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将至,他们又忙碌开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无论在中国的南边还是北边,元宵是大家共同的节日。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讲,过了元宵,才算真正地过了年。当元宵一过,孩子们就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要收一收心,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不管在哪儿,有几样元宵的习俗大抵是相同的,比如猜灯谜、吃元宵(汤圆)。小时候,我也是个制谜、猜谜的高手,可惜如今已生疏了这项本领。汤圆有大有小,味道也是五花八门,在宁波,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汤团”。

元宵是个节,也是个结,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颗心都被它深深绾住。在古人的吟咏里,关于元宵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而宋明两代的话本小说,更喜欢把才子佳人的剧情安排在“元夜”这个时间点。仿佛到了此时,人就变得格外多情。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二十三卷里有一首诗:“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其大意与歌德所说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相仿。而欧阳修在《生查子》上半阕里的描绘更是唯美:“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醉翁的词自是好的,无论意象或是意境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人之处。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元宵无疑是诸多节日中最浪漫的,如果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想来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古时候,由于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年轻的女孩子是不被允许随便外出的,只有过节是个例外。而元宵节,则给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每当节日来临,未婚男女三三两两地结伴出游,赏花赏灯。

不管对传统习俗是否熟稔,一对对情侣是元宵佳节当之无愧的亮丽风景。灯初放夜人初会,梅正开时月正圆,岂不美哉?

当然,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享受,匀一点阳光给别人,整个世界才会更明媚。我喜欢过元宵,不只为元宵的夜景和美食,更为“元宵”二字背后的深层寓意。举家团圆的时候,人们没有只顾着自己欢喜,而是想着那些孤苦伶仃的人,想着为他们送去自己的关心和关怀。譬如,在我所在的城市,“时代楷模”钱海军和他团队的志愿者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每年元宵节来临,他们都会带上食材,去到孤寡老人家里,与他们一起过元宵,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想来,在他们心里,如果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给那些没有儿女的老人做上一顿好吃的,陪着老人聊聊天,是种别样的乐趣。

正月十五将至,这不,他们又忙碌开了,商讨方案、分配人手、沟通细节……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元宵能够变得更加温暖有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花市   歌德   士女   种别   元夜   忙碌   汤团   封建礼教   话本   太平   汤圆   元宵节   中国   节日   男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