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飞艇事件

2023年2月3日晚,外交部官网发布《外交部发言人就中国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领空答记者问》。

问:据媒体报道,近日一艘中国无人飞艇出现在美国空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该飞艇来自中国,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预定航线。中方对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表示遗憾。中方将继续同美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


2023年2月3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双方就如何以冷静、专业态度处理飞艇偶发事件进行了沟通。


王毅强调,中国是负责任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我们不接受任何无端的臆测和炒作。面对意外情况,双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时沟通,避免误判,管控分歧。



真没想到,美军竟然用F-22发射空空导弹击落中国无人飞艇!这比好莱坞大片还要刚猛。


2023年2月5日,外交部官网发布《外交部就美方宣称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发表声明》。


“中方对美方使用武力袭击民用无人飞艇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该飞艇属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完全是意外情况。中方明确要求美方以冷静、专业、克制方式妥善处理。美国防部发言人也表示,该气球不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在此情况下,美方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中方将坚决维护有关企业的正当权益,同时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

美国空军渲染说,曾在2月1日紧急出动两架F-22战斗机试图将其击落,只是因为考虑到风险因素,才改为持续监视。


2月3日,美国务院高官在电话吹风会上称,受中国无人飞艇进入美领空事件影响,美国务卿布林肯已决定推迟访华行程。


中国的低轨卫星能够具有类似或更好的情报搜集能力。从情报收集的角度来看,这个气球的价值有限。


美军也承认,在过去几年中美军曾多次监测到类似气球活动,但为何之前美国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美国空军渲染说,曾在2月1日紧急出动两架F-22战斗机试图将其击落,只是因为考虑到风险因素,才改为持续监视。


2月5日,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方武力袭击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发表谈话。“美方动用武力袭击我民用无人飞艇,这是明显过度反应。我们对美方这一做法表示严正抗议,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

中方在核实、告知的情况下,甚至在美国防部人员认定,气球不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的情况下,美方执意动粗。


我国防部高层向媒体透露,美国空军派出F-22等三架战机,在当地时间4号下午2时39分,也就是北京时间4日清晨3点39分,在南卡罗莱纳州默特尔海滩对开的大西洋上空,也就是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之间海岸,用一枚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气球,距美国岸边约6海里。

美方还派出船只到场回收残骸,相关残骸可能被送到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联邦调查局(FBI)实验室分析。

在射下气球前,美方还兴师动众,在方圆100平方公里实施“海空净空”,南卡和北卡的3座机场的飞机暂停起降。联邦航空管理局下达限制起飞令(ground stop)。

美国军方官员说,气球残片散落的范围长达11公里,气球坠落地点有两艘美国海军船舰,其中一艘配备用于打捞残骸的重型起重机。

军方官员说,海军原本预期残片会落到更深的海底,但坠落地点只有14.3公尺深,很容易打捞。如有必要,海军潜水人员将潜入海底协助打捞,无人艇也可以潜入海底打捞。

美军起码动用了海军和空军参与了对中国无人飞艇的“围剿”,可谓大动干戈。

这类似于大炮打蚊子,杀鸡用牛刀,中方认为是“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

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方看到的不是美国的军事能力,这种“围剿”毫无技术含量可言,本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对事件定性权的争夺。中方已在核实后告诉媒体和政客,飞艇事件的关键性质是民用、无人、误入、偶发。但这些定性完全被美方无视,美方用导弹打击的方式就能看出美方按照自己的定性来处理,完全不听中方的解释与澄清。

美方明明知道有更加冷静的妥善处理方式,却以一种夸张、炫耀的做法极力推升事态。美国国内对中国狂躁的非理性声音,压倒了专业与克制,甚至裹挟了总统拜登。

拜登被批评,“政府动作太慢!”

从处理偶发事件,可以看出美方对中美关系的善意和诚意,实际值是零。

对待偶发事件是两国关系成熟度的试金石。试想一下,如果飞艇事件发生在两个友好国家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及时沟通协商,避免误判,管控分歧。相反,如果是在美国这样的非理性气氛下,就极容易被无限放大,上纲上线,丝毫不嫌事大。

这次美方动粗,是布林肯打电话给王毅之后的动作,中方已经做了充分解释之后仍然执意为之,说明美方无意保持定力,及时沟通无效,不看重避免误判,不在乎管控分歧,与中方的希望背道而驰。

这意味着在中美关系中,这件事又成为一枚钉子,双方在日后交往中还需要努力拔除,消除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拜登事后接受采访时说,他在2月1日听取简报时,就下令国防部尽快击落气球,但国安团队认为最佳击落时间是等气球飘到美国12海里内的海域上空。

拜登说:“他们今天成功将其击落,我要赞扬达成任务的飞行员”。

有记者问,将气球击落是“要向中方传达什么信息,可能对美中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拜登避而不答,扭头上车,迅速离开。

比较蹊跷的是,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中国飞艇被发现时,正在飘向高度机密的美国核基地。

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应该用飞艇去收集情报,明显用卫星更好。按照美国的说法,飞艇在美国上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民用飞艇去美国领空收集气象数据,貌似也说不清楚。反过来看,美国的无人飞艇在我国核基地上空收集气象数据,我们信吗?

另外无人飞艇应该有自毁装置,理论上这种飞艇应该有侦测设备,就算美国打下来了,收集的残骸也没法可以证明在监测美国核军事基地。

此事说明中美互信基础降为冰点,也许会成为双方军事对抗的起点。

此事比较蹊跷,双方都有点不符常理,弄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飞艇   中国   国防部   外交部   空空导弹   事件   领空   不可抗力   美方   残骸   美国   中方   气球   上空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