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出轨表妹曹诚英,原配江冬秀拿刀嘶吼:“我先杀了两个孩子”

他出生于封建制度统治的光绪年间,却一生致力于同旧封建思想作斗争,从文化到个性到思想,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

他倡导世人摒弃繁缛晦涩的旧文体,应用简洁明了的白话文。他倡导全民解放思想,追求个性,同封建禁锢的思想作斗争,展现人们本该纷繁多彩的个性。

然而他自己却没能反抗被包办的婚姻,不能大胆寻求自己的真爱。他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在反抗,而身体却不敢冲破这牢笼半步,甚至还被友人贴上了“怕老婆”的标签。

他就是胡适,当代文学家,又不止于文学家。他的一生精彩纷呈,在文学、政治、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精彩的人生又不止体现在学术、事业方面,虽然身困封建包办的婚姻中,但他的情感经历同样精彩纷呈。

事业生而逢时,爱情却生不逢时

胡适对待感情的大胆和奔放,放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情感浪子,一定会被淹没在道德舆论中无法呼吸,不得翻身。

然而胡适生活的年代是封建社会与新民主社会的交界,封建社会是认同三妻四妾的,大胆追求真爱,又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有力反抗。这一行为被当时反对封建的新思想所推崇,甚至被视为先驱和榜样。

但从女性的角度来讲,即使思想再开放,面对这种背叛妻子的不忠行为,也会出于对女性的同情所不能认同。

但是这个人偏偏是胡适,是这样一位性格温润如玉的大才子,这让当时不少有文化有学识的才女们,纷纷与他坠入情网,不惜付出失掉名声的惨痛代价。

才子的养成从幼年就初见端倪,在母亲的用心培养下,年仅3岁的胡适识字量便已超过千字。在母亲的正确引导下,少年胡适在13岁就远离家乡,去到教育资源最好的上海读书。

按照旧时封建习俗,外出求学之前都要定好亲事。成长在封建社会的胡适母亲冯顺弟也不能免俗,临行前为儿子定下了一门亲事。

胡适的母亲为儿子选定的妻子,是一位富家闺女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

按说富家小姐嫁给胡适,本是下嫁,但是这位富家小姐倾慕于胡适的才华,即使知道胡适心里很嫌弃她这位裹着小脚,大字不识的未婚妻,仍然一心只想嫁给他。

可是当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吸引她的是胡适身上的才气,误她青春的依然是胡适那日益杰出的才气。

胡适不负母亲的厚望,一心扑在学业上,凭借幼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之自己的刻苦努力,19岁获得了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多么的珍稀,不光因为机会本身的难能可贵,这个机会还有另一个用处。也许胡适以为这次出国或许能让江冬秀主动放弃,另寻婆家。

少时定下的婚约并没有约束住胡适,反而促使他更加自由的追求着自己倾慕的对象,希望借此拖延掉他并不想要的婚约。

海外留学期间,胡适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二人志趣相投,心心相印,经常一起郊游、相约去看画展。

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的韦莲司小姐,对胡适来说充满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两年的时间,光是胡适写给韦莲司的情书就有一百多封,两人之间风花雪月的场面自不必多说。

也许胡适与韦莲司小姐真的是精神上的神仙眷侣,即使在胡适回国以后,即使碍于婚姻的束缚,此后的几十年里,二人也一直以朋友、知己的身份,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互诉着思绪和精神中的世界。

经过了美国留学的深造,受到过中西方最好教育的胡适,回国后便被北大聘请为教授,那一年他仅仅26岁。在此期间他创办了多家报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宣传着新思潮,解放着旧思想。

胡适也许不曾想到,等待他的不仅有大展拳脚的天地,还有婚姻的那座小小围城。

围城困不住大树的枝丫

胡适回国以后,看到身体每况愈下的母亲,很快便奉母之命完婚了。这份对母亲的孝顺,胡适从小就深植于心。

胡适与母亲冯顺弟的感情极为深厚,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本该带头反抗封建的婚姻包办旧习,但是为了让母亲高兴,他顺从了母亲的意愿,与母亲为他选定的妻子江冬秀成婚,这成为胡适一生的无奈。

