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真实的尼姑岛:岛上住着2万女修行者,生命禁区的清修圣地

总有人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已经被欲望所腐蚀。”似乎,现代社会也像孔子所悲叹的那样成为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可就是在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却还存在着一片未被世俗的靡靡之风所污染的世外净土。

生命禁区的清修圣地

可举目皆铜臭,何处觅桃源?这片神秘的净土位于我国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坐落在一座海拔四千余米的高山之上。

如果你来到这皑皑白雪覆盖的高山之上,你一定会十分的讶异,因为这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人迹罕至被一片洁白的大雪所掩埋。

相反,在这个海拔4000多米,普通人连维持呼吸都十分困难的地方居然居住着近两万名女性。她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定居呢?

原来,这两万余名年龄参差的女性都是早已出家,持戒修行的佛教修士。这一片常人无法踏足的“生命禁区”竟然是宗教气息极为浓厚的佛教圣地。

原来这座巍峨的高山竟然是藏传佛教修行久负盛名的佛地,俨然是一座天然的“尼姑庵”。除了这些修行的尼姑们之外,还有一些修习佛法的和尚在此定居苦修。

然后你就在这里见不到任何十岁以上的男性了。原来在藏族人民的文化和信仰里尼姑被称作“觉姆”而和尚的名号则是“扎巴”。

与已经高度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不同,和尚和尼姑这样持戒修行的宗教人士在宗教气息十分浓郁、神灵信仰普遍存在的藏族少数民族自治区依然享受着超脱凡人的社会地位。

在这里有两座岛分别供给这些在此苦修的尼姑和和尚们居住,它们的名字也十分的直接明了就叫做“觉姆岛”和“扎巴岛”。

在这两座岛屿中间横亘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水系,那就是清澈见底的昌吉河昌吉河就像是上天在这两座岛屿之间描下的轮廓,巧妙地将两座岛屿划分开来。

为了维护尼姑们修行的纯洁和表示对神明的尊敬,任何成年男子都不被允许踏足这里。有人要问,那些居住在这里的和尚们不也是男子吗?为什么可以独立在这条禁令之外。

一来,能够愿意来到环境如此恶劣的清修之地,持戒苦修侍奉神明的修行者大都十分诚心有着极为深厚的信仰基础;

二来,即使是这些和尚也不被允许进入到尼姑们聚居的觉姆岛上。

修行者们之间也保持着不可明说的默契,就算在路上相遇,男女修行也几乎不会交流更不必说除开必要关系之外的一切交往,就算每天都要在同一座寺庙礼拜也都会在礼拜结束之后默默离开。

这些修行者就这样在这片白雪环绕的世外净土之中潜心修炼,天然的屏障隔绝了一切世俗世界的欲望打扰,潜心礼拜神明,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这里的氛围与繁华嘈杂的现代社会截然不同,就连空气也似乎带着几分充满佛性的平静。高原热烈的阳光在抚摸这片神圣土地的同时似乎也带上了几分温柔。

你很难想象,2023年的今日中国还存在着这样一片似乎只应该出现在史诗和童话里的土地。

时光向来匆匆,裹挟着一切的事物向前奔涌,绝不容许暂歇或回头。而在这里在4000海拔的高原雪山之上,宁静的时光似乎定格在了千年以前。

金顶璀璨的雪山古寺

如此多的修行者和信仰者朝拜的圣地,自然需要一座配的上如此虔诚沉重诚心朝圣的辉煌寺庙。久负盛名且在藏传佛教中拥有着重要象征意义和独特地位的亚青寺就修建在这里。

据说这座宏伟的寺庙由统领着整个教派同时也是藏区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的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和通过金瓶掣签所确认的传承至第八世的达赖法师建造。

修建这样一座宏伟的寺庙在生产力,生产工具相对落后不够发达的千年之前是一件需要动用倾国之力的庞大工程。

尤其是在西藏这样常年白雪覆盖,气温寒冷的地区,施工的难度比中原地区要大得多。经年累月的冻土和崎岖坎坷的高原山地给施工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恶劣的气候和经年累月肆虐呼啸的狂风也给建筑物的留存于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若不是决意修建亚青寺的两位祖师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和动用整个社会体系全部资源的权威,亚青寺必定无缘面世。

亚青寺的结构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三段式的布局,按照由南到北的排布逻辑被朱红的高墙和林立的塔楼划分为前殿、后殿和观音殿三个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建筑要数供奉着观音金身塑像的观音堂了,在建筑规格和装饰标准之上都属于最高的水准。

参观者不需要走进去,仅仅是在门口看那金碧辉煌的宏伟外貌就足以感受这座建筑所供奉神明地位之高。

观音堂所主要的供奉的神明是佛教之祖,最初的觉悟者——释迦牟尼,是被称为“万佛之本源”的佛祖。佛教的起源就来自于他的修行和明悟,自然配得上这样的规格。

如今,亚青寺依旧香火不断,“尼姑岛”的修行者们每天都要在特定的时辰聚集在这里,完成日复一日所坚守的功课。

无论高原上的气候如何恶劣,穿着着红色僧衣的尼姑们都会排除一切困难和阻碍风雨无阻地来到这里。让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每一天相同的时候都响起灌注着信仰与善念的诵经梵音。

