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求救未被理解,自缢之路精心谋划!老刑警队长说了什么

历时三个多月的牵挂,随着护院犬的狂叫,让一切尘埃落定。警方通过尸检、现场勘查、录音笔等关键证据的提取,形成了相对完美的自缢身亡的认证证据链条,胡鑫宇永远定格在15岁的年轮里。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核心证据的采集,无论是现场是否符合自杀条件、录音笔是否有自杀意愿、尸件是否有他杀痕迹等,都得到了权威的认证,此外,警方还刻画了胡同学的心理状态,一切证据都指向了一个结果——自杀!

很多人都质疑胡妈妈为什么不透露10月5日和孩子的通话内容,殊不知胡同学在比之前其实已经就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要说胡妈妈有什么遗憾的?也只能说她太高估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很多人在看了胡同学的字迹之后认为,这么潦草的字迹,学习肯定也好不哪儿去,实际上胡同学的确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一点在这100多天各方的挖掘和报道中均有体现。

4岁跟着外婆生活,知道帮外婆扫地,吃饭的时候也是乖乖自己吃饭,还知道帮助外婆收拾餐桌。御姐的儿子都10岁了,有时擦屁股还撒娇让爸爸妈妈帮忙。

长大一点之后,和其他小朋友到处惹祸不同的是,胡同学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又说得上话的好朋友经常相约跑步锻炼身体,试问现在的大人有几个跑步的,有几个能坚持跑步的?

而且胡同学的成绩其实一直都非常好,初三的时候还能在将近60人的班级轻松稳居前十,语文尤其出色,经常考班级第一,可见胡同学绝不是他失踪前在高中时呈现的那么糟糕。

而且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又有些精明的人,这在他计划整个“自杀过程”中体现的一清二楚,他几乎把每一个细节都计划的特别完美,这哪里是一个“学渣”应该有的智商和能力。

只可惜,他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也是外界有关于胡同学流传最多的照片之一。胡妈妈笑的非常开心,而胡同学手中握着一个电子产品,有人说是手机,但御姐怎么看怎么像是一支录音笔。

大家其实过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胡同学的“他杀”推理中,也在不断地找警方通报的瑕疵,实际上,大家仔细梳理胡同学的言行举止以及大家想不明白的事情,就能发现胡同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御姐用了两个多小时梳理了胡同学在整个事件中被曝光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布局,倘若胡同学能够“躲过一劫”,日后他必能成大器,可疑没有如果。

第一步:心理防线崩溃

任何也选择自缢身亡的人,心理防线必然率先崩塌,胡同学究竟是何时崩塌的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大概时间,大概率就是和妈妈第一次通话之后。

在他的笔记本中,有极其消极的话,在社交软件中发布“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的话,曾多次和同学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是不是约着去跳楼”。

这期间其实就可以判定为心理防线崩溃的临界点,或许那个时候,胡同学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而他要录音笔的这个举动,其实就可以认定是他实施自杀计划的开始。

第二步:多次尝试自救

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不希望自己走上绝路,更不希望自己主动迈出那一步,对于聪明懂事的胡同学来说,他其实更希望学出样子,为父母争口气,为家庭付出一份力量。

他来到高中之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适应,这在他的笔记当中多次体现,但同时他也记录了自己的缓解方法,那就是拿自己的性格调侃,用写东西的方式,舒缓这种心情。

他曾非常努力的想要解决掉失眠的问题,但没有成功;他曾非常力的想要上课好好听讲,但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班主任老师曾找过他谈话,但效果也不明显;他也尝试着和母亲沟通,但也是事与愿违。

第三步:寻求认同感

当因为自己的心理状态急剧下滑之后,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他曾尝试着和关系不错的同学通过讨论女性获得一些认同感,毕竟在高中阶段,大家都以学业为重,成绩差是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同。