胡适为何会对母亲如此百依百顺?这跟他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胡适4岁时便失去了父亲,母亲冯顺弟不光要独自养育胡适,父亲胡传与前两任亡妻所生的子女,也都留给了母亲。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些子女有的甚至比胡适的母亲还要年长。年龄小,辈分大的母亲,艰难的撑起这个大家庭。

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家人之间的相处上,母亲冯顺弟的压力都是巨大的。母亲为了这个家委曲求全,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都被年幼的胡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小年纪的胡适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母亲高兴。

胡适55岁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66岁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日后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不同于一般大家族主母的严厉,胡适的母亲温柔谦和,即使是对待年幼的胡适也给足了尊重。

在母亲的影响下胡适渐渐成长为谦谦君子,对母亲不仅是孝敬,更是顺从。

这种温润如玉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人生,却也困住了他的一生。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被定亲到完婚,这中间竟然足足相隔了十三年!

十三年间,胡适留学归来,功成名就。可是一心苦苦等待他的江冬秀,却从懵懂少女变成了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大龄剩女。

这十三年间江冬秀虽未被迎娶,但是她心里认定了这门亲事,认定了自己是胡适的妻子。

也把胡适的母亲冯顺弟犹如婆婆一样对待,去看望、去帮忙、病床前去侍弄,这让冯顺弟心里认定了这位孝顺的儿媳妇。

十三年间,冯顺弟多次写信催促胡适回来完婚,胡适借求学拖延。

一来是学业上顺利而忙碌,甚至得到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公费留学,时间安排上不由他自己决定,所以也是真的无暇回家。

二来胡适也希望江冬秀因为年龄大,等不起而另寻婆家。

十三年间,对于江东秀来说是苦苦的等待。对于胡适来说,学业、爱情却两不耽误。

十三年间,胡适也跟江东秀通过信,一方面希望她转变心意,不要苦等自己。另一方面希望她接受新思想,读书认字,放开小脚。

终于,在江冬秀27岁的这一年,她等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

胡适留学回国了,此时胡适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一心想要胡适迎娶照顾自己多年的准儿媳。孝顺的胡适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娶了等待自己十三年的江冬秀为妻。

在胡适心里,他喜欢的女性应是饱读诗书的,是思想新潮的,是自由浪漫的。而这些特征都与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江冬秀洽洽相反。

就在与江冬秀的婚礼上,胡适瞥见了长相清秀的女学生曹诚英,这一眼险些酿成大祸。

婚礼上长相清秀的女学生曹诚英,是胡适未见过的“表妹”,说是表妹,其实没有血缘。只是因为婚姻亲缘的交织,让二人勉强攀上了亲戚。

可是多年以后,胡适竟让这位“表妹”怀上了自己的孩子。

胡适结婚6年之时,有一阵子身体不好,需要去南方养病。他选择了人间天堂—杭州,而恰巧的是这位“表妹”也在杭州工作。如此的巧合很难说是天意还是故意。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担心胡适投奔表妹家养病,会对表妹的生活多有打扰。特意写信叮嘱别让表妹太过操劳,天气炎热,别让表妹亲自下厨,不可让表妹累坏。

而对于表哥胡适的到来,表妹曹诚英甚是欢喜,她也早已仰慕胡适才子已久。哪里舍得让别人为表哥做饭,她顿顿亲自下厨,让表哥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爱心饭菜。

二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表妹曹诚英就这样日日夜夜,贴身照料着表哥胡适的起居。二人甚至叫上好友,一同爬山、裳湖。

爱慕之情的自然流露,也丝毫不避讳友人。大家对此也都心知肚明了,唯一信任胡适的怕是只有他等在家中的妻子江冬秀。

可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徐志摩的一首诗歌颂打破旧枷锁,追求自由爱情的诗篇,透露了胡适和表妹曹诚英的情愫。这让胡适的妻子江冬秀警觉起来。

