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汉人建立的“汉”国?杨家将最早效忠对象,北汉是什么存在?

唐朝灭亡之后,中原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而具体来说,五代十国是指在唐亡之后北方出现的(后)梁唐晋汉周5个短命朝代,加上9个在南方割据的政权以及唯一一个在北方割据的北汉政权。所以即使只是简单概括五代十国的形势,其实北汉政权的特殊性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此外,北汉政权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虽然叫“汉”,却很可能并非由汉人建立。而大家熟知的杨家将其实最早也是出自北汉政权,从其建立到灭亡为其竭尽了全力。所以北汉政权虽然又小又短命,却也着实是一个故事很多的政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汉政权的来龙去脉。


后汉与北汉

北汉之所以叫“汉”,是因为它自认是后汉的继承者。而后汉之所以叫“汉”,则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知远自认是东汉明帝第八个儿子刘昞(bǐng)的后代。不过虽然刘知远自认是汉朝皇族后裔,但后世的史学家却普遍认为他这样说是冒认,他的家族其实早先是出身于一个名叫沙陀部的族群。

刘知远自称东汉皇族后裔

比如在关于五代十国历史最权威的古代史书《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里,都说刘知远“其先本沙陀部人也”,也就是说他的祖先本来是沙陀人。那么沙陀人又是什么人呢?

根据现代的普遍认识,沙陀部最早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他们早期曾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周边居住,因为当地存在大沙丘(即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所以被称为沙陀部。

沙陀部在早年曾先后与唐朝、吐蕃和回鹘关系密切。在公元808年,当时受制于吐蕃的沙陀部为抗拒吐蕃强行让其迁徙,在其首领朱邪尽忠和朱邪执宜的率领下去投奔唐朝。一路上,沙陀部受到了吐蕃猛烈的攻击,最初出发的3万人最终只有2000多人成功抵达了唐朝的灵州(今宁夏灵武),朱邪尽忠本人也被吐蕃杀死。

古画中描绘的早期沙陀人

此后唐朝先后将他们安置在了盐州(今陕西定边)和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在此期间,一些流散的沙陀部众也前往当地定居,使沙陀部重新又兴盛了起来,而在此期间沙陀部也开始逐渐汉化。

而在唐末的乱世中,沙陀部首领李克用在镇压黄巢起义军的过程中为唐廷出力甚多,也因此成为了实力最强的藩镇之一。而在唐朝灭亡之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xù)等沙陀藩镇先后建立了后唐和后晋两个朝代。

沙陀人建立的后唐

在公元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很快沙陀人出身的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自行称帝。此时沙陀人汉化程度已经很深,刘知远也根据自己的姓氏冒认了汉朝皇族后代,所以他建立的朝代也就以“汉”为国号,在后来被称为了后汉。

但后汉建立后朝廷内斗始终激烈。刘知远死后继承他皇位的儿子刘承佑又怀疑大臣郭威谋反,逼反了郭威,导致了后汉在建立4年之后就宣告灭亡。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本来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还有相当实力。但刘崇当时认为郭威不会灭亡后汉,而是会将自己的儿子,也是刘知远的义子刘赟(yūn)立为新皇帝,所以在郭威灭亡后汉的过程中按兵不动。但郭威虽然开始时确实宣称要立刘赟为帝,却在刘赟赶赴开封的路上把他给杀了,自己建立了后周王朝。

北汉大致疆域

而到此时刘崇才意识到形势不对,赶忙起兵反对郭威,并在并州(今山西太原)自行称帝。但此时后汉多数领土都已经被后周牢牢掌控,刘崇的领地局限在太原周边自己传统的根据地,跟后汉差距极大,所以后世的史学家通常将其视为一个新的政权,并按照其地理位置将其称为了“北汉”(或者“东汉”,如《新五代史》,因山西古称河东)。

北汉与辽朝

不过北汉在刚刚建立时,刘崇是不满足于割据的,他的目标是击败郭威,恢复后汉。但他当时的实力跟郭威比已经差了一截,所以他很快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外援身上。

当时,刘崇很快向辽朝去信求援,辽朝也很快发兵到了双方的边境地区为北汉壮胆。而刘崇在得到辽朝后援之后,胆子也一下子大了起来。他很快命令自己的儿子刘承钧为主将,统兵1万余人对后周控制的晋州(今山西临汾)发起了进攻。

北汉与后周对峙形势

但当时后周的晋州节度使王妟面对北汉大军来袭却非常从容,他闭门不战,又做出了一副军容不整的姿态。而刘承钧看到这种情形认为晋州军队战斗力低下,所以在抵达晋州后不久就让军队架上云梯开始攻城。这时王妟指挥提前设伏的军队发动突袭,歼灭了北汉军队1000多人。

之后刘承钧在攻打隰州(xí,今山西隰县周边)等地时再次失败,使刘崇确定自己没法和后周抗衡,所以立即再次派人去辽朝求援。这次他不但自称“侄皇帝”,还许诺每年给辽朝岁币十万贯。而这些条件最终让辽朝朝廷动了心,在公元951年9月派大将萧禹厥领兵5万到了北汉为其助阵,很快5万辽军和两万北汉军队合兵一处,再次对晋州发起了进攻。

辽军曾多次与北汉共同出战

当时,王妟已被调离晋州,而新节度使还在赶来晋州的路上,所以晋州的后周军队正是群龙无首。但当时晋州军队却仍然坚决抵抗,并派人前往后周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求援。这样晋州一直坚守了两个月,将北汉和辽军的粮草消耗殆尽,使其被迫撤军,此时郭威派来的援军对其发动猛攻,北汉军和辽军遭受惨败。而这次南侵失败对北汉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此后大量北汉平民都逃到了后周境内。

