颍上风物纪》记载:“刘宋武帝永初二年,以淮西为豫州,以淮东为南豫州,遂侨置楼烦县于汝阴郡之慎县”,慎县也就是如今的颍上县内。

(二)晋熙郡南楼烦县

在东晋第一次土断后,部分楼烦县居民选择留居,部分选择继续南下。这部分楼烦人随着东晋的第四次土断,定居于晋熙郡新冶县,侨置为晋熙郡南楼烦县,也被当地人称为“赤城”。

行政划分也较为明确,归于晋熙郡。但隋朝进行行政规划时,南楼烦县并入望江县,南楼烦县也不复存在。

(三)雁门郡楼烦县

雁门郡楼烦县不同于之前两个侨置楼烦县。前两者为侨置县,后者为侨置郡,领楼烦县。

《宋书》志·卷三十五对这点进行了明确记述,“雁门郡领楼烦、 阴馆、广武、崞、马邑,凡五县。”

元嘉八年,以江淮为界,分江而治,划定“晋陵郡为南徐州实土,江淮之间为南兖州实土”。因而,雁门郡及其治县一分为二。

《宋书》志·卷三十五记:“时又立南青州及并州,武帝永初元年,省并南兖。”其中南兖州也就是广陵,而雁门郡属并州治下,故而这时期的雁门郡楼烦县的行政归于广陵。

刘宋文帝元嘉十一年,雁门郡楼烦县归入南东平郡(侨置郡),行政权归入南东平郡。后孝武大明五年,南东平郡并入广陵。元嘉三十年,南兖州并入南徐州。

故而,这时期的雁门郡楼烦县行政隶属晋陵郡。但是这次改制并没有实行太久,又重新复立,行政权力回归广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雁门郡楼烦县的行政划分先是隶属广陵郡,后改置晋陵郡,最后又还治广陵。

参考文献

[1]《宋书》志·卷三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西晋   汝阳   郡县   兖州   宁武县   娄烦   士族   东晋   户籍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