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黔桂路难民长达五百里,六个月不散,其命运非悲惨所能形容

凡是言及桂柳战役后期撤退的回忆,没有不提到黔桂路上的难民的。

那些人像一股愈卷愈大的黑色尘暴,自宜山卷至都匀,五百余里不停不息,为时六月不散。

难民最先是从长沙那边过来的。

1944年6月19日,第四次长沙会战失败。原由江浙皖赣各省逃湘的难民,连同湘省难民纷纷由湘入桂,由桂入黔。黔桂路自此就有了络绎不绝的逃难人流。

此时难民临时终点是黔南边境城市独山。独山本来只有几万人,骤然间暴增至数十万,难民经济畸形繁荣,店铺林立,各街满布难民地摊,车马云集,人声喧哗,交通为之阻塞。

方先觉第十军在衡阳阻击日军,坚守四十七天。期间举国上下忧虑稍舒,难民潮流稍缓。不少难民遂就安于所到之处,独山还有难民新建店铺,或合股经营企业。

未几衡阳陷落,日军兵锋看看就要西指,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扩大,难民重新席卷。由于大量湘人加入,难民潮较前规模更大。

8月底,第四战区下令强制疏散桂林居民。9月初,全州失守,第九十三军一日之间丢掉黄沙河,接着一夜之间弃守全州城。桂林情形无比紧张。

在毫无指挥与措施的前提下,桂林各机关、团体、学校争先恐后,抢夺交通工具南逃,全桂林乱成一团。没有交通工具的居民,丢弃财物,抱男携女,呼儿唤母,仓皇南逃。

10月,柳州受到沿西江过来的日军威胁。桂平沦陷,柳州外围告急。在此前后,柳州开始了全城大疏散,机关、团体、商户、居民或南避,或西逃。

11月下旬,南宁开始强制疏散,又一次重复桂林、柳州的乱状。

难民的队伍前所未有地扩大,潮流汹涌,顺黔桂路直扑黔南。

11月11日,桂林、柳州同时失陷。12月24日,南宁第二次沦陷。

于是,大量溃部和溃兵插入难民队伍,难民潮至此已如一头惊慌巨兽呼啸着向西狂奔而走。

第九十七军第一六六师参谋长曹福谦说:“由浙江、江西、广东、湖南逃来的老百姓一点也没有歇歇足、喘口气的机会。因为全州已失,而且失得太快,难民们不得不继续拖儿带女,携老携幼地向西逃走。由于部队只顾撤退,不掩护他们,其中有走不快、走不动的难民,落在后边,成批成伙地被日军抓着集体枪杀了。沿途各地,随处皆发生这种现象。”

日军攻下柳州后,继续循黔桂公路西犯,占庆远,陷宜山,入怀远,直逼金城江。

难民队伍又一次膨胀,更多的溃部和溃兵在加入。

第四十六军第一七五师副师长黄炳钿描述撤退路上的情景,山上的岩洞焚烧军需物资,发出隆隆巨响,声如雷鸣,“弃婴挣扎路上,哭哭啼啼,为状极惨”。

这时候,同样被卷入难民潮流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参谋处长李汉冲说,张发奎司令长官不忍心捡起了一名婴儿,交给妻子抚养,但不久婴儿病亡了。

李汉冲还描述了所见难民群的情景:“在怀远以北的黔桂路上,沿途都是难民,风餐露宿,拥塞道途。为了逃命和减轻负担,他们沿途抛弃物品,有的最后已是倾家荡产,孑然一身。尤其凄惨的,不少人与家人与自己的家人走失,呼亲觅幼的哭声,令人不忍闻睹。”

他还说,这群“携男挈女在黔桂线上奔逃”的人,与“向北飞驶的各种军队车辆交织成为极不协和的人流”。向北,是去贵州的方向,也是去后方的方向。

与李汉冲所说有一点不同的是,路上除了“向北飞驶的”军队车辆,还是有部队南下的。第九十七军就奉命由渝援桂,来到了黔桂路上。宜山电信局职员以云皋奉命去南丹,在路上就看到了第九十七军。

