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百年没犀了,明清犀角都是假的?

随着犀在中国的逐渐消亡,古人对这种动物越来越不熟悉,犀角到底长在哪个部位,大家都说不清楚,开始出现了犀牛角长在头顶的说法。东晋时,在浓郁的道家氛围下,犀牛的顶上之角被认为是通灵神器,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赋予它解毒的功效,这大概是有关犀角奇效较早的说法之一。被虚构出来的顶上之角,成为了犀在中国存亡史的一个注脚。

“穆悰”银盒上的犀纹饰 唐代

明代服饰上的犀纹饰

犀角:我从域外来

犀虽少,但人们对于犀角的需求一直很旺盛,从汉代甚至更早开始,中国就已经从域外进口犀角甚 至活的犀。广州得益于近海的地理优势,成为犀角贸易路线的重要节点,《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记载,番禺(即今天的广州)是当时南方的一大都会,海内外的珠玑、犀角、像牙等名贵物产汇聚在这里。至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以后,广州港口通过外国商船运来的臻品堆积如山,沿线地区所产的犀角自广州大批输入中国。

古代中国进口的犀角多出自东南亚,体量较小,有的也来自非洲,长度可达70-90厘米。因为犀角的成分更接近于毛发,埋在土中十分容易腐化,因此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并未发现犀角的遗存物,仅在两广地区的墓葬出土了不少犀角模型。广州的几座西汉墓葬就曾出土了二十余件作为明器的陶犀角,体现了当时贵族力求死后还拥有生前奢侈品,“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陶犀角 西汉 广州博物馆藏

这几件陶犀角呈上尖下宽的圆锥体状,微弯曲,底平,高度约15厘米,底径约5厘米。和亚洲犀角相比,非洲犀角没有那么柔韧,比较脆硬,容易开裂,药用价值也低,所以无论是入药还是制器,都没有亚洲犀角受欢迎。

晚明至清初,犀角制品进入较为繁盛的阶段。大概和整个社会风气趋于奢靡,宴饮娱乐增多有关,当时流行把犀角制作成杯盏,有一种看法是犀角杯盛酒可以散发特殊香气,增加酒兴,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犀角的药性。

由犀角的功效衍生出道家的长生意味和吉祥寓意,使其融入了时人的风雅生活,除了独酌,也在酒宴当中用来“劝杯”,在主客和陪客之间轮流传递,每次都需要饮干。为了迎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有时还会对犀角杯进行染色,增加古朴的意趣。

《蕉林酌酒图》局部 陈洪绶 清代 天津博物馆藏

当时犀角制品的生产中心大致可分为北京、苏州和广州。广州的用料较薄,以花卉为主,工艺精巧,讲究文人气息。这只犀角杯的杯沿就被雕刻成荷叶状,杯壁花卉刻画精美。

可惜受限于原材料数量,犀角制品很难规模化生产,连清宫造办处也经常原料短缺,皇帝不得不吩咐不能使用大犀角,要先挑小的来用。

因为犀角实在太稀缺了,所以制成杯盏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因为基本顺应了犀角的自然形状,截取了角的尖端以后,倒转过来,中间掏空,粗大的根部就转化为杯口,杯壁的花纹、耳或流,都可以在犀角的轮廓内剪裁而成,掏出来的部分和边角料还可以别作他用,真是一点都舍不得浪费。

目前能够见到实物的犀角制品大多是明清流传下来的杯盏,为什么唐宋或以前的犀角制品没有传世,有学者猜测是因为犀角太过珍稀,加上制品过时或者观赏价值降低,所以磨碎改为药用。据统计,存世的犀角杯不足万件,对于一种工艺品类来说,数量真的不算多。

下面欣赏作者漠草自己收藏的一些老料犀角雕作品。

以上由漠草原创,关于犀角雕更多秘密,可以下拉到最底部评论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犀角   中国   纹饰   墓葬   非洲   博物   域外   亚洲   广州   明清   制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