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短板,性教育该如何“破冰”

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真的是谈“性”色变。在孩子的成长中,性教育成为不能破冰的短板。

最近听到这样的一件事。

男孩小光,15周岁,女孩小月,不到14周岁,共同就读于同一所初中,平时在一起玩的很好,互生好感。一次周末同学聚会,俩孩子喝了点酒,酒精的作用下,偷吃了禁果,好巧不巧,小月怀孕了。小月的家长知道此事,一下子就炸了,吵着要报案。男孩小光的家长百般求饶,给出高额的赔偿金。可最终,小月家长选择了报案,走了司法程序。小光家赔了一些钱,但最终没有得到小月家的谅解,小光还是以强奸罪被判了一年。小光和他的家人都很委屈,明明两个人互相喜欢,彼此都是自愿的,为什么还会受到这么重的惩罚呢?因为法律有规定:未满14周岁的女性为幼女,和幼女发生关系视为强奸。

这样的结果,无疑对小光和小月的心灵都造成了重创,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那么,性教育这块短板,该如何“破冰”?

性就像变魔术一样,越是遮遮掩掩,青少年就越感兴趣,倒不如让他们早点理解,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性”在中国是一个敏感话题,公开表达“性”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学校里,老师们不愿提及“性”;在家里,父母也刻意回避这个话题。孩子们对“性”缺乏足够的了解。

我国约有3亿少年儿童,每年有20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性教育缺失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短板”。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偷尝“禁果”,但由于性健康知识缺乏,他们往往尝到的都是苦涩的“青苹果”。

调查资料显示,进入青春期时84%的孩子对应有的性知识一无所知,边远农村青少年性无知者为数甚多。根据对大、中学校、近郊、农村调查发现,15-22岁的未婚青少年虽然对性、避孕和性病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仍较肤浅和不足。

所以建议,家长和老师必须采取积极态度,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校多上些生理卫生课、普及青春期生理与心理读物、教师和家长的正面讲授以及定期的给在校的青少年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来使孩子们获得系统的性知识,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探索生育的奥秘。这对孩子来说,无疑将会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性教育   孩子   小月   幼女   禁果   青春期   性知识   青少年   家长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