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亮相《中国诗词大会》

康震(二排右5)在节目录制期间与易俗社演职人员合影。(受访单位供图)

“听上一曲秦腔,就能交到一大片关中人做朋友……欢迎大家去长安,欢迎大家听秦腔!”连日来,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一套持续热播。本季节目通过每期主题化的设置,将经典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展现经典古诗词在新时代绽放的独特光彩。2日晚,在节目第九期内容中,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秦腔剧社——西安易俗社在陕籍学者、北师大教授康震的推介下魅力登场。百转千回的秦音背后是秦地秦人的浓烈情感,更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文化匠心中,古都长安对传统文化的赤诚守护。

在诗乡品秦腔

历史气韵文化底蕴扑面而来

作为“唐诗故乡”,诗一直是奠定西安这座城市人文气质的关键词之一,在数不清的佳句名篇中,人们从诗里了解长安,也正因此,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从著名地标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曲江池,到美食biangbiang面、唐三彩乐舞俑……“西安元素”在节目中层出不穷。不管是“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背后“羯鼓催花”的故事,还是《鸟歌万岁乐》中穿越千古的雅音,无不在唯美古意和迤逦多彩中,道出长安诗意。

2月2日晚,西安易俗社用“秦腔里的诗词”和“诗词中的秦腔”,引领众人再度深入走进诗乡西安。坊间流传“不听秦腔不识陕,不到易俗不知秦”,100多年来,这座坐落在古城中轴线上的院落里,传出雄浑昂扬的大秦正声,在岁月更迭中矢志传承着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艺术之魂。

在“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诗句中,领略秦地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的强大影响力;品味“舞罢乱敲梆子响,秦声惊落广陵潮”的盛况,遥想当年秦音满天下的景致。节目中,全国观众跟随康震一同走入易俗社小剧场,被舞台上生旦净丑各行当展示的身段绝技惊艳,在诗题中读懂秦腔的知识与故事。

“秦腔是梆子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康震在节目中的这句话,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秦腔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戏曲,在今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广为流传,其音调粗犷豪放、苍凉悲壮。易俗社成立于辛亥革命前后,在倡导新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改良戏曲、启迪民智、促进社会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鲁迅先生“古调独弹”的亲笔赞誉。

秦音里面有情深

百年剧社凝聚城市记忆时代魅力

“这(秦腔)是我家乡最典型的声音。”2日晚,很多观看了当期《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也许能深切感受到康震的激动情绪——作为陕西人,康震在诗词解读之余,多次“表白”秦腔,“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具有所在地方的人文个性。陕西人的性格,关中人的个性和文化,都凝聚在秦腔当中。”康震说道。

在这期节目播出后,康震再次给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发去微信:“易俗社的历史,是西安近现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中小学多做宣传。秦腔经典剧目,是易俗社的核心竞争力,也要大力推动大众化、现代化的传播。”

“2018年,易俗社曾携《三滴血》在国家大剧院及多个高校进行演出,在北师大演出时,康震老师特意来观看家乡戏。那时,我们就能感受到他对秦腔的热爱,对家乡的赤子之心。”惠敏莉回忆道。此后,康震一直持续关注着易俗社,“这期《中国诗词大会》的秦腔部分,是去年夏天在易俗社进行拍摄的,当时康震老师和摄制组来易俗社拍摄了3天,走访了排练厅、剧场舞台、新颜亮相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和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等地,用镜头展现易俗社的变化和秦腔赓续在西安的勃勃生机。”

如康震一样,大秦正声里有着许许多多秦人的情感牵绊。

惠敏莉告诉记者,2月2日晚上节目播出以后,自己接到许多来自省内外的电话,“很多老戏迷告诉我,看见百年易俗社带着秦腔艺术在央视诗意亮相,特别高兴。”在网络和新媒体端,也有不少观众在相关话题下留下评论,“希望更多人了解我家乡这座宝藏剧社。”“看着节目,就想起小时候经常跟姥爷去易俗社听戏的日子了,真的好亲切!”

惠敏莉说,易俗社亮相《中国诗词大会》的这期节目主题是“十年”,“‘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追光逐梦,十年也见证着这座秦人精神家园的赓续与蜕变。”惠敏莉表示,不管是秦腔艺术,还是百年易俗社,如今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有着新姿勃发的蓬勃面容,“希望通过我们的代代努力,带给当代观众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精彩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胡人   中国   诗词   大会   剧种   秦腔   长安   古诗词   陕西   西安   家乡   观众   节目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