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举行抗日起义,点名时到场只有十个人,负责人如何应对?

泰安抗日英雄崔子明传奇(连载)二:举行起义,到场只有十人;首战告捷,队伍突然返回

上文写道:老韩(韩复渠)不战而逃,济南落入敌手;日军占领泰安,崔子明发动起义。

这天晚上,崔子明让张北华等同志通知各地武装到泰安夏张镇小学集合。

发动起义时间到了,崔子明一清点人数,大吃一惊:包括自己和张北华在内,起义人员一共只有10个人,手中有9支长枪,2支短枪。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心里都不是滋味,谁也没有说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客观原因是,当时正值数九寒冬,天气寒冷,空中还飘着飞雪。

还有,大家没有手表,起义时间无法掌握。

无论怎样,大家的脸色非常难看;崔子明的心,更是三伏天掉进冰窖里,凉透了。

为了这一天,崔子明废寝忘食,顶风冒雪,发动群众。

为了这一天,崔子明放下自尊,到地主豪绅家去,动员他们捐款。

为了这一天,崔子明争分夺秒,训练自卫队员,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结果到了节骨眼上,只来了十个人;这怎能不让崔子明心如刀割?

然而,崔子明和自己的战友都是热血男儿,他们心中埋藏着对日军的仇恨之火,灰心只是片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崔子明深信,这点火种可以让泰安大地燃起熊熊大火,最终将日寇焚烧。

想到这里,崔子明打起精神,大声宣布:起义开始!

就这样,十个热血男儿,带着十一支枪,拉开了泰西抗战的帷幕。

万事开头难,发动起义之后的十名勇士竟然想不到落脚的地方。

茫茫齐鲁大地,何处是英雄们的存身之处?

想来想去,崔子明想到一个地方,夏张西北方向一个小山村,馍馍山村(岱岳区,道朗镇)。

该村交通闭塞,四面环山,村里只有一百来户人家。

村里有个叫王靖夫的人,是崔子明的老相识,一身正气,深明大义。

看到崔子明到来,他在寒风和飞雪中,将对方的手紧紧握住:“崔兄,好久不见了。”

“王兄,我想抗日,无处栖身,这里可以让我容身吗?”

“崔兄说哪里话,你什么时候来,这里就是你的家;更何况你们是为了抗日,小弟更没的说。”王靖夫说。

王靖夫首先让老婆给大家弄来了热气腾腾的地瓜和煎饼,让战士们美美地饱餐一顿。

然后他来找校长说明情况,计划让崔子明他们在村里小学的教室里先待上一晚上再说。

可是村长不知道听谁说了,他很快赶来,下了逐客令。

他对校长说:“这群人在晚上来到这里,还带着枪,身份不明,为了村民安全,必须让他们走。”

崔子明一看,非常尴尬,主动提出离开。

王靖夫苦苦思索之后,想到了一个去处。

他带着崔子明来到村外盘龙山的一个叫鹁鸽崖天然石洞,安营扎寨。

通往山洞的路,只有三十厘米宽,又陡又窄,一般人轻易不会上,也不好上。

山洞上面松柏覆盖,飞机上也看不到。

山洞宽不到3米,长却有十几米,住十几个人没有问题。

于是,崔子明和十个战友,在这里度过了起义之后的第一个夜晚。

躺下之后,大家谁也没有说话,气氛沉闷。

张北华打破沉默说:“我提议每人唱一首歌,或者讲个笑话就去睡觉,我先唱一首抗日歌曲‘日本鬼,喝凉水,打了罐子赔了本。上火车,摔断腿,上轮船,沉了底’。

他这么一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挨个表演节目,然后呼呼入睡……

大家都进入梦乡,只有一个人没睡,他就是崔子明。

他蜷缩在山洞里,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这里虽然隐秘,但是交通不便,缺少粮食和水源,面积太小,不是久留之地。

要想发展,必须到群众中去。

我们是打鬼子的,不是占山为王当土匪的。

想了一晚上,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先扩充武装。

天亮之后,崔子明首先到了夏张镇,来到镇公所,对镇长慷慨陈词,打动了对方。

镇长召开了大会,崔子明上台演讲:“父老乡亲,日军占领了县城,每家都会遭难,不赶走日军,我们的财产和母亲、妻子、姐妹和儿女都会遭殃……”

讲到动情处崔子明凄然泪下,听者也热泪盈眶。

大家热血沸腾,纷纷行动,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

结果又有30多人报名参加,队伍壮大了3倍。

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新生的队伍面临严峻考验。

当地有个叫崔华的大地主,儿子是国民党特务,跟崔子明有过节。

听说崔子明上了山,他就去找一个叫陈学增的红枪会首领,在那里造谣说:“此人是土匪,为了百姓安全,你要进山'围剿',以除后患。”

