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别只顾着身材,盆底肌修复更重要!

很多妈妈产后会有这样的经历:打个喷嚏,大笑一声,跑步上楼……一不小心,漏尿了。尽管尴尬和不便,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产后的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
其实,产后尿失禁是盆底肌功能障碍的表现!除了尿失禁,盆底肌松弛还会造成很多健康隐患,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盆底肌。

生完孩子盆底肌就松了?
盆底肌,通俗地讲就是女性骨盆底部的肌肉群。
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盆底的韧带及筋膜等结缔组织构成的盆底板,就像一张“吊床”,把尿道、子宫以及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具有控制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脏器,维持紧缩度和提高那方面生活满意度等多种功能。
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妊娠期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到足月时子宫的重量增加近20倍。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盆底肌肉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肛提肌变薄、撕裂、收缩能力下降,最终引起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撕裂和神经损伤,发生尿失禁、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妈妈们可以去做一下盆底肌检查,进一步评估盆底肌的恢复情况。
通过盆底超声检查我们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较轻时通过物理治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来恢复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
盆底肌损伤如何修复?
修复盆底肌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之内,如果不及时做修复治疗,则容易使阴道处于危险的半开放状态,增加生殖道的感染几率,引发多种妇科疾病。所以越早修复,效果便越好。


凯格尔运动
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建议初学者可以在手机上下载G动app,是专注于女性盆底肌健康的,根据自身情况匹配里面的锻炼方案,形成系统科学的锻炼,逐步修复你的盆底肌松弛,帮助和改善产后漏尿、膨出等产伤问题。
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


盆底电磁技术
客观地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和弹性,使盆底肌肉的张力、收缩力有一个良好的改变,从而改善产后盆底肌松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产后   结缔组织   脏器   韧带   松弛   子宫   损伤   肌肉   身材   情况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