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养生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立春意味着旧年万物闭藏的冬季过去,新的一年万物复苏,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春属木,与肝气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以养肝护肝为主,女子以肝为先天,养肝护肝对女性尤为重要。中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是对大自然在立春时节变化的描述,那么我们在立春时节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农历春季这三个月为一年的开始,“发陈”意为藏久外达之势,天地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此时人们要与天地之气相应,要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起床之后在院中散步,头发不要扎紧,穿衣也要宽松,以使志气外达,不要压抑自己,使情志顺应春天之气生发,而不要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如此才能求得身心和谐,精力充沛,提高抗病能力。

2. 不要过早减衣,防止旧病复发

古有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后的一段时间,天气仍较寒冷,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但人体会顺应春季的到来而腠理变得疏松。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阳气的生发,但另一方面人体对寒气的抵抗能力会减弱,所以立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衣物,尤其年老体弱者以及婴幼儿,正所谓“春捂秋冻”,此时的“春捂”尤为重要,一是可以促进机体腠理的打开,二是可减少疾病发生,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立春之后,腠理疏松,人体也开始更容易出汗,若运动出汗,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去,避免敞胸当风,伤阳做病。春季风邪较重,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寒邪、热邪等其他邪气兼夹致病,特别是初春,天气转暖,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所以常见的流感、肺炎、痄腮、带状疱疹等疾病也容易在此时流行。

另外,由于病变范围广,风邪善行数变,善动不居,侵犯人体不拘定处,上可达巅顶,下可至腰膝,所以骨关节病、头痛头晕、中风、面瘫、鼻炎、过敏性哮喘、心梗、抽搐、痉挛、震颤等疾病往往也与风邪致病相关,这个季节容易加重或者发病,这类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 每天梳头百下

三国嵇康所著《养生论》有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早晨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大家都知道多梳头养生,殊不知春天梳头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因为春天大自然阳气萌生,人体也顺应自然,通过梳头可使阳气顺应向上向外生发。由于“天人相应”,上午阳气生发,人的气血也在上午最旺盛,所以上午梳头效果最好。春季每天早晨梳头,能使头脑更清醒,可以治疗健忘等症,还能使头部的经脉通畅,大脑不易退化,甚至到了老年,仍神志清楚不糊涂。春季梳头还能缓解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并使头发有光泽,减少白发,防止脱发。

梳头时要用木梳或者牛角梳,从前额经过头顶到后脑勺,用力要均匀、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宜,每次可梳至百下,坚持一个月左右,可使上述症状减轻。失眠患者,可增加睡前梳头,能有效促进睡眠。


4. 少吃补品

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但是立春后进补要减少,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机体气机的生发、条达和舒畅,有些人吃完补品反而身体不适,就是这个原因。另外,立春时节还需少盐饮食,咸味入肾,过食伤肾,不利于阳气的培养保养。


5. 多吃叶菜、芽菜

春季阳气初生,脏腑之气也要生发,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的叶菜、芽菜,顺应人体的生发之气,不要吃酸收的食品,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芽、豆芽、韭菜,但要少食辛辣之物,所以聪明的老祖宗发明了春饼,卷着豆芽、韭菜等芽菜,搭配养血的炒鸡蛋吃,养肝血、助阳气,一举两得。除了春饼之外,立春时节还推荐菠菜花生、芽菜炒蛋、红枣山药粥、蜂蜜柚子茶等食疗方。


总之,立春之后的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同时要注意保护阳气,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要养肝护肝。肝主情志,养肝护肝要从好的心情和情绪着手,所以要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愉悦,不宜过多激动、兴奋。立春过后,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春游、踏青、放风筝等都是很好的娱乐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立春   腠理   春饼   肝气   阳气   节气   时节   万物   春季   春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