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持续升级芯片禁令,外媒:相当于在自残

芯片规则不断修改,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受益者。因为芯片规则的作用是相互的,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持续升级芯片禁令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美企被无端牵涉到其中。

过去美企靠芯片销售赚取巨大的收益,在全球市场获得丰厚的营收利润。可是现在,美企纷纷过上了苦日子,再难回到过去。三个方面分析就知道,怪不得外媒表示:相当于在自残。

美企的芯片竞争优势是非常大的,同类型的芯片几乎都是美企领先。主流的智能手机,电脑等处理器几乎是美企的产品,小到蓝牙芯片,大到集成芯片,均有美企的身影。

就拿高通来说,芯片产品遍布各行各业,每年能够出货5亿多颗芯片,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尤其是基带芯片,高通呈现一家独大的局势,拿下全球大部分基带芯片销售额。

不过美企大赚特赚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美企情况越来越糟,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美企持续陷入营收窘境。

进入到2023年,各大美企纷纷公布了自家的业绩财报,结果陷入营收窘境。比如英特尔,这家美企去年的营收为631亿美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同比暴跌了60%以上。

高通公司2023财年Q1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为22.3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34%。

就连一向十分赚钱的苹果公司,也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苹果2月3日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营收为1171.54 亿美元,同比下滑5%,是过去四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营收下滑,会让业务计划陷入迟缓,大部分的美企都是商业上市公司,需要为股东,投资者交代。而且作为科技企业,每年都需要保障研发投入,可是这些钱从何而来?

答案自然是消费市场,靠卖产品设备赚钱。过去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美企轻松赚大钱,财报一个比一个亮眼。现在英特尔、高通、苹果等美企都交出了下滑的财报业绩。

只能说明一点,美企已经陷入财报泥潭,为芯片禁令买单,承受规则带来的反作用力。

其次美企失去人才竞争优势。

到美国硅谷科技公司是很多人向往的,只要进入美企工作,升职拿高薪不是什么问题。但现在的美国硅谷成为裁员的“重灾区”,美民众被公司相继裁员,美企陷入裁员潮。

过去一年,美企裁员了几十万人,平均每天都有一千多人被裁。亚马逊裁员1.8万,微软裁员1万。裁员导致的结果就是失去人才竞争优势,人走了,科技研发也耽搁了。

短期来看,美企还无法从裁员热潮中脱离出来,市场经济不景气,想招人也没有办法。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美企的裁员人数还在持续暴涨。在2023年1月份,美国硅谷共有9万人被裁。去年12月份,美企裁员的人数还是4万出头,结果突然暴涨4万多人。

被裁掉的员工不断抱怨,在海外社交平台哭诉自己的经历。美企经营好的时候,把员工当成家人,现在营收不景气,员工也只是裁员计划中的一串数字,没有太大的意义。

大家都在裁员,员工失去工作很难找到下家,被裁员后,多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另外往后芯片产品更难出货。

美企靠销售芯片赚取营收,用营收来养活员工,开展项目运营。但美升级芯片规则,不让美企随意卖芯片,许多美企手中堆积了大量的芯片卖不出去,面临库存堆积问题。

更何况消费市场需求疲软,本来就稀缺的需求,在不能出货的情况下,出货压力更大。

市场客户不可能一直等待供应商出货,大概率会自己搞研发,走自研路线。在成熟芯片领域实现自产自销,一旦客户自己满足了需求,美企往后的芯片产品将更难出货了。

高端芯片需求下滑,成熟芯片可以自己制造,在庞大的市场环境下,有条件形成自产自销,把芯片产能侧重内需。当然,能纠正芯片全球化自然是最好,回归往日状态。

生意不是一个人的,合作也不是单方面说了算的。全球芯片市场每年都有海量的销售额,不管是外企还是本国企业,只有共同参与全球化产业链,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从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美企会遭遇什么,也希望对方能及时回头,别再错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芯片   英特尔   硅谷   基带   自产自销   美国   禁令   出货   规则   员工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