当他实在不想读书,想要回家的时候,他也曾和母亲进行过多次沟通,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渴望母亲能够认同他现在的这种想法和心情,很显然,在家人看来,他的这些压力并不足为奇。

在他将有彻底绝望的时候,曾经和同学讨论过生死的问题,或许他也在寻找其他同学是否和他有一样的感觉和压力,但无论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到头来也只像是在自言自语,虽然同学没有认同,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步:自杀计划筹备

经过一系列内心挣扎以及外部折磨之后,胡同学也正是开始了他的“黑暗”计划,第一步就是购买录音笔,并让母亲把他可以定位的电话手表远程关闭。

或许在他当初的计划当中,是想要拿着电话手表一起离开的,但他最终放弃了。此外,他曾多次和同学谈论起如何翻墙逃离校园的话题,自己也多次来到宿舍!平台进行观望和观察。

胡同学之所以选择10月14日失踪,或许也与10月15日就要放假有关,他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或许也是不想让家人的情绪影响到他的这个决定,可见他当时是有多么的笃定,心理压力又是多么的大。

第五步:正式实施计划

通过学校的监控录像以及录音笔提取的音频内容来看,胡同学其实最一开始是打算在学校宿舍五楼的平台上跳楼自杀的,但真的站到那里的时候,他却紧张起来,那一刻或许他产生了一丝的犹豫。

网友们都还在质疑为什么胡同学离开学校的过程悄无声息,且没有一点痕迹,其实这就是一个有计划的举动完全有可能!造成的局面。毕竟之前他也曾经来到附近进行过观察,既然他想要无声无息的离开,势必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人怀疑在月黑风高夜,胡同学怎么选择了那么一个隐蔽的地方,御姐猜测,胡同学之前应该是对中心现场进行过观察或踩点,这也比较符合他在这件事上的缜密和精细,这也能证明他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第六步:给家人留下最后的声音

在新闻发布会的警情通报中,提到过录音笔当中其实有多段音频,但警方只是透露了两段可以证明他生前有自杀意愿的音频内容,其他的内容并没有透露。

但警方也提到过,之所以不透露那些内容,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青春期隐私,这里面或许会存在比这些自杀意愿内容更为令人震惊的事实,当然大概率也包括他给家人留的最后遗言。

否则他也不会专门把录音笔放在中心现场的墙洞里,可见胡同学绝对是一个特别心思缜密的人,但他完全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经过几次蜻蜓点水般的自救后,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牢笼”!

养了15年的儿子,以这种方式彻底离开了自己,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内心都是无法接受的,在这种情绪几乎崩溃的情况下,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其实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很多网友有所不知的是,其实在寻找胡同学的整个过程当中,胡同学家人的核心是胡同学的舅舅,他甚至不惜卖了自己的公司,也要帮助姐姐找到外甥。

孩子平白无故在学校里失踪了,妈妈去学校讨要说法有什么错?学校又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妈妈怀疑学校将孩子藏起来了或者是伤害了也在情理之中,那些质疑胡妈妈的人,换位思考就可以理解了。

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农村中年女人,虽然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他宁愿自己背井离乡的打工,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胡同学多次哭诉想要回家的时候,胡妈妈都会安抚他。如果妈妈知道儿子是有自杀倾向的话,难道她会袖手旁观?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一切都在围着儿子转的胡妈妈,心都碎了。

从学校提供的监控录像来看,胡同学在消失之前,神情自若,没有丝毫的异常,甚至两次和打篮球的同学简单的交流。或许在那一刻,他的心情是放松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自己彻底解脱。

无论是对于任何人还是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不想成为灯下黑!在胡同学自杀前求救的过程中,很多人其实都是在意当中选择了“灯下黑”!

胡同学的班主任老师其实是发现了他的问题,但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在经历的这么多学生的过程中,必定也会养成一种定式思维,发现胡同学的异常是经验,但在解决胡同学所出现的问题时,却根本没有极端的结果方面考虑!

