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到最危急关头?俄外长话说的很明白,但中国不会松口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整整1年的时间了,双方的武器消耗非常大,就连乌克兰背后支持的北约国家库存武器已经基本见底,德国已经将现役的豹2主战坦克移交乌克兰。普京都发出感叹:“难以置信!难以置信!但这却成为了事实,我们再次受到德国豹式坦克的威胁”。可见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将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对手。

此消彼长之下,颇有些孤立无援的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没有后路。不得不说,俄罗斯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一旦俄罗斯露怯或者顶不住战败,那么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组织,势必会上来猛烈的“撕咬”,进一步压缩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缓冲空间,甚至是直接里应(俄罗斯国内亲美势力)外合,再次将俄罗斯肢解。

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卫星社报道中谈到俄乌冲突,直言不讳的表示,如今的情形是“俄罗斯在和整个北约作战”。他同时指出目前中俄关系质量高于军事联盟,没有上限、界限与禁忌话题,并说这是苏联和中国开始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而中国外交部也曾经说过,中俄两国不是同盟,却胜似同盟。在俄乌冲突升级的背景下,从俄罗斯在战场上陷入被动的情况来看,俄罗斯的发言似乎又在暗示着急需帮助。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遭到了西方全面的制裁,在经济进行绞杀,在科技上进行封锁,在金融上祭出“金融核武”,在外交上进行了围堵,在军事上进行打压,俄罗斯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因此俄罗斯在这个时候提出中俄之间的关系高于军事同盟,也就意味着俄罗斯现在很需要中国的帮助。

尤其是在常规武器装备方面,单单几辆“海马斯”火箭炮就搞的俄罗斯焦头烂额,不得不用数十架高大上的苏-35战斗机换取伊朗廉价的“空中小摩托”,甚至就连印媒《欧亚时报》都得到风声,俄罗斯找上了昔日的对手阿富汗塔利班,要求用俄制武器换取一批俄军在前线需要的北约装备。可见现在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根据乌军总参谋部1月31日发布的俄军损失,人员损失127500人,装甲车6378辆,多管火箭炮454辆,燃油补给车5048辆,战斗工程车200辆,火炮2197门,无人机1951架,战斗机293架,直升机284架,18艘舰艇等。虽然俄军对此嗤之以鼻,但就算实际损失只有乌军说法的1/3,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俄军为了全面破坏乌克兰的工业设施 ,不断发动大规模的导弹攻击与地面炮火作战,这对于俄军的后勤补给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虽然拉夫罗夫在采访中表示,俄罗斯不需要外国军援俄罗斯,他说:“我们有军工系统,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从朝鲜获得炮弹,从伊朗取得无人机也是不争的事实。俄罗斯虽然成立了以总统普京牵头,俄总理米舒斯京直接负责的俄军后勤补给协调会,但持续衰落的军工业在西方的加码制裁下,存在产能不足等问题,就连前线俄军最基本的弹药补给问题上都难以满足。

更不用说俄罗斯军工企业长期被官僚问题以及贪腐问题等等问题缠身,即使俄乌冲突的爆发也没能让俄罗斯军工企业的作风有多大改变。火急火燎的普京总统因为飞机制造企业拖延订单的问题,而直接在2023年首次俄罗斯政府工作会上炮轰负责飞机制造的曼图罗夫副总理:“你在装傻吗?不知道我们在面临什么情况吗?”

而从现实角度来讲,朝鲜本身的军工业规模有限,即便向美国白宫所言那样可以向俄军提供苏式武器弹药,但规模相对有限。伊朗虽然能够量产“法赫德”系列无人机,但其无人机生产组装厂近期遭到了以色列的定点打击,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生产活动。因此从军工生产能力、库存武器种类等方面来看,中国其实是俄方最为合适,也是最为稳定的武器供应方。

比如中国空军仍然拥有100架左右的歼-11A以及苏-27SK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和俄罗斯自家服役的苏-27几乎没差别,移交就能使用。即便是更先进的歼-11B,俄军经过短时间的适应训练,就能很快上手。除此之外,中国生产的精确制导弹药可以管够,“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享誉全球,产能充足非常适合俄军目前面临的战场环境,SR-5多管火箭炮也能压制乌军拥有的“海马斯”火箭炮,更不用说“红箭-12”反坦克导弹性能优异,完全能“开瓢”豹2,俄专家就建议俄军购入。此外早在去年年初,俄军专家以及媒体就呼吁俄罗斯向中国订购052D、054A等大型水面舰艇,以帮助俄军尽快组建一支远洋舰队。

从工业能力来看,中国是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拥有联合国认定的525个工业门类,产业链齐全,不会像俄罗斯军工业那样被西方卡脖子,连精确制导炮弹都生产不了多少。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现在拥有特殊的关系,但一码归一码,中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早就表明立场,中国保持中立两不相帮。中方也对中俄关系有过重要的定性,那就是第一不结盟,第二不对抗,第三不针对其他任何第三方。

中方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其实是没有蹚入俄乌冲突这潭“浑水”!中方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反而能够更好的帮助俄罗斯。比如俄罗斯能源输出如今已经基本上被西方“掐死”,反而可以通过周转中国的方式重新向老顾客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中俄两国贸易额达到1902.7美元,增长约1/3。其中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约1141.5亿美元,这里面 70%是石油、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炭和燃料油等。可以说中俄之间的贸易在俄罗斯经济当中占有“压舱石”的作用,不至于让俄罗斯经济被西方围堵到奄奄一息。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千方百计的想找到中国援助俄罗斯武器的证据。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军援,无疑是违反了之前的承诺,让西方国家捉到中方的把柄,继而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责中俄之间的合作,从而挑起新的“冷战”,演变成新的东西方对抗,这才是美国最熟悉的模式!因此这并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利益,同样也会损害俄罗斯当下的利益。

因此在这点上,俄罗斯恐怕是心知肚明的,要不然不会找上丝毫没有工业能力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了。对于俄乌冲突的当事两方来说,俄乌冲突已经成为“绞肉机”,在西方的怂恿下,乌克兰也绝对不会向俄罗斯妥协。

拉夫罗夫说的没错,俄乌冲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全方位的较量。两者在综合体量上或许北约更占优,但俄罗斯拥有数千枚核弹头,惹毛了也是不好办的。

俄乌冲突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谁先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胜利。因此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还得看俄罗斯自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俄罗斯   塔利班   北约   中国   阿富汗   乌克兰   伊朗   无人机   火箭炮   俄军   战斗机   军工   危急   关头   中方   冲突   武器   俄外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