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娶宋美龄,不当黄埔军校校长,拱手把美人与江山让给了蒋介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江山和美人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都会是直击灵魂深处的诱惑。

然而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却只对自己的妻子付诸深情,不贪慕权力与美色,甚至还让蒋介石成为最强“捡漏王”。

那么这个处事别具一格的能人是谁呢?他和蒋介石又有什么样历史渊源呢?

蒋介石

命途多舛的天才少年

这位让蒋介石成为最大受益者的人,正是前国民党领导人谭延闿。

1880年,谭延闿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一个名人家庭,他的父亲正是进士谭钟麟,官职高至两广总督。

在谭家,因为谭延闿的生母是妾室,他的身份地位并不高,直到他在五岁时,在私塾展现出了非同常人一般的文学造诣,谭家人才重视起对他的培养。

谭钟麟

谭延闿的老师翁同龢曾这么评价他说:“他日后必成大器,此时所展现出的气魄可扛一方大任!”

后来谭延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举考中进士,然而因为他的姓氏,让慈禧太后想起了很不好的一段记忆。

那年,谭延闿在试场上超常发挥,写出的文章深得慈禧太后的心。

正当慈禧太后准备将他,确认为这次科举考试的状元时,谭延闿名字上的“谭”字,就像一根刺卡在慈禧喉咙中一样,满脑子想象到的都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于是,慈禧太后就将状元给了别人。

然而这才是谭延闿在官场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开始,还没等他在朝中将屁股坐热,朝廷就冠冕堂皇地用将他调到老家任职。

是金子总会发光,谭延闿并没有因为这次调动而变得颓靡,反倒在湖南将教育事业,办得风生水起,几乎无人不知道,湖南有一位名叫谭延闿的翰林大学士。

晚清时期,朝廷依旧坚持那一套已经迂腐到。快要被时代淘汰的政治体系,谭延闿在知道其中许多的弊端后,便开始推行新政。

慈禧

谭延闿的举动顿时引起了守旧派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对谭延闿施加压力,让谭延闿成为了众矢之矢。

可谭延闿并没有向守旧派低头,反而更加卖力地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革命人士黄兴

长沙起义时期,黄兴身陷囹圄,谭延闿没有置身事外,还通过自己在长沙的人际关系,将黄兴解救了出来。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率先取得了独立,然而新政权刚刚诞生,正处于动荡的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把控全局的人站出来稳定局势。

黄兴

立宪派和革命派一直僵持着,最终大家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了谭延闿身上。

于是,他们立刻派人来到了谭延闿的住所,准备将他接到都督府任职。

谭延闿深知在这个动荡的时段,接任都督府的职务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还没等他拒绝,蜂拥而入的士兵们,就将他拽进了轿子送到了都督府。

这也成为了谭延闿在革命后,被人赋予褒贬不一评价的主要原因。

谭延闿

志同道合者的惺惺相惜

谭延闿起初并不知道如何合理对湖南进行管理,在他准备在湖南施行自治的时候,斥责他分裂国家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其他的管理者联合起来,接连三次罢免谭延闿的官职。

然而谭延闿依旧坚持自己的治理方略是正确的,众人见谭延闿如此死性不改,便将他驱逐到了上海。

到达上海后的谭延闿,马上就吸引到国民党人杨庶堪的注意,他登门拜访谭延闿,并向谭延闿详细地讲述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谭延闿

谭延闿听后顿时觉得孙中山的主张,才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孙中山也在此时写信同谭延闿讨论国事。

在几日的书信交流中,两人的思想碰撞产生了的火花,谭延闿心中有了想要追随孙中山的想法,孙中山也发现了谭延闿是可遇不可求的政治人才。

1921年,陈炯明发动政变,孙中山迫于形势从广东赶往上海。

孙中山

谭延闿知道消息后,便在码头等候孙中山的到来,两人一见面更是相见恨晚,特别是在孙中山,言简意赅地向谭延闿阐明什么是三民主义后,谭延闿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更上了一层楼。

为了团结更够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中山还在几日后,邀请程潜一起来拜访谭延闿。

程潜和谭延闿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过往呢?

其实谭延闿曾经和袁世凯有着较好的联系,然而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并大张旗鼓地准备复辟帝制,革命派一直以来的努力,无疑付之一炬。

袁世凯

为了维护好革命成果,湖南革命党人程潜决定率领旧部和借来的兵力,从靖县向长沙进军,准备重新解放湖南。

有了程潜的开头,各地反帝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曾是袁世凯最忠实的拥护者汤芗铭,为了保全自己的位置被迫宣布独立。

消息传开后,被称为袁世凯的“送命二陈汤”,也分别宣布陕西和四川独立,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愿望顿时变得岌岌可危。

程潜

可程潜并没有因为汤芗铭的妥协,而放弃对他的征讨,还及时公布了汤芗铭的罪状,将汤芗铭赶出了湖南。

除掉汤芗铭后,湖南再次陷入了没有领导的境地,在多方人士的讨论下,谭延闿重新任职都督。

然而谭延闿上位后,却通过大批裁军的手段,将本次事件中功劳最大的程潜,排挤出了湖南,两人也因此结下了矛盾。

汤芗铭

在孙中山的调解下,谭延闿和程潜重归于好,谭延闿也在这次事件中知道了孙中山的格局之大,不久后便在孙中山家中宣誓,重新加入了国民党。

为了表示自己对孙中山的忠心,谭延闿不仅将家中珍藏的、刻有“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一对古印赠予孙中山,还变卖家产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孙中山在收到古印后,将刻有“鞠躬尽瘁”的一块古印归还给谭延闿,并在信中写道:“我们对革命、对人民应当时刻铭记鞠躬尽瘁;死而不以是我们的责任,应当贯穿始终。”