同样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胡同学的家人身上,大家都以为他这仅仅是一种同龄人中极为常见的现象,殊不知对于胡同学来说,其实是在发出最后的求救信号,但碍于自己的性格,他也只能点到为止!

图片来自于网络

经过御姐最近的观察,大家似乎对最终的结果仍有不少质疑,一位从警几十年的老刑警队长的一段话,或许能够帮助大家走出误区。

老刑警早就被很多人询问过对胡同学事件的看法,但他并未发声,他明白,大家其实需要的并不是专业的解读和观点,而是寻找各自内心的一个平衡点。

老队长表示,一个身体尚未发育完全、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少年,你要说他陷入了层层谋划的大阴谋,这明显是违背常识,不合逻辑的。

老刑警队长讲述了一个他曾经接手的一个案子,和胡同学案子惊人相似。

2002年8月,一个34岁的女子来到派出所报案,说他的丈夫被人害了,已经将近一天也联系不上了。

经过仔细询问之后得知,女子的丈夫喜欢赌博,最近被债主追着要钱,甚至把他们家的玻璃都打碎了。

还扬言3天之内不还钱,就要了他的命。

而他丈夫失踪的时候,正是3天日期的最后一天,所以她笃定她丈夫肯定是被债主杀了。

经过详细的了解,这位失踪的丈夫张某,平时的确特别爱赌钱,但也非常顾家,赢了钱就给老婆孩子置办好吃的。

对老人也是非常孝顺,从来不亏了老人任何东西,但就是戒不了赌。

在前几年,他还因为欠别人的赌债被别人剁了两个手指,所以这一次,女子认为张某应该是死了。

仅凭女子的叙述,并不能把这件事定性为一个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其实也就是按照失踪案来处理。

图片来自于网络

由于当时手里正好也没有什么案件在手,这位老刑警队长就走访调查了张某的一些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

在走访的过程当中,大家普遍反应他是一个特别孝顺且顾家的人,但就是喜欢赌钱。

就在走访的过程当中,张某的老父亲突然找到张某的妻子,说他们老两口的3万块钱不见了。

女子突然想起前几天在另一波债主来追债的时候,张某曾经拿出两万块钱还债,当时她还问张某钱哪来的?

张某告诉她是赢的,她也就没多想!

女子怀疑是不是因为张某欠下的赌债太多,一时半会儿也周转不开,所以被人杀人命口了。

可老刑警队长走访了一些和张某有债务关系的人,这些人虽然对张某欠钱的事儿非常气愤,但也都没有作案的嫌疑。

最后老刑警给出了一个思路,他尝试着询问女子,她丈夫有没有可能离家出走去躲债了?

女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否定答案,她说张某非常孝顺,当初大家都外出打工赚钱,他偏要留在村里照顾父母。

以他对张某的了解,张某不可能因为欠债的问题离家出走。

这件事就这么一直拖着,毕竟也没有达到立案的条件,而且像这种突然失踪的事件,真的要找人也是非常困难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事情大概过去了一个半月,有人在附近的山洞里发现了一具男尸。

最后经过辨认和比对,此人就是失踪的张某。

法医对尸体进行了检查,并未发现他杀的迹象,却从张某的体内发现了有农药残留的痕迹。

而张某的妻子回到家里也发现了丢失的农药,这个案子也就算结了。

没人知道张某究竟是为何自杀,但根据当时村里流传的说法来看,或许是与他父亲丢失的那3万块钱有关。

这位老刑警队长表示,胡同学这个案子徐杰无论从证据上还是外围调查上,都非常符合自杀的结论。

正如那个案件中张某妻子以丈夫遇害的名义报案一样,当时他就笃定了丈夫是被杀的,结果却是自杀。

御姐认为,胡同学案件有遗憾,但不影响结果,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刑警   队长   录音笔   案子   胡同   警方   精心   家人   丈夫   女子   妈妈   孩子   心理   计划   学校   内容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