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想

我读书这件事儿五花八门,什么情况都有。

空虚的时候会读书,情志不畅的时候会读,走在大街上,闲的没事干,找个书店进去会读。小的时候资源匮乏,别人手里拿一本书,强夺豪取我也想知道那里面写的什么东西。现在打开手机网络上的文章也能把我吸引进去。

极其感兴趣也能读懂的书,我会一口气读完。

兴趣不大但能读懂的,以各种没时间,没机会,没精力为借口,就扔下了,在半山腰挂着。往往这个时候,心里就空落落的不知道干点啥。想想就拍几张相,发个朋友圈,自欺欺人既显得文雅,又安慰了自己。

容易读懂的,我不会认真去读,一目十行,大概捋明白作者意思就算读完了。觉得吧,作者写得这些,我早都知道了,我只是没有写,如果我想写,估计也能把大概意思写出来。反正我夜郎自大也没人知道。

遇到读不懂的书那可太多,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去看,干嘛没事去反复证明自己智商在正常水平的最低档。

当然哲学除外。据说哲学大家都读不太懂,我读不懂,也没人拿我智商说事。因为孔老夫子都说了,四十岁经历一点事情要不惑,可我总是充满了疑惑,各种疑惑,找不到答案。尤其是当有人供一日三餐的时候,我就越想找到疑惑的答案,可能确实是吃饱了撑的。

撑的飘飘欲仙,欲仙欲死,又不知所以然,然后就迷茫了,我就这样的活着吗?

活的有趣吗?

我为什么活着?

有什么意义呢?

啊!

这时候不由自主的就去翻翻那哲学入门的书。

还好扒在哲学的窗户上看了看,啥都没看明白,就记住了一句话: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是:将出世和入世统一起来的中国哲学的精神。觉得很有意思。

于是对于哲学有了清晰的概念,也似乎从作者的阐述中模糊的明白世界哲学的尽头,就是在中国。

以前听人说学哲学的人,最后都会把自己学疯。我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至少看两本入门的书,没让我有疯的迹象。

所以我就在想,可能年轻人不适合去读读哲学。其它的各种各样的,都可以去涉猎。有一定人生阅历之后再去读读哲学,尤其中国哲学。可能可以让人活的明白些,痛苦少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夜郎自大   飘飘欲仙   半山腰   中国   智商   疑惑   入门   哲学   答案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