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ifescience创始人姚承阳: 创新医疗科技,用磁生物芯片做DNA检测

近来,一个7英寸乘10英寸、纸巾盒大小的医疗仪器原型机,突破性地实现了用磁生物芯片做DNA检测。这项技术创新出自MagIC Lifescience联合创始人姚承阳。

MagIC Lifescience创始人姚承阳博士

图源:MagIC Lifescience

姚承阳介绍,此项创新产品通过磁感应器代替PCR的荧光步骤, 成本和体积比传统仪器减少了90%。一个芯片可以容纳64传感器,在一次采样中最多可以同时检测64种标志物。

目前主流的分子诊断技术都基于荧光染色,姚承阳的创新产品目前刚刚结束新一轮的产品外观设计,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传统的医学检测技术路径是光学检测法,姚承阳创新运用了巨磁阻基因芯片,突破性地使用磁场检测法进行检测。在姚承阳和同事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中,曾经论证过同种疾病的情况下,磁场检测法比传统的PCR检测要更加便捷,灵敏度可提高10到100倍。

用消费级技术创新加速医疗仪器迭代升级

电子工程领域中著名的摩尔定律,让手机等电子消费产品持续迅速迭代,但医疗行业中的电子医疗仪器迭代却非常缓慢滞后。

出身于杏林世家的姚承阳希望能够把消费级电子技术的进展成果带到医疗行业中去,用消费级技术创新变革医疗仪器迭代滞后的现实。

基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PhD期间的新型生物芯片发明和研究,姚承阳与另外4位创始人于2021年创立了在医疗诊断(分子诊断)领域的科技公司MagIC Lifescience。这是一家拥有来自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等世界著名学府的前沿科研团队以及尖端生物检测技术的创业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IP。

姚承阳在MagIC芯片上开发检测实验

图源:MagIC Lifescience

巨磁阻基因芯片的先行者

在斯坦福大学深造期间,姚承阳所做的科研方向就是如何用半导体芯片技术结合巨磁阻效应(GMR)进行生物检测。姚承阳介绍,其实科学界很早就发现了巨磁阻效应,它的两名发现者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最初其应用方向并不是在生物芯片检测领域。

“我们在这个细分应用领域申请了专利保护,并进一步结合临床应用成功发表了论文。”

姚承阳意识到,基于巨磁阻基因芯片打造泛用且低成本的检测平台,从而在原始样本中直接定量检测,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生物检测技术,将为未来的医疗行业带来深刻性的变革和影响。

姚承阳说:“可以说,我们是最了解这项技术的一批人,如果我们不去做技术向产品的转化,可能未来很多年以后才会有人去做,这让我有一种使命感。”

直面挑战 创新从不止步

相较于消费级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关乎生命的市场,相关医疗仪器的上市要求十分严苛,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慢。

从科技研发的角度来看,姚承阳创新性地将巨磁阻生物芯片应用到了DNA检测领域,通过重新设计芯片和仪器后续的电路系统从而实现核酸标志物检测。

更值得一提的是,姚承阳没有止步于实验室的原型机,他对芯片的进一步改良,使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功率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和制造。姚承阳介绍,MagIC平台拥有远超当前荧光染色技术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定量更准确、更快、更易操作,可以应用于多种健康问题,比如对癌症、传染性疾病等进行即时检。基于MagIC平台,用户配合C端手机即可使用。

MagIC在不足手指大的芯片上集成了64个磁生物传感器,一次采样中最多可同时检测64种标志物

图源:MagIC Lifescience

作为MagIC Lifescience核心IP的拥有者,姚承阳目前还在管理下一个个人专利,“也就是下一代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磁生物芯片可以覆盖大量的应用场景。明年,MagIC Lifescience将推出公司首款即时检测仪器及检测试剂。姚承阳希望能在未来5年,打通下一代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医疗检测行业带来颠覆式变革。

“未来,我们希望把实验室级别的检测用MagIC芯片带到每一个有需要的人身边。”姚承阳说。

声明:品牌之声相关资讯均属创意内容,非福布斯编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斯坦福大学   基因芯片   磁阻   医疗   突破性   荧光   创始人   传感器   芯片   生物   技术   科技   姚承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