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弑君被杀,告密三人组尚书王经,王沈、王业又是怎样一个结局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无子,抱养了宗亲的一个孩子曹芳为太子,托孤给当时两位重臣,一位是大将军曹爽,一位是太傅司马懿。当时幼主曹芳才8岁。曹叡托孤显然并不成功,曹叡在托孤人选上是非常复杂的,始终就是举棋不定,从一开始的曹宇、夏侯献、曹肇等人,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他想要的,但却好像又没有什么办法。最后在刘放、孙资的帮助下,他才最终定了曹爽和司马懿,而司马懿显然是刘放和孙资自己加上去的,不是曹叡本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曹爽显然并不适合当托孤大臣,司马懿虽非曹叡 本意,但司马懿确实是合适的托孤大臣。

曹爽与司马懿都不是善茬,二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曹爽为人专横跋扈,目中无人,而司马懿老谋深算,心怀奸诈。魏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和曹爽合作还算愉快,但随着曹爽的地位的稳固,曹爽和心腹开始排挤司马懿,曹爽先是听从属下的计谋,对司马懿实行明升暗降的策略,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趁机免去蒋济执掌禁卫军的大权,改由曹爽的二弟曹羲为中领军,之后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的校尉,把这两营的兵马直接交给曹羲统领。最后他又让弟弟曹训做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这一套操作下来,曹爽兄弟就完全掌握了京师禁军。控制了曹魏朝廷的运作,权倾朝野,司马懿被彻底架空。

面对曹爽的强势,司马懿采用了忍让和蛰伏,这一忍则是十年,后来干脆辞职回家养病。公元249年,曹芳18岁,这年的正月初六,曹爽兄弟及其同党陪同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给魏明帝曹叡扫墓。高平陵距洛阳城90里,按当时的行军速度一个来回,至少得三天时间。

正是趁这次祭祀高平陵,司马懿抓住了机会,司马懿与儿子中护军首领司马师、司马昭以及三千死士发动政变。司马懿上奏永宁宫的曹叡的正妻郭太后,请求废除曹爽兄弟。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曹爽专权时,将郭太后软禁于永宁宫,不得与魏帝曹芳相见。所以说郭太后比司马懿还恨曹爽,因此立即授权司马懿全权处置。史称“高平陵政变”。

曹爽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三天之后被司马懿诛杀三族。自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同年四月,改年号为嘉平。司马懿杀曹爽完全正确,无论是宗室还是外戚,以及满朝文武都对曹爽厌恶至极,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举朝的支持,至于诛杀曹爽满门,司马懿一是怕曹爽再次崛起,毕竟曹爽的实力太大了,第二就是自己的年纪怕熬不过曹爽,怕自己死后,曹爽有样学样。即便司马懿快速地诛杀了曹爽、在司马懿死后,中书令李丰和魏帝曹芳的岳父光禄大夫张缉等人曾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而后淮南三叛的爆发,使得司马师开始图谋废魏帝曹芳。

高平陵事件五年后,司马师联合公卿及朝中大臣上奏郭太后,以魏帝曹方懒政、淫乱、残暴、废儒、禁谏、非礼、不孝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得到郭太后的许可,贬曹芳为齐王。曹芳是郭太后一手养大的,如果说当初罢黜曹爽是出于本意的话,那废除曹芳显然就不是郭太后的意思了。但问题是权力必须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高平陵事件”后,司马家彻底控制朝局,司马氏兄弟也加大了对郭太后的笼络。郭太后的堂弟郭德先后娶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女儿。郭太后实际上与司马家族有了姻亲关系。而曹氏家族在朝廷中的当权派和支持者基本让司马兄弟诛杀尽了。曹操的儿孙们已远离洛阳的政治中心。对司马家族已经不够构成任何威胁。司马家就成为第二个曹家。

此时的郭太后即便是司马家族从永宁宫解禁出来赋予权柄,也是个傀儡。所以,废除魏帝曹芳只是个程序问题,郭太后根本左右不了。以后郭太后还会被司马家不断地拿出来当橡皮图章来利用。而郭太后除了按照司马家的意思盖章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废帝的全过程,就是一出荒诞剧而已,从曹丕废汉献帝开始,权臣这一套把戏是越来越熟练,而在以后的历史上又在不断地重复,但整个过程的表象又严丝合缝地符合宫廷的礼仪,法统的规则,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合乎天理。实际上又是那么的虚伪。

在正元元年,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立时年13岁曹髦皇帝,曹髦是曹丕在世诸孙中的庶长孙、东海王曹霖的在世庶出长子。于是一个少年天子就此登场。钟会评价曹髦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这话说的很正确,可惜的是曹髦生不逢时。曹髦说过一句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这就说明已长大的曹髦为了帝王的尊严,将要“宁为玉碎不做瓦全”。曹髦不愧是魏武帝曾孙,远胜曹芳和后来的曹奂。

公元260年6月2日夜,曹髦召见尚书王经、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废的耻辱,今天请随我一起去讨伐他吧。尚书王经劝阻曹髦不要冲动。而曹髦却说纵使战死又有何惧,况且未必一死。随后曹髦带领兵马杀向司马昭府邸。得此空档,王沈与王业立即向司马昭告密。但尚书王经没有跑,危难时刻他选择与皇帝站在一边,也选择了死亡。

从内宫出来的曹髦刚出宫门就与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所率的军队遭遇。在曹髦卫队长的怒骂下,司马伷的士兵四散而去。而此时,中护军贾充带兵赶到,在南宫门口下挡住迎战曹髦的卫队。结果谁都知道,太子舍人成济当场把把皇帝曹髦刺死,曹髦此时不过19岁。

对于曹髦来说,失败了,命丢了,但他硬生生打断了司马昭的称帝之心,如果司马昭敢于称帝,真的就是臭大街了。曹髦在六年的政治压榨和死亡的威胁下,没有选择屈辱和退让,而是奋起抗争,视死如归。与其苟且偷生,不如高贵赴死。曹髦之死,郭太后面临着自保,她的态度:此小儿悖逆不道,自陷大祸,多次要谋害于哀家,此次,混于士兵中,被误杀,现废为庶民。可以说此时的郭太后不如说是司马家的太后。她已经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弑君的成济,因群情激愤,司马昭无奈命诛杀成济三族。坚持与皇帝站在一边的尚书王经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为由被诛杀。在史书上王经也“消失”了。王沈和王业却是高官厚禄,王沈在司马炎登基后,王沈因有开国之勋,转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统领城外诸军事。封博陵郡县公。食邑一千八百户。王业在晋朝建国后,任中都护军,后为左侍射。

二人卖主求荣得以荣华富贵,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何诸葛亮为后世所拥戴,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当权臣的。而王沈和王业行为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人性太差。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评判二人,其实一切不过是欲望所至。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尚书   永宁   司马   司马昭之心   禁军   洛阳   太后   大臣   皇帝   结局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