再次写信给丈夫,这一次她不是善意的叮嘱,而是点醒丈夫,提醒他家中有盼他早归的妻子,催促他尽快回家。

自由美好的日子是短暂的,胡适贪慕这样的日子,但却碍于家室,不便继续久留,他打算回京了。而就在此时,表妹娇羞的在他耳边说:“糜哥,我怀了你的孩子。”

这让胡适心中如小鹿乱撞,又惊又喜。他想立马回到家中与妻子离婚,与表妹过上长相厮守的神仙日子。

胡适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的跟妻子开了口,说出自己的心意。

谁知平日里三从四德的妻子,此刻像换了个人似的,她近乎疯狂的手提菜刀,以死相逼。声称只要胡适敢离婚,她就搭上两个儿子和自己的性命,宁死也不会离婚。

在江冬秀封建的思想里,离婚怕是件奇耻大辱的事情。胡适心里也清楚,如果离婚怕是真的会闹出人命。

在儿子的性命和爱情面前,胡适被迫选择了妻儿。而表妹曹诚英也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她独自一人,默默的打掉了孩子,从此终身未嫁。

江冬秀用自己的决绝守住了婚姻,让胡适以后也不敢再提离婚二字,此后还落得个怕老婆的名声。

不知情的外人以为他们是新旧思想结合的神仙眷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婚姻内的糟粕和不堪。

多情的皮囊之下,自由的心

性格刚烈的江冬秀“打败”了善解人意的曹诚英,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江冬秀追求的是形式上完整的家庭,而经过中西方先进思想洗礼的胡适,追求的却是精神上的自由,他渴望自己这短暂的一生能够自由驰骋,在爱情上也不例外。

“表妹”曹诚英这段婚姻的插曲虽然是曲终人散了,但在胡适和江冬秀表面不离不弃的婚姻之下,实则缺小插曲不断。

胡适在创办留学生报刊的时候,曾有一位女留学生走进过胡适的心里。

他们因为彼此笔下的文字而结缘,胡适看了她投稿的文章,便与她在思想上产生了高度的共鸣。面对人生知己,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也许是由于身在两地,这段止于书信的小插曲仅仅维持了半年之久。或许真正的两情相悦不在于空间上的朝朝暮暮,更不在于时间上的长相厮守。

1936年1月胡适出差上海仅仅短暂的一个多月,却给民国才女徐芳留下了一段难忘了初恋。

日后徐芳回忆起自己的这段初恋,仍然余味萦绕,坦言胡适带给了他极致的浪漫爱情,那是她在上海最快乐的日子。

江冬秀如愿以偿的死守了一辈子的婚姻,这其中有徐志摩很大的功劳。

不光是因为当年徐志摩一首诗歌透露了胡适出轨“表妹”的事实,还因为徐志摩娶了陆小曼为妻。否则江冬秀与胡适的婚姻中恐怕又要演奏出一段插曲来了。

胡适与陆小曼的郎情妾意其实早有苗头,只是二人各有家室,一直将这份情愫控制在了理性范围。

直到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暗藏多年的深情,主动写信给胡适,表白压抑了多年的感情。

胡适的多情轶事,虽不乏文人才子本多情的缘故,更多的还是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而已。时代成就了他,却也制约了他。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严守妇道,因受封建思想教育,拼死保全自己婚姻的江冬秀有什么错?

勇敢追求真爱,与爱人琴瑟和鸣的曹诚英有什么错?遵从本心,冲破旧枷锁,追求自由的胡适有什么错?

在那个新旧交替,观念冲突的年代里,他们似乎都没错,然而他们似乎又都有错。错就错在生不逢时,错就错在不合时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胡适   新文化运动   表妹   原配   表哥   封建   妻子   母亲   婚姻   思想   自由   曹诚   江冬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