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农业为什么很发达?


无农不稳,无农不富,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以农稳国,以农发展,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也正是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充足,才使得楚国从弱小变为强大,从落后走向先进。


楚国立国之初,“辟在荆山”。也正是广袤的荆山山脉,给楚国农业的发展造就了良好的空间。楚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诸侯国因粮食问题而跌经兴衰的时候,楚国却“五谷六仞”,“粟支十年”,富足甲于天下,其根本原因就是楚国农业的发展。


楚国农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滥觞期的原始农业。这一时期从熊绎始封到周武王之前,历时约三个世纪。楚国立国之初,与其说是“辟在荆山”,倒不如说是“画地为牢”,因为楚国初封之时,居在荆山山脉,崇山峻岭,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并且北面和东面有中原诸国、南有三苗、西有巴蜀的包围,连国君都“筚路蓝褛”,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坐的拉柴用的车子,老百姓吃不饱那可能就是经常之事。环境这样艰苦,周王朝的税收可一点都不免,没有特产进贡,桃弧棘矢的也要,反正不会让你空着手。山区能有什么?无非就是一点旱作物,史书说那个时候楚国粮食主要就是粟,现在叫小米。无法种植大米,你有米我也有米,无非就是小一点。为什么将粟叫做小米,估计与楚国起名有关。

第二阶段,兴盛期的发展农业。这一时期当从周武王到楚国迁都到纪南城之前,历时约三个世纪。这一时期楚国政治上主要是向外扩张势力,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占据了江汉平原、沮漳河流域、江南大部土地;经济上以农为本,多业发展,工业上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把铁和青铜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掌握了凿井灌田和排涝除渍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使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楚国的辉煌时期,同时也出了几代明君,如武王、文王、成王、庄王,楚国兵精粮足,国力雄厚,这一切必须依靠农业的发展才能保证。


第三阶段,鼎盛期的富庶农业。这一时期当是以纪南城为国都的约两个世纪。楚国迁都到纪南城的时间,一种说法是楚文王时期,第二种说法是楚平王时期,因为《史记·楚世家》上记了一句文王时期“始都郢”,唐代张守节在正议《史记》时,同时说了两个时代,一是文王时期,二是平王时期,现在经过考古确认,“文王始都郢”应该是鄢郢,即宜城一带,迁都纪南城应该在楚平王以后。郭德维先生在《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一书中,对纪南城建都年代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并提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纪南城内的一些遗物进行测定的数据。数据表明,纪南城遗址内的木头、城垣下木构建筑经过多次测定,舍弃误差值,确定纪南城兴建时期在公元前455年前后,时代为楚惠王时期,与近几年在荆州所发掘的楚墓年代相吻合。楚国在纪南城建都时间约200年,历经惠王、简王、声王、悼王、肃王、宣王、威王、怀王、顷襄王,最后在顷襄王手中丢掉了国都。


悼王时期,利用吴起实行变法,使楚国面貌为之一新。到宣、威时期,发展到“地方五千里,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因此,楚国在纪南城建都的两百多年,是楚国的全盛时期,也是楚国农业的富庶时期。


楚国农业的发展,从谋略方面来说,一是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广泛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以农为主,兼顾其他;三是储粮备荒,以求足食足兵。


首先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楚国雄踞南方,水资源丰富。水,驯之则有利,反之则有害。兴修水利,则是楚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远古的楚国深知这个道理。从春秋时期,楚国就把水利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庄王时期,庄王派令尹孙叔敖亲自主持期思陂的水利建设工程,后来又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这两大工程都是楚国的大型水利建设,对楚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型的水利工程更是数不胜数。

凿井灌田是楚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先进手段,将杠杆原理运用于凿井灌溉中,说明楚人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当楚人已经利用杠杆原理从深井下汲水时,同样是大国而且也比较先进的晋国人却不知道杠杆是个什么东西。凿井灌田,还涉及到打井的技术问题。南方地下水位高,凿井容易坍塌,楚国于是又发明了沉井法,即先烧制陶圈,然后边挖井边将同规格的陶井圈放在上面让其下沉。在南方楚地发掘的水井,大部分都是采取的这种技术。


春秋时期,除大型水利设施和天然河湖沟汊外,楚国的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有两类,一为陂塘,就是比较大型的堰塘,涝则蓄水,旱则引灌;二为水井,将地下水引出浇地。


其次是科学利用肥资源。《史记·平淮书》说:“江南火耕水蓐”,火耕水蓐是楚国农田用肥的主要来源。火耕即是“烧草下水种稻”,水蓐即是将草放在田中,灌水沤烂使之成肥。楚国的这一方法直到化肥普及之前,也还是农田用肥的主要来源。

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楚国地广人稀,山多水广平原少,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是楚国粮食丰足的一大原因。怎样减少土地的荒芜?楚国采取了一项极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移民垦殖”。移民垦殖最初出于庄王时期的孙叔敖,定型于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孙叔敖向庄王建议,将人口过度密集的地方的人员移到边远地区或山区种植,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免除税赋,免除徭役,这样既使闲置土地得到了开垦,又缓解了人口密集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吴起变法也将移民垦殖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楚国建国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制度上的原因,国中冗员堆积,特别是那些贵族阶层,呆在国都,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只拿俸禄不干事,吴起看到这一点,在贵族势力的包围中大胆地提出“荆所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他的建议得到了楚悼王的赞同,“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这一措施既削弱了贵族势力,又使荒芜之地得到了耕种,政治经济双利。尽管吴起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他本人也在悼王死后被旧贵族所杀,但他的变法主张对于楚国的农业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楚国农业的发展,除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利用肥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外,还在于他们依据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在以农为主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据《战国策·宋卫策》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意思是楚国云梦一带(地域包括现在的江汉平原一带),各种牲畜都有,说明楚国在畜牧业方面也是很发达的。


楚国对农民养殖也是很支持的,这从《管子·轻重戊篇》可以看出:“桓子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楚国的鹿不但自己享用,而且还出口到其他国家,一头鹿八万,看来价格不低。副业生产在楚国看来也可观。《史记·货殖列传》说:“江陵千树橘”,《吕氏春秋·本味》还记载:“菜之美者……云梦之芹”,“果之美者……云梦之柚”,这些东西,对于北方诸国来说,确实是令人垂涎的。也确如文献所记,在楚地发掘的楚墓中,只要有一定规模的,随葬品中都会有板栗、菱角、生姜、荸荠、枣、柿核、莲藕、杏核、梨核、花椒等标本,证明在楚地,副业生产确实是硕果累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楚国   江汉平原   云梦   南城   史记   农业   贵族   粮食   水利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