在公元954年,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去世,他的外甥柴荣继承皇位,成了后周新的皇帝。而这个变故又让刘崇看到了重建后汉的希望,立即和辽朝大将耶律敌禄一同南下,打算趁后周新君立足未稳之机击败后周。

柴荣曾亲自上阵与北汉作战

当时辽朝和北汉联军达到将近10万人,很快与后周军队在泽州(今山西晋城)高平县以南遭遇。刘崇很快发现后周的兵力不如自己,所以对自己的辽朝盟军说柴荣和自己“主客之势已现”,自己有信心不用辽朝军队出战就战胜柴荣。

但当时刚刚即位的柴荣也带着自己的亲信、当时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来到前线。所以当时后周虽然兵力较少,却士气极高。结果在战斗中柴荣亲自率领50名骑兵对刘崇的牙帐发动突袭,打了刘崇一个措手不及,导致北汉军队阵脚大乱。而赵匡胤此时也身先士卒,迎敌血战,最终北汉军遭遇大败,刘崇仅带了百余骑兵逃脱。

北汉与杨业

而在北汉军队从高平溃败之后,柴荣乘胜追击,连续攻克了北汉多座城池,一度将刘崇包围在了北汉的都城晋阳城内。但后周军队攻城受阻,辽朝也再次派军队援助北汉,最终柴荣在辽军即将抵达时主动退兵,北汉暂时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此后不久刘崇就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刘承钧继位。虽然刘承钧继续维持了事实上对辽称臣的局面,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事事都请示辽朝的做法,试图谋求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自立。而在此期间,刘承钧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政方面,他在境内大量开掘银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汉的财政危机,使北汉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描绘陈桥兵变的近代画作

而在公元959年,柴荣病死。而很快后周的镇州和定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都报告称北汉和辽朝再次趁后周皇帝驾崩入侵后周,这时摄政的后周太后符氏慌忙让已经是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卫军最高长官)的赵匡胤挂帅,去迎击北汉和辽朝军队,结果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灭亡了后周,建立了宋朝。从这个角度说,宋朝的建立和北汉也有点间接的关系了。

而在陈桥兵变之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因为不满赵匡胤取代后周,产生了攻击汴梁,复兴后周的企图。而北汉皇帝刘承钧很快主动和他联络,要与他一同起兵,把宋朝扼杀在摇篮里。但李筠叛变之后,赵匡胤很快派军队去平叛,虽然北汉当时也曾派军援助李筠,但宋军一路攻势凌厉,很快将其击败,最终李筠本人自焚身亡,北汉也折损了两个重要臣子。

赵匡胤刚一建立北宋就与北汉发生了战争

而在此之后,北汉与宋朝在经济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宋朝还出台政策为逃离北汉的民众提供钱粮和耕地,使北汉边境地区出现了大量民众逃亡,北汉的国力重新转衰。至此北汉才基本上断绝了灭亡后周(或宋朝),夺回后汉江山的念头。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北汉却还是又坚持了将近20年时间,成为了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被灭亡的政权。而北汉之所以灭亡如此之晚,除了赵匡胤曾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优先灭亡南方割据政权的原因之外,也跟北汉自身的军事准备有些关系。

在刘承钧登基以后,基于北汉地域狭小的特点,在北汉境内建立了大量专事防御的军寨。后期北汉境内军寨数量极为密集,这些军寨中少则有上百军人,多则军队数量上千。通过这种方式,北汉在随后将近20年中的多数时间都把与宋朝的战争压缩在了边境军寨的争夺之上,极大延迟了自己的灭亡。

描绘杨业形象的古画

而正是在这个时期,北汉的一名将领因为在与宋朝作战中多次给宋军造成麻烦,逐渐引起了宋朝君臣的关注,而这名将领就是杨业。

杨业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生活在北汉的根据地并州,并以骑射而闻名。在20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追随当时的节度使刘崇,深受刘崇信任。刘崇建立北汉之后,杨业成为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并很快被刘崇赐名刘继业。而杨业和刘继业这两个名字也就是后来传说里的老令公杨继业名字的现实来源了。

在公元968年,刘承钧病死。之后北汉连着换了两个皇帝,刘承钧的养子刘继元在当年9年成为了北汉的新皇帝。而北汉的政局不稳也使宋朝看到了机会,所以在公元969年曾一度北伐包围了并州。而在此期间杨业两次率数百骑兵出城突袭宋军,虽然没能扭转战局,却也着实给宋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宋太宗赵光义早已听闻杨业的闻名

但虽然始终对北汉忠心耿耿,他对北汉依附辽朝却并不赞同。后来他曾对刘继元说“契丹贪利舍信”,未来北汉肯定会因为契丹倒霉,所以他建议北汉主动攻打辽朝,并以此为资本和平融入宋朝,让山西民众免受生灵涂炭。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继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公元978年,宋朝迫使南方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吴越献地归降。第二年,宋朝统一中原最后一战,也就是灭亡北汉的战争打响。在这次战争中,宋军先后在白马岭和岚州等地击败北汉军队,并挫败了前来增援的辽军,在公元979年四月将刘继元包围在了并州城中。

北汉灭亡之后,北宋疆域基本形成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也亲自来到并州前线督战,士气高昂的宋军对并州发动了连续攻击,最终刘继元在当年5月选择投降。但当时仍然忠于北汉的杨业却仍然在带兵抵抗,而早就听说过杨业威名的赵光义为了得到杨业,索性让已经投降的刘继元派亲信到杨业那里劝降,最终杨业在痛哭之后同意投降宋朝。至此,存在了29年的北汉政权宣告灭亡,而为北汉坚守到最后的杨业却开启了自己和家族真正辉煌的抗辽历程。(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吐蕃   晋州   后周   后汉   节度使   汉军   汉人   宋朝   政权   公元   军队   对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