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获3nm芯片技术突破,或将在明年商用,不用光刻机了吗?


很多人都以为芯片发展是中国的短板,实际上这个说法有点“模糊”,准确来说硅基芯片才是我国目前的短板,但目前这项短板也在进一步弥补。

不过实际上硅基芯片并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战略部署,此前有消息称中科院获得3nm芯片技术突破,并且将在2023年开始量产。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作为一直以来无法突破10nm以下工艺硅基芯片的我国,如今却突然可以实现量产3nm芯片,是不需要用光刻机了吗?可以取代台积电3nm工艺吗?

对于这2个问题,接下来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我国目前针对于硅基芯片的量产技术依旧保持在10nm制程,并且暂时没有14nm以下制程的芯片进行量产商用。

同时针对于光刻机自研技术保持在22nm工艺,也就是成功研发的超分辨率光刻机,目前已经投入量产。

仅拥有硅基芯片10nm以上工艺制程量产技术和22nm工艺制程光刻机自研技术的中国,是怎么做到即将量产3nm芯片呢?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中科院官宣的3nm芯片技术获得突破,指的是3nm光子芯片,而不是硅基芯片,提及光子芯片,想必大家都记起来了。

由于我国在硅基芯片方面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所以落后世界领先技术,以至于目前台积电和三星的硅基芯片都已经升级到3nm工艺了,中国却依旧保持在10nm及以上工艺制程。

但中国很早就意识到倘若芯片工艺无法自主生产,那么将会一直被“卡脖子”,所以不仅针对于硅基芯片方面进行研发跟进,对于当时很多国家都只是在假设阶段的光子芯片,就已经开始大力研发。

直到如今,中科院终于带来了3nm光子芯片技术突破,根据目前消息显示,我国已经开始建造3nm光子芯片生产线,预计2023年内开始量产阶段,2024年开始进入商用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光子芯片不同于传统半导体硅基芯片,不需要采用光刻机进行量产,这也解决了我国缺少EUV光刻机的遗憾。

关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取代台积电3nm工艺吗?答案是不行,虽说光子芯片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较比同工艺的硅基芯片强大1000倍,功耗更是仅仅只有硅基芯片的9万分之一。

但目前依旧不行,对此有2点原因,其一就是光子芯片目前尚不成熟,生态方面尚未完善,良率也尚未确定,较比一直以来常用且熟悉的电子芯片差距不小。

其二就是材质不同导致能够实现的效果不同,采用了InP、GaAS等二代化合物以至于只能满足数据中心、激光雷达、通信、微波光子、医疗检测等领域需求。

举例,例如目前高通旗下的通用手机电子芯片就无法替代,不过量子芯片倒是有机会实现替代,可惜正在研发中。

说到最后

虽说光子芯片在不少领域都无法替代通用电子芯片,但针对于其计算能力,完善后加以采用,将会给中国的科技领域带来不小的助力。

不过电子芯片和量子芯片也同样不会懈怠,毕竟全面实现自给自足才能完全避免被“卡脖子”的风险,所以祖国加油!

那么大家对如今中科院取得3nm芯片技术突破这件事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三星   光刻   中科院   芯片   技术   光子   量产   中国   明年   我国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