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不磨蹭的孩子,原来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培养主动自觉、不磨蹭的孩子,是有迹可循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从小立规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小时候的培养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形成坏习惯,大了再想纠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孩子2岁左右起,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有条理,不要放任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

比如:

一日三餐时间固定,吃饭要在餐桌上吃完再离开,不能边吃边玩;

早睡早起,不能一直躺床上赖着不起;

用完东西、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原来的位置。

先从生活习惯开始,上学之后,就有相应的学习习惯,比如: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再玩;尽量在晚饭前把作业写好;每天晚上一小时阅读时间等等。

在规矩的约束下,孩子养成好习惯,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知,就会自觉地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2、戒掉不停的唠叨、催促

对于孩子的磨蹭,家长从一开始就不要采用催促、唠叨的办法。

孩子跟成人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他们更注重过程和体验,做事需要的时间更长。

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允许他慢一点,比催促更好。

不要一次次地重复和唠叨,用明确、精简的指令,提醒孩子一两次,不要过多。

如果孩子依然不听,就让孩子自己承担磨蹭的后果。

比如起床磨蹭,导致迟到被老师批评;写作业磨蹭,导致深夜还要强忍睡意完成作业...


3、培养时间观念

孩子磨蹭的另一大原因是缺少时间观念。

尤其是对于6岁前的孩子,认识事物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对于时间这类抽象的概念,认知不足。

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体验中,建立起时间概念,让他们对时间的长短、在规定时间内做事,有更深刻的认知。

训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5分钟内刷牙、20分钟内吃饭;每晚听故事、看绘本的时间是30分钟,孩子会逐渐养成按时完成事情的习惯。


4、多给孩子自我管理、自由安排的机会

家长的命令和安排,看似为孩子好,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其实是剥夺了他的自主权,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约束、不被信任,于是便用磨蹭、拖延来“消极抵抗”,争夺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

家长要戒掉包办、控制,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后,多给他自我管理、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如: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起床、睡觉;自己安排学习任务、做作业的时间。

自己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中,孩子反而会更积极、主动,学会对自己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孩子   作业   认知   规矩   自我管理   节奏   自觉   家长   事情   习惯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