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带给我们的警醒:爱孩子,父母最需要做的三件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2023年2月2日上午,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公布了胡鑫宇自杀的事实,同时也解答了众多网友的疑问,给了一直关注这起事件的人们一个交代。


尘埃落定!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把无尽的苦痛留给了他的家人。他不知道的是:当他的父母家人看到那句“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是如何去承受那种锥心刺骨的痛;他不知道在他杳无音讯的这106天,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关心关注着他的安危,期待他平安归来......

生命不可以重来,逝去就是永远。在这起悲剧的背后,除了让人痛心,我想:更多的是给家长敲响了警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悲剧不再重演。

一、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敢于表达

胡鑫宇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阳光的,所以在看见他缢吊后,他的母亲还在深夜发文,要继续追查真相。这里,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不愿意接受孩子去世的事实,更多的还是不相信他会“自杀”。

因为对家长来说,孩子是“好好的”,他怎么可能会去自杀?而所谓的“好好的”,可能就是不缺吃不缺穿,没人打没人骂。而孩子说的那些“不想读书,想回家”“压力大,活着没意思”等负面情绪却被自动地过滤掉了。


从公布的录音及作业本上的情绪宣泄、外交软件的发布信息上来看,他为了这次自杀,预演了很多遍,纠结了无数次。

那些绝望,没人看见。他的母亲和哥哥在去年国庆节的时候专程回来安慰过他,可惜,最终还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说这些,真的不是想要指责他的母亲。胡鑫宇的离去,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他的母亲了。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去指责她,因为,我们谁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

我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让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时,家长要去纾解、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宣泄。

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讨厌”孩子的负面情绪,特别是男孩子的负面情绪,一看见心里就火大,就想去制止。比如我们经常听见家长吼孩子:“男子汉大丈夫,总是哭哭啼啼的,你烦不烦?”“不要哭,男人流血不流泪,你怎么一副娘娘腔?”

在被强迫赋予这种社会性别之后,男孩子看似真的是坚强了。可是在他们伪装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的心。因为他被教育得不能像女孩子那样哭泣,不能撒娇,他所有的坏情绪都深藏在心里。然而总有一天,它会以另一种更加具有破坏力的方式去宣泄。

那些在成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却可以成为摧毁孩子世界的灭顶之灾。

作家狄更斯说过,情绪心态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心态,允许孩子去表达,去发泄。家长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敢把他的无助、失望与绝望,讲给我们听。这也是避免悲剧发生的第一步。

二、接纳孩子是个“普通人”,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们的美好愿望。为了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有些家长情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学各种才艺。反正不管怎样,就是无法接受孩子普通,因为在他们心里,普通代表失败。

曾经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位离异的单亲父亲,为了培养孩子,放弃了他的工作,花10年的时间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身体好,他给儿子做的菜从来没有重复过;为了儿子能学好英语,在儿子3岁之前,他就全部用英语跟他说话......

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这个孩子表现得很出色,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中时候还拿过国际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得过很多运动证书,在托福考试中,他考出了比满分只差2分的好成绩。

2020年,这个孩子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踏实了异国的求学之路。

就在大家期待他学成归国时,在2021年的春天,这个孩子却在异国他乡自杀身亡。

原来,孩子从小一举一动都在父亲的控制当中。长大后,他发现他没有“自己”,有的只是一副躯体。他抑郁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们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有的孩子,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内卷严重的今天,很多家长都有教育焦虑症。别人的孩子考了100分,我家的孩子只考了99分,我们焦虑那一分去了哪里?别人的孩子去学了钢琴,我的孩子也要去学,哪怕节衣缩食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曾经求而不得的东西、我们未实现的理想,我们都把它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孩子能光宗耀祖。可是,几十年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接纳孩子是个普通人,允许他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哪怕普通,哪怕平凡,我们看着他经历这个世间的欢乐与忧愁,体会幸福与痛苦,何尝不也是一份幸福与满足?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年代,疫情、战乱正在这个世界上演。一家人平安与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

与那个怀有执念的自己握手言和吧!悦纳自己,让孩子去经历他自己的人生。

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他行走在世间最大的底气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指出:我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四川17岁男孩唐豪早上出门,步行到嘉陵江大桥,一跃而下;

江西16岁男孩李正宇跟妈妈闹矛盾负气离家出走,失联9天;

武汉14岁少年被母亲当众扇耳光之后跳楼自杀......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不要责怪孩子太脆弱,也不要去责怪父母太失职。毕竟没有谁愿意这样的悲剧发生。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女孩想自杀,她站着桥上,给一个消防队员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全世界都已经抛弃了她。消防队员说:“你如果被全世界抛弃了,那我怎么还在跟你聊天呢?”

女孩又说:“我没有家。”消防员说:“要不你来消防队吧,我请你吃宵夜。我们24小时都在,你跟我说你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找你好不好?”

就这样消防员一边温柔地跟女孩保持通话,一边定位,最后成功地挽救了一条生命。

爱拥有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消防员就是用爱与温暖,感动了轻生女子。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我们是不是打着爱的旗号在控制孩子?我们有没有经常在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说:我都是为你好?

父母对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爱。我们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作家刘娜说:“我们的孩子,只有感受到爱与被爱时,才有可能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好时,才值得我们的爱。”

一个被爱滋养的孩子,更有勇气去面对困难,也会拥有不被打垮的力量。哪怕身处绝境,他们也会生出逆风翻盘的勇气。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是否会经常向孩子表达你的爱?你是否会在孩子睡前醒后,温柔地注视着他,然后对他说: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你有没有经常拥抱你的青春期的孩子,对他说过你爱他?

爱需要表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是父母最好的教育。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并不在于跟他讲过什么道理,而在于让孩子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小孩,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孩子的平安,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托举。而父母的爱,是营养剂,滋养孩子的心灵。是疗愈师,可以抚平孩子心里的创伤。一个孩子的心里住着爱他的父母,他不会轻易放弃生命。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他会生出无穷的力量,去面对。愿世界上的孩子,都平安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父母   孩子   消防队员   消防员   平安   普通人   负面   悲剧   情绪   家人   儿子   家长   母亲   力量   事件   生命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