据他说,当时难民主动给部队让路,有人激动起来还向军队敬礼,大声说:“我们的大军到了,我们逃难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这个期望太高了,第九十七军在南丹勉强守了四天就跑了,气得张发奎向上控诉要将第九十七军军长陈素农法办。

以云皋所见也许属实,但不是事情的全部。当时正在黔桂路上的曹福谦说法则是另一个样子。曹福谦说他是率部走在最前的,他的部队被难民挡住了,挤在路上难以挪步,要前进几里都很困难,有时部队还被难民人流阻隔成几段连系不起来。

不止是他,张发奎长官的长官部也走不动,想快无法快起来,只能“在难民的‘人流’群中乱打乱推找路跑”。不过张长官等人的前进方向与曹福谦一行不同,他们是往后退入黔境的。

李汉冲描述中还少了一点东西。其时,路上不仅有飞驶的车辆,还有汽车残骸。这些残骸不仅构成惨烈的背景,也是难民西行之路上的一大障碍。

时任贵州警备司令宋思一描述,“大车小车塞满道途,马路两旁捣毁的汽车,仅独山到南丹一段,概略估计,总在千辆左右”,“黔桂公路被湘桂逃来的几十万难民全部拥塞,加之许多车辆损坏纵横途中,军运前方车辆络绎不绝,因此沿途的混乱情况实不堪言状”。

宋思一听目击者谈,路上还有“散兵土匪乘机杀人越货,死伤枕籍”,“难民扶老携幼,哭声载道,饿死、冻死、累死、病死的,不可数计。如此凄惨的事,真是罄竹难书”。

宋思一是一名军人,死亡之类的事见惯了。他这么说,可见那种惨状真是无以复加了。

但是这话说早了,对于黔桂路的难民来说,有比这更惨的。有些时候,凄惨是会超出想象的。

此时的独山城已经挤不下人,所有能落脚的地方都站满了难民。

高岳文,时任川桂路独山车站司令。他说,独山车站内内外外拥挤得密密麻麻,行李杂物随处堆放,他和他的属下出入办公室也插脚不下,挤让不开。而且何止是车站,“独山城内城外,路边檐下,只要能稍避风雨的地方,都住满了男女老幼的难民群,或坐或卧,或暂时歇脚,此来彼往,前赴后继”。

这些人猬集于独山,为挤得一脚之地而挣扎,但他们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人对这一脚之地连想一下都无可能。

因为他们已无法前来。

11月25日,南丹西北,黔桂边境的六寨。

难民以及西撤的溃部人山人海,把六寨圩以及圩外公路挤得水泄不通。

下午一时左右,十六架美机在六寨低空盘旋撒下传单。传单内容说:所有撤退之军民等,应避开公路大道行走,因公路大道是轰炸的目标,很为危险等语。传单的意思,看者既明白又不明白,因为大家都知道公路是轰炸的目标,日军飞机和大炮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为何要特定来提醒呢?

没有谁特别在意。该走的人在继续走,镇上该忙的人在继续忙,离此不太远的马尾火车站的人也在继续聚集。

过了一个钟头左右,美机再度出现。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听说美机又来了,走到门口看了起来,他的副官站在门外。

美机略作盘旋就俯冲下来了,然后一颗炸弹,又一颗炸弹,无数颗炸弹丢下来了,丢完炸弹后,美机对地疯狂扫射。过了好一阵,这些飞机屁股一抬,飞向麻尾车站,在那里继续投弹、扫射。

六寨内外血肉横飞,大火熊熊,遍地哀嚎。

张发奎的副官被炸成了两截,他在门内,很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他长官部的两名将军、一名少将、八名上校则不幸地在轰炸下丧生,此外还有一千多名士兵被炸死。

