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诗酒趁年华

( 友人 麦沙 所画 )

许多事情,都是从春天开启。

那些年,每到春节,笑语喧声中饮完最后一杯酒,父亲总会顺带一句:年过完了,都做做打算吧。看似漫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从未有一年落下过。

这样无意有意的叮嘱,换句话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七个字的谚语,可能是关于春天流传度最广的一句了。想想,老人或者师长或者草坪旁散步的邻居,甚至一面之缘的路人,都说过呢。这么一想,还真有点紧迫感——看着窗外泛起的春光。

最感到紧迫的当属亲近土地的人。“天暖地气开,解冻起春潮。”深谙农事的人都知道种子必定要赶在一年的当季埋进土里,入秋方有收成。误了时令,就荒了一年光阴。人们往往在冬天的热炕头上心念着24节气歌谣,就开始盘算着踏进一年的深耕厚植。我常常感叹几千年前的老祖宗真是聪明,在简陋的环境下,在日落星出的耕作节律中,给我们留下来这样亘古通今的宝贵经验:关于节气物候的变化,自然运行的时序,天道轮回的规律。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

所以古人语“天时地利人和”,都把“天时”放在第一位。天时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违背的分量。万物生长,各自高贵,而我们的行动与大自然的情绪都是顺应的,只有顺应,才舒服,才欢喜。动物们都懂得,寒冬时收起羽翼拳脚,静静地睡个长长的好觉,储存能量,只待听到春天的哨音,才生龙活虎地跳出树洞、山洼,去嗅满山的青草味。


有位诗人朋友,四季时光里,每天都会写一首诗。许是盼过了冬的严寒,一到春天,用的都是鲜翠欢跃的词,读那些字句,隔着千里都能感受到执笔之人的满面春潮。“春鸟歌声,春叶光亮,春水门前荡漾,我得脱离一会现实了。尝试拒绝裹挟,去高岗瞭望”。年近花甲的沉稳诗人在春风沉醉的时节,居然不惧高处,而欲登高远眺,弹冠振衣。

彼时不知朋友看到了“池上碧苔三四点”,还是听闻了“叶底黄鹂一两声”,倒也不必问询。人生亦如四季,我们总是在世界寒暑易节的流转中,走过冷暖华年。不同的是农民错过播种,明年可以再来一茬,人生却没有二茬。因而春的魅力还在于一年之首季,拥有无垠的想象、未知与可能。可以抖落所有的惺忪,去计划,去探寻,去流泪,去欢笑,去选择,去热爱。带上自己的阳光,向春天深处出发,去看三月的梅、四月的桃,还有穿梭的蝌蚪、欢叫的青蛙。

即使豪放如东坡之人,都在“风细柳斜斜”之时,面对着“半壕春水一城花”脱口而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是啊,一切都是新的,点一簇新火,煮一壶新茶,趁着春光正好,去写你想写的诗,做你想做的事吧。

转眼间,已茶香四溢。

2022年2月初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东坡   山洼   漫不经意   春潮   节气   春水   天时   春光   诗人   年华   春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