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闹市中的寺院-东仓巷文殊寺

在山西太原的闹市中,有一座文殊寺,也是太原市内唯一的一座文殊寺院。那么为什么要在太原修一座文殊寺呢?

说起来这还跟咱们山西的五台山有关呢,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也是四大名山之首,在古代,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在古代呢,是归属于山西太原府的,那时候的僧人了,香客了去五台山朝拜,祭祀,首先需要先取得通关文书,才可以上五台山,所以呢,为了接引僧人、香客去五台山朝拜,祭祀。就在太原府闹市区建了一座文殊寺。

在明朝年间,文殊寺位于山西太原府城的东北处晋王村的西侧,在当时是太原府城的重要寺院。在明代晋王朱棡派自己的岳父谢成扩建太原城,除新建晋王府外,相应建设了不少王府的附属建筑。王府西面就建设了两座粮仓。我们这的老百姓通俗的叫做南仓和北仓。并以此命名了一系列的街道。东仓巷就是其中一条。而在这条街上有太原市唯一的一座文殊寺。

在 2011年12月,太原市将文殊被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太原市对文殊寺开始保护性修复。经过七年努力,文殊寺修复成清初的模样,重现光彩,成为大隐隐于市的晋阳遗韵。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殊寺坐北朝南一共有三进院落,除大雄宝殿以外,其他都是复原建筑的。

在文殊寺文殊殿旁,有一棵古槐树,上面挂满了人们许愿祈福的各种福牌,保佑自己能够得偿所愿。文殊寺每天都会有很多香客前来祈祷,所以说这里的香火也是很旺盛的。

文殊寺中轴对称布局.进入寺院前,乃是一座气势磅礴的牌楼。

文殊寺牌楼

文殊寺牌楼是三间四柱,在中间坊心上方,题有蓝底金字的“文殊圣境“四个大字,左、右坊间分别题有“智慧门”和“慈悲门”。

文殊天王殿

在牌楼的正面.就是天王殿

天王殿.是一座清末建筑,进入殿中,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在其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背面是一尊韦菩萨立像.




文殊寺文殊殿。

穿过天王殿,是文殊寺的二进院,二进院主殿是文殊殿,在其两侧各有一个钟鼓楼。

文殊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殿内正面为文殊苦萨组像,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坐于青狮上,两侧为胁侍菩莎像各一尊,左前为善财童子和佛陀伯利像,右前为文殊老人和于阗王相,背面为倒坐观音,悬塑组像。


伽蓝殿

在二进院东侧是伽蓝殿,内塑四位伽蓝苦萨和二侍者像,中间四尊从左至右分别为祇多太子,波斯匿王,关公和给孤独长者像。


祖师殿

二进院西殿为祖师殿,内塑禅宗六代祖师像,从左至右分别为六祖慧能、四祖道信、二祖慧可、初祖达摩,三祖僧璨、五祖弘忍像。

大雄宝殿

穿过二进院.来到三进院.三进院中的主殿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修建于明末清初.抬头仰看整个大雄宝殿:它的顶是单檐歇山顶.面阔六间.进深六间.结构十分巧妙,殿外檐下的围廊是在民国年间重新添建,木雕工艺十分精港,特别是重柱莲花的镂空雕刻.美感十足。也体现出我国民国期间精湛的木雕艺术。


在殿内的正中坐着的为释伽牟尼佛像,阿难伽叶二尊者立于释迦摩尼两侧。两旁侧龛中为十八罗汉坐像.殿内梁,檩,柱,枋以及其上精美彩绘均为清早期文物、弥足珍贵。

观音殿

三进院东配殿为观音殿,内正面为观音三尊像.即骑吼观音,善才童子和龙女像,南北两侧为肋,侍菩萨像各两尊。




普贤殿



三进院西配殿是普贤殿,清代建筑遗存,殿内正面为普贤三尊像 即乘象普贤善财童于和取象奴像 南北西侧为胁侍菩萨相各两尊。

文殊夺始建于何时已不可确考,但是据方志文献记载,明代晋王曾对文殊夺进行过重修,文殊夺至少在此前已经存在,先有文殊寺,后有东仓巷,说明这条街成为晋王府的仓库之前、就有了文殊寺了,文殊寺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早期木结构建筑,是研究我国清代建制的重要遗有之一。

我们在这喧嚣的闹市中,也许只有站在真正的古建筑前,才能体味那岁月流淌,而那些过往的历史,仿佛都在这一刻全部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太原   文殊   府城   太原市   伽蓝   香客   大雄宝殿   殿内   牌楼   寺院   闹市   王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