虽然“尼姑岛”由于其性质的特殊,出于尊重宗教信仰和地区事务自治的目的至今仍不许游客自由参观。但是亚青寺却已经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纱。

如今,亚青寺已经不再是只允许宗教人士出入的神秘禁地,转而迎接来自各地诚心瞻仰游客的参拜。

脚踏在西藏被神秘厚重历史文化千年浸润的土地之上,呼吸着带着檀香味的新鲜空气。你将不由得从心中升起对这片土地的自然、生灵以及古老文化的敬畏。

若你足够幸运,能够听到古寺之中敲响的钟声,浑厚的钟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缓缓扩散。闭目细听,像是佛陀呢喃诵经的低语,从亘古的时空传来,回荡在你的心神之中。

你一定会惊叹,这片土地为什么能够保持这种宁静恒远的纯洁,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之中保持着最初美好的模样呢?

真诚信仰维系的童话桃源

若你能静下心来去体会这些潜心修炼的尼姑们的日常生活你或许就能从其中觅得一些答案。

这些尼姑们的居住地在觉姆岛上蜿蜒排布的“红房子”之中。这些住所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这些勤劳淳朴的尼姑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的修建而成。

之所以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些住所虽然从远处看基本上都保持着红色的一致色调,但若从近处仔细观察,其形制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

有些是用木板或铁板建成。虽然在狂风呼啸的高原之上,这样的住所显然不足以抵挡大自然全部的无情肆虐。但起码能够一定程度上护住修行者未能超脱尘世的肉体凡胎。

但有些就实在有些一言难尽了,或者是又几块木板胡乱的搭在一起有些甚至索性就由一些铁丝和塑料布勾结而成。

原来,这些房子的材料都是凭借觉姆们自己去寻找的。若觉姆在出家之前,家中财力尚可,自然就有能力修建一个像样一点的住所。像那种家境窘迫或者干脆就是从小遁入空门的觉姆在住所之上就很难有什么期待了。

她们不像现在一些香火旺盛的“寺庙”中的“僧人”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远离一切世间俗务。心安理得的居住在金碧辉煌的庙宇之中享受着信徒的财物供养。

她们需要身体力行的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用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去创造自己生活所需的一切材料。

在这里你几乎感受不到现代社会的气息,一切科技都不被允许出现在这里其中自然包括电力,觉姆们也严格的遵守着起居的标准,深夜这里将是一片寂静除了几盏酥油灯的灯火摇曳着撑起一小片的光明。

这样的生活条件你能够接受吗?换成我们这样的俗人怕是几天都很难坚持下去。但觉姆们的脸上却总是挂着淳朴满足的笑容似乎对这一切十分知足。

还有一些家庭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到这里来,进行修行和学习。究其本因,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她们精神之上的富足。

在西藏这片宗教氛围浓厚的神秘土地之上,人们都有着十分深厚的宗教信仰基础。她们的毕生追求不是转瞬即逝的肉欲享受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世俗财富。

而是追求着能够与神明和自然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鸣与感应,最终修得福报和达到内心终极的平静进入“梵”的境界。

进行修炼成为虔诚侍奉神明的觉姆自然就是与神灵沟通、与自然沟通最为直接的途径。所以在西藏的文化之中,家庭中能有女子成为一名苦修的觉姆是十分光荣且能庇佑整个家族的事情。

这些觉姆心中也抱着十分虔诚的信仰。若你有幸能够直视一名觉姆的眼睛,你将感受到她们内心里的宁静与清澈。这样的信仰是多么精湛的演技都无法伪装出来的。

千百年来,物质和欲望的洪流冲刷着世界上的每一个有人类存在、有人类社会文明延续的角落。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已经被科技的伟力而深刻的改变。

而在这里,在千年的雪山之上,真诚的信仰铸成了最坚固的城墙,抵御了一切红尘欲望的侵扰。留存下了这样一块神圣的清修桃源。

结语

该要如何看待这些世代传承的宗教信仰?对于这个问题向来是众说纷纭。不乏有人支持,这些古老的宗教带着荒蛮远古的腐朽气息已经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觉姆,坚守原始拒绝拥抱文明和科技似乎是一种固执。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她们清澈纯净眼神深处的坚定信仰之后就会明白自己的愚蠢。

“存在即合理”世界上有着无数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本就是每个人生而俱来的权力。

这些觉姆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在属于她们的土地上默默传承着那些来自荒古的宗教信仰,她们与世无争从不会去抱怨和批判这个世界。

千百年后觉姆们或许还会守在这片土地,为俗世之中的人们守护着这块能够觅得心中安宁的世外桃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尼姑   桃源   圣地   佛教   西藏   神明   岛上   寺庙   住所   禁区   和尚   土地   自然   真实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