因为都知道那是美机,无人躲避,伤亡异常惨重。

李汉冲目睹了整件事的经过,他看到张发奎长官流下了眼泪。

负责善后的南丹、东兰民团指挥官莫树杰说“炸死、伤死、烧死者尸体约有7000—8000具,无法计算确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难民,这还不包括伤者,还没说被烧成废墟的六寨圩与马尾车站,以及被炸毁的数不清的物资,民用的和军需的。

这件事事后的解释是,翻译出了问题,把指定轰炸的金城江北侧的六甲误译成了六寨。因为事系盟军所为,当局不好处理,转交盟军。美军顾问团发给张长官一份道歉信,说万分抱歉。此事就不了了之。

难民像这样被自己人炸、被自己人射击的情况早已发生过,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第九十七军第一六六师在大山塘守备,难民组成的人流源源而过防线。日军斥候和便衣队混杂在人流中进入守军警戒线,哨兵一直没有发觉。不知道混进了多少次及多少人之后,终于被一线部队发觉。

第一线的连营长立即下令部队对着人群开火,一阵猛烈的扫射,才将日军斥候与便衣队打了出去,但其中不知道多少难民被打死。

曹福谦当时就是一六六师前线最高指挥官,亲眼目睹了此事经过。

还有一件事,也是曹福谦亲眼目击的。此事死亡人数远不及六寨轰炸,但残酷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大山塘山脚下有一座大桥,桥高三十多米,长约二百五十多米,桥墩用钢筋水泥筑就,桥面采用钢骨木材。为阻止日军顺黔桂路发起的进攻,必须炸桥。但难民与溃兵形成的人潮一直在汹汹涌过桥面,根本看不到间歇。

11月23日准备炸桥,时间定在子夜时分。炸桥士兵拼命喊叫:“不要过桥啦!要炸桥呀!”一连喊了几十分钟,反反复复喊了几十上百次,人潮还是一如既往挤过来,所有的人似乎都昏了头,根本听不到喊声,或是不把喊叫当回事,或者管不了炸桥的危险。

日军离此已不足两小时的行程。

炸桥部队向张发奎长官报告。张长官咬牙说到:“丢那妈的!不管啦!你们炸了算啦!”

点火,爆炸。随着几声轰轰巨响,碎石迸溅,血肉横飞,桥连带几百名难民与溃兵同归于尽。汹涌的人潮至此才被爆炸与天堑截住去路,被迫停了下来。

为什么难民会置明确的危险而不顾?曹福谦说得没错,他们真的是昏了头了。

曹福谦描述,难民互相挤靠,摩肩接踵,像潮流一样填满公路,日夜不停地向前蠕动,卷入其中,不仅想走快一些不可能,有时连开步的空隙也找不到一小块。到底走到哪里去?不知道。“人人都直着脖子呆呆地向前蠕动”,“人走不动横卧在马路中间......有时先倒下去的人将后来者绊倒,一连倒下去几个人是常有的事”。

曹福谦形容难民走路的姿势古怪,像骆驼,“难民的脚肿得很大,就用破棉花包着,像骆驼似的,举得高高地,左摇右摆地走”。

路边是绵延堆积,想拿都拿不完的财物,路中有不少饿死的大人小孩。死者肚子膨大如鼓,倒像是填足了东西。后来者踩着尸体过去,或是绕着过去,继续往前走,“决没有人叹口气或问一声‘是怎么样死的’”。

奔命,也就是往前走,是难民的基本特征,也是黔桂路难民唯一活着的标志。走下去,意味着他们活着,而活着就得继续往下走。什么时候路才有尽头呢?没有人知道。

日军的进攻在继续,他们攻下了河池,又攻下了南丹、六寨,不久就将攻下独山。

黔桂路,难民路,路无际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难民   南丹   独山   柳州   日军   长官   司令   人流   百里   悲惨   部队   形容   路上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