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试婚格格”试的是什么?她们后来的命运,为何比家妓还要惨

说到试婚,现代年轻人都不会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思想也渐渐开放。

我们已经走出了旧式的包办婚姻,开始了自由恋爱。而现在很多的情侣同居的方式也慢慢地被社会所接受。

很多的年轻人为了能在婚前,更加了解对方,都会选择进行婚前的试婚同居。

在同居期间,两个人会互相观察对方的生活方式看是否可以互相适应和迁就。同时也会在试婚的阶段进行相互的磨合,提前体验婚后生活,为未来更好地在一起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础。

但是,在我国的古代,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得益于”宋代理学大家朱老夫子对于理学思想的大力推进,理学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

传统的儒学思想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渐渐地扭曲畸形。当时的社会上思想普遍非常保守,对于“贞洁”看得尤为重要,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所以,在那个年代,普通的男女婚姻都是由自己的父母一手操办的。未婚男女不要说看一眼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就算是陌生男女互相看一眼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所以,在那个时候,年轻男女结婚只能寄希望于运气了,相当于结婚就是开盲盒。如果碰上个和自己合得来的另一半自然是好事,要是碰上个不合适的,在那个年代连离婚的自由都没有,那就只会出现一对对的怨偶,甚至于有些女子因为不幸的婚姻郁郁而终。

试婚的由来

其实在我们国家早期的一些朝代,社会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不说其他的,古时候就有“脏唐臭汉”的说法。

汉朝的皇帝养男宠,隋唐就更离谱了,皇室乱伦、公主蓄养面首,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风流韵事一堆。

不过虽然说这个说法多少有些贬义在里面,但是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相当的开放。凡事有利必有弊的,当时的男女交往至少不会像后世明清那样守旧以及存在诸多的桎梏。

但是到了南宋,老夫子朱熹开始推行“理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这样一来,硬生生地把原本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歪曲。

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保守、僵化。尤其是经过元朝的统治之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而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怕自己没有一个显赫的家世被人所瞧不起,所以硬是认了朱熹做自己祖宗,这样一来,理学在明朝之后更是大行其道。

进而也导致了不少的悲剧。比如有些女子因为看了男子一眼就被人以失节之名残害致死。饿着肚子的小女孩因为接受了陌生男子递过来的一张饼而被亲生父亲砍去一只手。

社会风气如此,就更不要说当时男女结婚,女子先看看自己的未婚夫相貌如何,品行怎样了。

一切都只能等到拜堂成亲之后才能知道。但是这只是针对于普通人家,那么天家女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主又是怎样的呢?

作为公主,她们当然会有自己的特权。虽然受制于礼教大防的约束,公主不可能亲自看一看自己未来的夫婿,但是皇帝会为自己的女儿对未来的女婿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

在明朝,这类事情一般都会交给太监去完成。

太监要负责考察未来驸马的家世、人品、样貌、学识、健康状况等等情况,并且形成详细的报告反馈给皇帝,然后由皇帝进行定夺,是否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自己看中的男子成婚。

那么这样一来,事情的弊端就开始慢慢出现了。根据这一制度来看,公主婚配的实际决定权其实就落到了考核未来驸马的太监手里。

要知道,明朝的太监那是出了名的,虽然大明王朝有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实际上明朝的宦官之祸一点都不比东汉末年差。

明朝出了名的太监,除了成祖时期的郑和有点好名声之外,其他的太监基本上都是臭名昭著的。

有坑皇帝亲征造成土木堡之变的王振、立皇帝刘瑾、权倾朝野的内相冯保、九千岁魏忠贤等等。明朝的太监出了名的贪财、贪权。

所以,皇帝把公主婚配的考察权力下放给了太监,这事情发展到最后就变了味儿了。

很多驸马的候选家庭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成功迎娶公主,走上人生巅峰,不惜花钱贿赂考察的太监。

太监收了钱之后,代为隐瞒这些未来驸马的身体缺陷、不良事迹。结果事情愈演愈烈,甚至于还有出现过太监考核完之后,公主成婚才发现驸马是个痨病鬼。结婚不到两个月驸马就病死的情况,结果公主也因为这件事情郁郁而终,二十多岁就香消玉殒了。

所以到了后来到了明朝灭亡,清王朝统一天下之后,皇帝为了杜绝明朝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把太监换成了“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的悲剧

所谓的“试婚格格”就是在选定驸马候选人之后,在宫中选择品貌俱佳的宫女,代替真正的格格,提前嫁到驸马家中,进行试婚。

试婚格格的人选不仅需要品貌俱佳,还需要是处子之身,并且心思活络,懂得察言观色。

这样试婚格格就可以在格格的婚前与驸马的相处当中观察驸马的人格品行、生活习惯。

并且因为区别于明朝的太监对驸马的调查,试婚格格的试婚是需要和驸马同房的,所以,在试婚的过程当中,试婚格格还能观察到驸马身体上是否存在生理缺陷以及身体是否健康,是否存在隐疾等。

试婚之后形成详细的报告反馈给天子以供参考。

当然,在试婚这一阶段,试婚格格的地位可谓是相当之高。为了能够顺利成为驸马,准驸马的家中对试婚格格会极其优待,并且给予最高规格的礼仪和服饰。

甚至有一些家庭还会出钱贿赂试婚格格,让他们在给皇帝的报告当中进行适当的美化。

但是,属于试婚格格的高光时刻也是相当短暂的。当真正的格格和驸马完婚之后,他们的境遇就会跌落谷底。

如果运气好一些的试婚格格碰上心地善良一些的格格,他们往往会被留下当做通房丫鬟,给驸马做妾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如果碰到一些脾气不好的格格,可能会因为之前和驸马的相处遭到嫉妒,轻则扫地出门,重则残害虐待。

而就算被扫地出门的试婚格格,境地也不会太好,毕竟他们已经非处子之身,在他们那个年代,这样的女子都是会被嫌弃的,所以想找一个好的丈夫是不太可能了。

最终也只能孤独终老,或者屈就嫁给一些条件较差的男子为妻,甚至于也会堕落风尘,从此走上不归路。

所以,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确实不断地闪现出大量的璀璨文化,但是也存在着时代的糟粕,不管是“脏唐臭汉”也好、“存天理灭人欲”也好、还是像“试婚格格”这种时代的糟粕,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向更高的文明程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明朝   试婚   驸马   理学   清朝   太监   皇帝   命运   公主   男女   思想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