国民党泰安二区的区长薛家骏也闻风而动,打算出兵"围剿"。

所有情况对部队不利,一场血战即将爆发。

张北华和崔子明紧急商议,决定主动深入虎穴,到陈学增那里说明情况,化解这场危机。

崔子明单枪匹马到了红枪会,陈学增待理不理。

“陈掌柜的,我们 是抗日队伍,你这样做是同室操戈,让亲者痛仇者快。”

“我几百号人都不敢跟日本交手,就凭你们那点人,还敢说抗日?”陈学增不屑地说。“你有什么本事?展示给我看看,服气你了,我就放你一马。”

崔子明非常低调,从不在别人跟前卖弄自己武功,但是为了队伍,他破例了。

他先是掏出手枪,打落了一只天上的飞鸟。

陈学增看了大吃一惊,倒吸一口凉气,但是表面不露。

这时候,突然从房梁上飞来一把尖刀直被崔志明咽喉而来。

说时迟那时快,崔志明竟然伸手将飞刀抓住。

原来陈学增故意安排一个警卫偷袭,试探崔子明的武功,自然那是把钝刀子,即使击中了也不会致命。

看到崔子明身手不凡,陈学增这才为之折服,不但自己不再与崔子明为难,也说服国民党方面不再捣乱。

至此,崔志明的抗日队伍度过一次危机。

没有了来自国民党和红枪会的威胁之后,队伍决定向外转移。

崔子明带着新加入的战士和原来的十个人转移到了新的营地香水寺。

这里不但有水源,还有开阔地,可以练兵;通往山上也有道路,可以撤退。

人马安顿下来后,周围热血男儿纷纷慕名前来投奔,队伍很快就发展到100多人,80多条枪。

可是不久之后,有几个小伙子却开小差离开了队伍。

临走时撂下一句话:“整天训练不敢跟鬼子干,只会干喊抗日口号。”

崔子明

原来支持崔子明的地主豪绅也讥笑说:“就你们那百十号人,跟鬼子干?歇歇吧。”

听到这些话,崔子明火了:“谁说老子不抗日?天大的笑话。”

但是仔细一想,目前来说还真是如此。

他难过地对自卫团主席张北华说:“他们说得没错,队伍成立之后还没有跟日伪军干一仗,换了咱也会这样说。”

张北华脸色也非常难看,感慨地说:“我们是该考虑打一仗了,可是从哪里下手呢?”

可是队伍的战士没打过仗,装备的枪乱七八糟,没有几支是能真正打仗,日伪军不但装备好,而且人多。

还有,他们平时都待在炮楼里,不是那么好打的。

硬打的话,肯定是以卵击石。

这是队伍成立第一仗,影响深远,只能打赢不能打败。

可是打哪里的日伪军,是个问题。

这时候,眼线提供了一个情报,肥城的日军南下了,县城空虚,那里只有维持会和警备队。

里面的成员不是大烟鬼、酒鬼,就是赌徒、无赖,实实在在的乌合之众。

而且数量也只有五六十人,绝对是软柿子,好捏。

崔子明和张北华经过商量后,决定拿这股汉奸开刀。

1938年1月15日傍晚,游击队员们饱餐了一顿,浑身是劲。

饭后,大家美美睡了一觉。

半夜时分,游击队集合,悄悄出发了。

出发的时候,队伍前面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写11个大字——“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红枪会

需要指出的是,这面大旗还是用老乡家的床单做的。

肥城城北的维持会,成为自卫团袭击的第一个目标。

这里的汉奸们吃喝嫖赌玩够了,疲惫不堪,正在呼呼睡觉,一个个鼾声如雷。

一个战士跳进大院打开大门,战士们潮水般拥了进去,他们挥舞板斧劈开屋门,打开手电,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汉奸们。

这些家伙除了吃喝嫖赌,只会干坏事,哪里见过这个场面?他们只好乖乖举起手,成为俘虏。

维持会长正在抱着姨太太睡觉,在被窝里被活捉。


其中有个别不识好歹的汉奸企图开枪,被崔子明一枪击毙。

就这样,维持会的汉奸被瞬间摧毁。

接下来,就该收拾住在城南的警备队了。

警备队的汉奸也是怂包,他们虽然战斗力较强,但是全都突如其来的自卫团将他们吓蒙了。

北门枪响的时候,他们也有人听到了,但是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人敢进攻,还以为是谁家半夜三更放爆竹。

再加上天气冷,被窝暖和,大家都懒得出去,结果当了俘虏。

首战告捷,自卫团取得了空前胜利,不但摧毁了警备队和自卫团,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自己则无一人伤亡。

对此,自卫团上下都非常满意。

这时候,东方天空露出鱼肚白,天就要亮了,按照原定计划,队伍要集合回去。

战士们虽然半夜未睡,但一个个精神抖擞,打着战利品踏上回去的路。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喊道:“崔队长有令,停止前进,原路返回!”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崔子明要队伍返回?请看下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泰安   肥城   警备队   豪绅   伪军   汉奸   日军   国民党   这时候   队伍   负责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