孙中山

谭延闿的经济支持,让孙中山顺利度过了革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两人也从革命伙伴变成了革命挚友。

一心一意的爱情

谭延闿对孙中山的追随是绝对忠心,但是他也多次婉言拒绝过孙中山的提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中山对于自己的伙伴向来是不会亏待的,特别是谭延闿这样,对革命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士,孙中山更是对他委以重任,他很快成为了国民党里元老级的人物。

而那时候的蒋介石只能说是出类拔萃,但远远达不到谭延闿的水平,孙中山一直都将自己未来的接班人默认为谭延闿。

为了和谭延闿有更深一层的关系,孙中山准备将妻子的妹妹宋美龄介绍给他。

当时的宋美龄可是上海知名的名媛,不仅生的肤白貌美,还学富五车,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追求她的人就早已排起了长队。

然而当孙中山向谭延闿提起这门喜事的时候,谭延闿却笑着拒绝了。

宋美龄

谭延闿拒绝的原因,不是因为宋美龄在他眼中不够优秀,也不是因为宋美龄的家庭背景与谭延闿不般配,而是因为谭延闿的曾经的经历。

在旧社会中,妾室往往是不能和主母平起平坐的,就连吃饭也只能端着碗,默默地站在一旁,这让年幼的谭延闿看着十分心疼。

后来谭延闿靠着自己的努力,让母亲能够坐在饭桌前吃饭,可是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妾室的不满,她们处处针对谭延闿的母亲,扰得人生活不得安宁。

为了自己以后的妻子,不会受到这样的欺辱,谭延闿下定了决心废除这项封建旧习,要和自己的爱人一生一世是双人。

1916年发生的一件事,让谭延闿更加深恶痛绝“一夫多妻制”,甚至为了维护母亲,谭延闿不惜对外声称自己要当日出殡。

谭延闿母亲出殡的那天,家里人因为她是妾的身份,无论如何也不让棺材从正门过。

图源网络

“你们直接抬着棺材从正门冲出去。”谭延闿对抬棺材的人说,而他的话不巧被家里的老人们所听到。

他们为了维护所谓的封建礼教,竟不顾形象地躺在大门口喊道:“要想从这里过,就从我们身上踩过去!”

谭延闿面对他们这般无礼的威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接下来的一番举动,让在场的人直接傻了眼。

只见谭延闿招呼着抬棺材的人将棺材放下,自己爬了上去躺在棺材板上,随着棺材重新被抬起,谭延闿大声地喊着:“谭延闿今日出殡!谭延闿今日出殡!”

图源网络

等到人们回过神来时,谭延闿母亲的棺材已经顺利地从正门抬了出去。

后来谭延闿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在他遇到了自己挚爱一生的爱人方榕卿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水到渠成那般,发展得十分顺利,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谭延闿还学会了做饭。

可是天妒良人,在谭延闿出差之际,方榕卿不幸患上重病,等到谭延闿回到家中时,他们已经阴阳两隔。

谭延闿看着妻子的遗照,眼中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他对天发誓,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之后也不会另娶他人。

谭延闿拒绝迎娶宋美龄的事情,传到蒋介石耳中,顿时让他兴奋不已,因为蒋介石在一次宴会上就对宋美龄一见钟情。

然而宋美龄当时并不喜欢蒋介石,一方面是宋家的背景十分深厚,蒋介石的势力在宋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蒋介石、宋美龄

另一方面是蒋介石是当时是出了名的“花心”。

相比起年轻帅气却对爱情不忠贞的人,宋美龄更喜欢成熟专一的谭延闿。

“我的女儿和宋美龄是同学,先生的这番安排恐怕有些不妥,更何况我曾对亡妻发誓,这辈子不会再娶第二个老婆,希望先生您能理解我。”

谭延闿诚恳地对孙中山鞠了一躬说道。

孙中山听后自然也不会强行安排这桩婚姻,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谭延闿出众的军事才能上。

孙中山和宋庆龄

“我想办一个军校,你之前在办学方面有经验,我想聘请你为校长。”孙中山将自己想要创办黄埔军校的想法,告诉了谭延闿。

然而谭延闿以自己只是理论派,没有实际管理过军队的经验,拒绝了孙中山的请求,却将蒋介石变成了第一人选。

在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依靠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在国民党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有了足够的实力,蒋介石重新追求起宋美龄。

蒋介石、宋美龄

然而单凭蒋介石的追求,两人的感情总是欠缺了一丝的火候,最后在谭延闿的撮合下,蒋介石终于成功抱得美人归。

北伐战争后,谭延闿辞去了国民党领导人一职,心甘情愿成为蒋介石的手下。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谭延闿没有野心,而是相比起参与权力的纷争,他更喜欢当一个逍遥快活的美食家。

于是谭延闿天天在不同的饭馆找美食吃,有时候连国民党开会点名问他有什么建议时,他也是问:“你们有没有推荐的美食?”

蒋介石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多了之后,蒋介石对他的戒备之心就烟消云散了,再加上谭延闿对自己爱情和事业的帮助,蒋介石对他也是特别照顾。

谭延闿对于美食的执着,让他长期处于饮食不规律的状态。

1930年9月21日,刚吃完饭的谭延闿觉得自己身体有些不舒服,等到他被送往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因为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蒋介石

谭延闿去世后,蒋介石对他举行了国葬,将他的遗体埋葬在中山陵附近。

不仅如此,蒋介石对谭延闿的子女也十分照顾。

谭延闿是蒋介石走上人生巅峰时的贵人,同时追求美食是他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方式,也是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的有效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谭延闿怎么不能算是大智若愚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黄埔军校   蒋介石   江山   都督   鞠躬尽瘁   长沙   湖南   棺材   国民党   上海   不当   校长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