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何成为教育大国的?

在当今世界,文化实力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主要竞争方向了,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文化实力,必然要从教育入手,因此很多国家都一直在积极进行着教育建设。

而日本作为世界教育的强国一直备受各国关注,日本的教育以多元化为主,既有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东方伦理传统文化,分外注重道德素质,又对西方文化高度认同,较好地做到了兼容并蓄。

日本的教育事业发展的如此蓬勃,与江户时代的教育制度息息相关,江户时代不仅出现了日本第一所官办学校,而且还带动了一股办学热,使得教育逐步。

由阳春白雪走向了民间大众,江户时代二百多年的教育热从国家到民间,层层推动,为日本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造就了近现代日本教育大国的神话。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重教育

江户时代是日本的最后一个封建武家时代,统治者为三河德川氏,17世纪之时,在战国争霸当中脱颖而出的德川家康突破层层阻碍,从朝廷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的封号。

在江户城开设了幕府,自此之后,日本便迎来了幕府统治日本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长达260多年,被后世称为江户时代。

德川政权与日本其他政权多有不同,德川政权自战乱中凭借战功脱颖而出,分外注重武力精神,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家康本人却对知识分外追捧。

德川家康的性格与汉朝时期的汉高祖颇为相似,虽说二人都为底层出身,但是他们却同样慧眼识珠,善于把握时机,他们自乱世中以武力胜出,然后又在胜利后开始大力发展文治。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上位之后在京都儒学家藤原惺窝的建议下,开始大力发展儒学,引导国民学习诸子学中的“三纲五常”和“礼仪廉耻文化”。

德川家康为了掌握权力,让朝廷改名为元和,在发展教育的同时重用法治,颁布了《武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等措施。

江户幕府建立之后分走了天皇手中的大部分权利,虽说天皇在当时社会仍旧享有极高的威望,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但是手中并没有实权。

德川家康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分外信任藤原惺窝是日本著名哲学家、理学领袖,曾担任过德川家康的家庭教师。

德川家康

藤原惺窝是冷泉为纯的第三个儿子,他打小就非常聪明,被人称之为神童。

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剃去头发,进入了京都相国寺做和尚,他在修持佛法的同时对儒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壮年之时,他已经因为精通儒学而备受追捧了。

1598年,他在与一位通信使交谈的过程中,听说了中国诸子学在朝鲜的发展盛况,他得知此事之后备受启发,对朱子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彼时,大明王朝文化发展的尤为蓬勃,对于周边国家颇有影响力,明朝的朱子学和阳明学均得到了朝鲜王朝的认可,明朝的朱子学甚至还成为了朝鲜的意识形态,成为了朝鲜子民必学的科目。

藤原惺窝

自此之后,藤原惺窝便潜心研究儒学,对程颐、程颢、朱熹的著作如数家珍,他在日本创立了以诸子学派为主的京师学派,并领导该学派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学派之一。

他的思想不仅得到了德川家康的认可,适应了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影响了林罗山、松永尺五等著名学者。

多年之后,精通朱子学的林罗山受到了幕府的重用,开始管理起了国家的文教事业,林罗山受藤原惺窝的影响,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所孔子学院,该学院的性质为官营,并直接为幕府管辖,学校的大小事宜主要由林家人世袭管理。

由于儒家思想在日本有很深的国民基础,且诸子思想有利于幕府的统治,所以朱子学在统治阶级的推动下迅速发展,逐渐由精英阶层下放到了普通百姓阶层。

孔子学院

遍地开花多元化

彼时,日本的教育事业发展蓬勃,民间只要有有心学习的人,便可以进入学堂读书,江户时期,神田汤岛不仅成为了当时书香气息最浓的学府街区,引得诸多学者往来学习,而且还促进了出版事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江户时代的思想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主,朱子学、阳明学、古学派、国学派、町人思想影响力最大,朱子学和阳明学是以朱熹、王阳明为主的思想学说,王阳明的阳明心学至今依旧在日本活跃。

古学派则认为朱子学和阳明学并非是真正的孔孟之道,要想发展教育就必须要追踪孔孟经典,钻研先秦时期的儒学,该学派在日本也有一定的群体支持。

国学派以日本本土文化为主,关注日本古典思想,国学派提出的理论多带有复古、尊皇的国粹主义倾向。

日本

町人思想致力于否定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主张人无贵贱上下之分。

江户时代,日本的统治阶级分外注重教育的普及,江户时期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学、国学、洋学、军事学、医学和武艺学为主,教育机构覆盖度极广,不仅有幕府直辖的学校,而且还有藩校、私熟、乡校、寺子屋等。

幕府直辖的学校主要是服务于官吏、达官贵人与重要人才的教育机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藩校则由地方设立并经营,主要传授内容为儒学和军事内容,寺子屋是专门为平民子弟开设的初等教育机关。

与当今的小学性质相似,主要接收6到10岁的孩童,寺子屋的设立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为日本教育事业的兴起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乡校与私熟则分别是乡村公费开办的学校和豪门花钱开办的教育设施。

江户时代

江户时期多元的教育内容和遍地开花的教育机构对日本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和思想教育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江户时期,日本民众并不以学某一家的思想为荣,而是对除儒家学派的其他思想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为后期明治维新的文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明治维新的成功致使日本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本土人才,彼时,日本政府重金从欧美聘请专业人才到日本任教,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潮。

明治维新之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苦力百姓、军队战士均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求,日本社会当时的教育速度发展之快,令许多西方国家都望而却步。

江户时代

明治维新之前,江户城中的青少年就学率就已然达到了80%左右,识字率超过了50%,远超英、俄等国家。

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因为江户时期民间初等教育机构遍地开花,才造就了这一切。

江户时期,儒学的发展为日本国民道德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武士思想与西学教育的发展则为日本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近代之崛起主要得益于明治维新,而业界学者则曾评论过明治时期的教育在许多方面是建筑在幕府末期的成果之上的,正是因为有了幕府末期的杰出教育水平,才使明治维新顺利推行。

幕府

教育神话意义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865年,幕府还对官校实施了教改,摒除了先前教育制度的诸多弊病,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修订,对官学的课程,教师教学学制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虽说这些方案并没有完全实行,但是他却同样促进了日本教育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日本江户时期教育的蓬勃与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的多元息息相关,而就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教育思想也由统治阶级走向了普罗大众,中国教育也正在慢慢实现平民化。

明朝末年,阳明心学盛行于世,讲学之风兴起,民间出现了许多启蒙性质的学堂和面向百姓的教育机构,国人屏弃了原本服务于世家文人的诗歌体,开始大规模使用通俗文体。

类似于《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盛行于世。

日本教育

但是可惜的是,明朝灭亡之后,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彼时的中国仍旧是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西方世界接轨,因此才在后期的征战过程中屡屡受挫。

江户政权马上得天下,文教知天下的理念给予了后人诸多思考,日本对于儒学的借鉴吸收利用,也同时给予了中国许多借鉴意义。

日本的教育水平一直备受各国人民的关注,通过了解日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日本当今教育事业的蓬勃并非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而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史料记载,江户末年,“邑无不学之人,家人无不学之子”的空前盛况或许就是江户“教育热”的最好体现,也是日本教育大国神话的真正缘由吧!


参考资料

杨达:儒家文化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国民教育路径《孔学堂》

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何成为教育大国.周朝晖

李杨洋.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的军国政治

彭卫民.日本江户时代知识人对朱子《家礼》的继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日本   明治维新   罗山   明朝   时代   幕府   儒学   学派   大国   时期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