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案”真相大白,“杀死”他的正是很多父母忽视的心理健康

经过3个多月的搜救后,倍受人们关注的“胡鑫宇失踪案”终于有了盖棺定论。官方已经确定胡鑫宇的死亡为自缢身亡,而且经过调查,也表明胡鑫宇生前就已经有厌世的表现和自杀的倾向。

虽然胡鑫宇的家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不可否认,胡鑫宇的家人确实之前没有对胡鑫宇心理上的变化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青少年厌学、厌世或者与他人产生矛盾而采取过激的自残、自杀行为有上升趋势。青少年以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以前,我们可能设想孩子将来成龙成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转变了这种思想,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那些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那些很容易否定自己、那些成年后“社恐”、那些自我价值低、低自尊的人,很大因素都是在童年时期没有被好好培养过情商。

我之前对“情商”的理解比较狭隘,以为它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直到我阅读了这本《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我才知道,原来情商不仅影响着我们如何与他人打交道,还影响着我们怎么和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

广义的情商不仅限于情绪本身,还包括社会能力,通常指个人认知与管理、他人认知与管理,以及社会责任。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的作者唐雯毕业于同济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硕士,有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她在这本书中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和对美国等一些国家关于心理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这本书可以作为家庭情商教育的指导用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CASEL的负责人、心理学家罗杰·魏斯伯格在一项涉及27万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上过社会情感课的学生,其反社会行为平均减少了10%;正面行为平均提高了约10%;且社会情感学习使学生的成绩提高了11%。

这些研究从侧面证明了情商的高低,比做题、运算、阅读、写作等认知技能更能影响学习成绩。也就是说,如果希望孩子提高成绩,提高情商是比送孩子去补习班更有效的途径。

结合这些结论,再看当今因为学业压力造成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还要继续“鸡娃”,漠视孩子的心理成长吗?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培养一个具有高情商、乐观积极的孩子呢?

一、重视情商教育的黄金期

0-12岁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大脑发育的两个关键过程——突触发生和髓鞘化,在0-12岁时的发育是最快的。与情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在额叶,它负责产生意识、控制冲动、整合信息、计划调节。额叶的发育,在3岁左右达到峰值,发育过程持续到青春期。

如果在12岁以前,孩子没有机会锻炼冲动控制、行为调节,额叶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他今后的情商发展就会受到损害。

0-12岁孩子的情商发展,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特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必须了解这些特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

在《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这本书中,有一个详细的表格,大家可以参考下图。

二、提高情商,在家可以怎么做

提高情商的基础,是需要先准确认识自己。即使很多成年人也存在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的情况,所以认识自己是做人做事非常重要的基础。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对自我的价值有非常客观的一个评判。自尊、自信都源于对自己的准确认识。自我评价影响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所有方面,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儿童时期的自我评价受外部的评价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夸奖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既不要为了激励孩子而故意贬低孩子,也不要为了鼓励孩子而毫无根据地夸奖孩子、笼统的夸奖孩子。

把“你真棒!”、“你好厉害呀!”这样的夸奖之词具体化。掌握夸奖的三个公式,就可以把夸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要“夸态度、夸努力、夸进步”,这样的导向可以让孩子更关注自己的态度、做事的方法,他就会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也更加自信。

对自己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还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包括管理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情绪。

那些选择自杀、自残、离家出走等等极端方式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处理好自己情绪的。遭受校园欺凌、学习不好所遭受的压力、家庭矛盾而让自己抑郁、焦虑,这些情绪问题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学过情商教育的青春期孩子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处理的。

谁都会有负面情绪,但情商高的人会正确表达、倾诉、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而那些采用消极方式的孩子,多半都是不爱表达或者无处表达的。这一点,做家长的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孩子的情绪。

胡鑫宇曾经在日记中表达过自己的孤独、迷茫,甚至有失眠的迹象,也曾经几次跟母亲提及自己的压力,可是并没有引起他母亲的重视。其实这不是一个个例,像这样的家长真的很多。

做一个高情商、积极向上的人,还需要学会激励自己,提升自己的内驱力。

通过把掌控权交给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在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改进,就能逐渐建立自信心,面对任何事情不害怕、不焦虑,都可以从容应对。

我们要的,不正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可以自力更生、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孩子吗?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0-12岁阶段,如果你也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商培养,推荐你阅读《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这本书,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收获更多亲子教育的好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心理健康   额叶   父母   真相大白   美国   认知   情商   青少年   情绪   重视   家长   准确   儿童   孩子   方法   社会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