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代言的SKG要IPO了,一款颈椎按摩仪一年卖出7亿

过度伏案工作,不愿放下电子产品,颈椎病开始盯上年轻人。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也让年轻人对身体健康的焦虑有增无减。

年轻人健康焦虑正在撑起一个IPO。

近日,按摩仪品牌SKG母公司未来穿戴递交招股说明书,拟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在一年前,已经有倍轻松率先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按摩第一股”。

此次IPO未来穿戴拟募集资金约16亿元,用于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可穿戴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数字化医疗平台开发建设项目。

未来穿戴的前身实则是一家位于顺德的小家电企业,搭上电商浪潮后顺利转型成按摩仪企业。

未来穿戴创始人刘杰在创办SKG之前,曾在重庆开过餐厅,也经营过煤矿,2007年来到广东顺德创办未来穿戴,进入家电行业,早期主要生产传统家用电器,洞察到大健康行业机遇才切入按摩仪赛道。目前未来穿戴是一家专注于可穿戴按摩仪研发、设计、生产的高科技公司。


从小家电转入智能穿戴产品,曾获马云赠言

刘杰的创业灵感皆开始于一本书,2007年,受到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启发,时年31岁的刘杰来到广东顺德,创立了SKG品牌。

《世界是平的》作者介绍了当时风靡的戴尔模式,无国界化生产制造、供应链、销售体系,这也成为后来刘杰在经营SKG模式的雏形,由SKG进行研发设计,合作厂商做专款、专模生产,配合以国内外网络直营和网络代理渠道。

顺德是名副其实的家电王国,美的、至高、容声、东菱各路家电大佬扎根其中,生产配套十分完善,但是家电竞争势同水火,新入场者想要立足还需要另辟蹊径。

为了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刘杰着眼点便落至国外市场,他自建英文B2C网站,在香港、德国、美国多地都注册了公司,根据海外用户习惯设计的产品,在搜索引擎大力投放广告,大半年过去公司却难见收益,刘杰手上的四千万创业资金所剩无几。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刘杰注意到国内市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抱着去库存的心态,转销国内,却意外的在国内获得了消费者喜爱。

就这样搭上电商的风口,SKG化身一匹风头正劲的黑马一路高歌猛进。2012年销量超过2亿,2013年销量5.1亿,成为互联网家电第一品牌。

期间,刘杰还曾受到阿里创始人马云的邀请,前去杭州见面,两人聊了超过3个小时,马云还曾亲自为刘杰写了一句赠言:刘杰(SKG),永不放弃!

这样突飞猛进的成绩让刘杰对未来充满信心,2015年,SKG刘杰还曾说,他认为以后让美的、格力哭晕在厕所的不是别的,正是像SKG这样的互联网家电。

此时,SKG主要产品为养生壶、破壁机、电烤箱等小家电,在与马云见面时,刘杰还表示会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卫电器等大家电类目有大突破。

直到2016年,刘杰开始将SKG向“个人与家庭健康市场”的目标进行战略转型,并于2018年推出了首款颈椎按摩仪“4098系列”产品,这是SKG转型的处女作,也为日后其大单品战略奠定了基础。

“4098系列”产品的畅销,使刘杰看到了健康市场的商机,于是其公司逐渐退出了小家电业务,专注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领域。并于2020年6月,将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从传统家电跨界美容个护,专注于皮肤管理和医疗健康。

2020年10月,SKG还签下了明星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按2021年全年B2C渠道零售额计算,目前SKG在颈椎按摩仪领域已经排名第一。2022年,他们又确立了疼痛管理、慢性病监测、睡眠康复三大战略方向。

就这样,刘杰先后抓住了电商、大健康的风口,把SKG做到了上市。

一台颈椎按摩仪,卖出7亿

如今,未来穿戴营收已经迈入十亿俱乐部,2019年至2021年,未来穿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92亿元、9.91亿元、10.6亿元;但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

招股书显示,未来穿戴将倍轻松、科沃斯、石头科技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2019-2021年,未来穿戴综合毛利率55.75%、58.16%及52.31%。定价高于SKG的倍轻松也保持高毛利水平,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倍轻松线下直销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74.89%、76.19%、77.52%和73.53%。

在营收结构方面,虽然SKG旗下有眼部/颈椎/头部/腰部按摩仪和筋膜枪等多条产品线,但营收主力一直只有颈椎按摩仪。根据招股书提供的数据,2019-2021年SKG颈椎按摩仪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86亿、8.55亿和7.43亿,在主营业务中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4.19%、86.67%和70.33%。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颈椎按摩仪销量分别为310.58万件、471.08万件及405.04万件,其中2021年该产品销量同比下滑14.02%,对此SKG解释称,主要是市场竞争加剧所致。

其颈椎按摩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欧睿国际针对中国大陆地区颈椎按摩仪销售情况的统计调研,SKG在2021年全年B2C渠道(含线上和线下零售渠道)颈椎按摩仪的零售额统计排名中位列首位。

SKG之所以能快速成为网红按摩仪中的头部品牌,在于一套屡试不爽的品牌营销打法。精致的外观设计,用科技感与时尚感包装产品,而巨大的流量扶持、明星代言。

自带的社交、电商基因,使其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火爆的社交媒体更为亲近,吸引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但也带来越来越重的营销负担。

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未来穿戴销售费用分别是1.02亿元、2.1亿元、2.15亿元和7209.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12.93%、21.21%、20.24%和16.6%。同期未来穿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7472.59万元、4518.4万元。

抢按摩店的生意,做出了多个IPO

目前来看,遍布全国的足疗、中医按摩、推拿,才是按摩仪真正的竞争对手。

在智能化浪潮下,按摩这件传统的事也搭上顺风车,催生了这些SKG爆款品牌。而买按摩仪器的年轻人,大部分心态都是图方便,因为没有时间去店里按摩。但也抱怨在人工按摩面前,按摩仪器确实不太行。

按摩行业也不存在其他行业面临的年轻化问题,曾经面向三四线市场中老年人的修脚足浴行业,如今在一二线市场也做得风生水起,并奇迹般吸引到越来越多的80、90后。

但至今却没有一个街边按摩店上市,有投资人表示,按摩、修脚、理发店不太具备资本扩张的潜质。“对于这类行业来说,卖出的是服务,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品;真正的成本是人工,而不是原材料。因此,不论消费质量还是人工成本,都很难把控。”

相较而言,按摩仪企业似乎更符合资本青睐,IPO也较为火热。

在未来穿戴冲刺IPO之前,成立更早的倍轻松已于2021年登陆科创板,并成功拿下“网红按摩仪第一股”的名号。

更早之前,荣泰健康于2017年1月11日A股上市,如今市值约为28亿元,奥佳华于2011年9月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约为54亿元。

除此之外,高端按摩椅产品品牌“OSIM”母公司V3品牌目前也在冲刺港股。

虽然同处一个细分赛道中,各家企业都有一个市占率具有明显优势的产品品类。荣泰健康、奥佳华主要以按摩椅为主,SKG则是颈椎按摩仪的领跑者。倍轻松产品覆盖眼部、肩颈及头部(包括头皮),除此之外,倍轻松还售卖足底按摩器、腰带等其他部位按摩产品。

不过,虽然能够在资本市场有所表现,行业的竞争在加剧也是事实,未来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技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舒适度并保证安全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按摩器行业中长盛不衰。毕竟,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只靠营销的话,那么门槛就太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颈椎   家电   销量   穿戴   轻松   未来   品牌   健康   行业   产品   王一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