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房价不可能大跌,这四大原因才是重点!

现在网上出现了许多分歧,有的人认为房价会跌,而且会跌的很多!还有的人觉得房价不可能跌!

为什么不会大跌呢!这四大原因是重点。

第一、房地产行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房地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关键性的地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产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直超过10%。2022年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3-14%左右。


2012年~201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占GDP总量超过10%,2016年~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占GDP总量比例均超过15%。如果叠加土地购置费由财政支出的间接影响,以及房地产后周期相关消费的间接影响,合计占GDP比重应超过20%。房地产在维持较高占比的同时一直呈现出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第二,房地产资产在居民资产中,占比超过60%。

房地产影响居民资产负债表与就业收入。财富方面,我国住房资产在城镇家庭资产中占比约六成、2020年城镇住房市值约为418万亿、是同期GDP的4倍;就业方面,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就业合计占非农就业人数约15%,房地产投资对制造业和采矿业,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批发零售、交运仓储的就业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收入方面,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工资收入占比超过10%。我们测算房价每下跌1%可能通过消费间接拖累GDP 0.3个百分点。


第三、地方发展依赖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也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财政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狭义”的土地财政是指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所形成的严重依赖;而“广义”的的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卖地收入,还包括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依靠土地抵押所进行的各类融资活动,即“土地金融”,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

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第四、楼市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一直存在。

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目前是需求端最重要的购买力。住建部对购买首套房的大力支持,下调首套住宅贷款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有序缩短按揭贷款审批与放款周期、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或以公积金覆盖首付的比例、减免交易税费、提供购房补贴、逐步降低落户标准和购房门槛等差异化支持措施。

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住建部也给予了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以换房为主的改善性需求方面,去年9月30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退税新政: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不管有多少人会抨击高房价,事实上,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不要相信房价会普跌大跌的话,至少在未来很多年内,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房价   地方政府   住房   比例   财政   土地   资产   收入   原因   重点   地方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