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阅己,越己,悦己

兵荒马乱的2022,终于过去了。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每个人都在焦虑与慌张中前进,对抗着生活。


当我们见过了人情冷暖,熬过了挫折低谷,才发现:把我们从绝望中打捞起来、把快乐重新挂起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就像《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里写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受不到幸福,是因为太在意外界,却忘了去聆听自己的内心。”


海压竹枝低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新的一年,愿你不忧未来、不悔过去,善待自己、取悦自己。




01


取悦他人,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上学时,努力去满足父母的期待;工作后,尽力去满足老板的期待;结婚后,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期待。


然而,事事以人为先,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


网友@小徐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他原本性格内向,不喜欢争强好胜,但因为是家中的长子,家人一直对他寄予厚望。


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小徐硬着头皮跟着叔叔做起了生意。从此,喝酒、应酬成了生活的常态。


但是,因为找不到内心的动力,小徐一直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在别人看来,他的生活光鲜亮丽,但只有他知道,自己一直生活在崩溃的边缘。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取悦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往往习惯于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长此以往,就会在内心积累许多负面情绪,让自己不堪重负。


作家李筱懿刚参加工作时,急着要给老板和同事留下好的印象。


于是,她不懈余力地把工作做到完美,对同事们也是有求必应。


虽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李筱懿却并不快乐,还因为压力过大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这时她才明白,过度取悦别人,其实是一场自我消耗。


想起《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里的一句话:


“我们要有一种说‘不’的本领,才能让自己远离压力源,保护并照顾好自己。”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渴望取悦别人,却对自己的感受置之不理。


然而,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无异于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


放下无谓地讨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摆脱束缚,收获想要的幸福。





02


学会悦己,才能与幸福相遇


书中,有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柯林斯原本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看似光鲜,但却并不快乐,心底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直到有天,她遇到了患有自闭症的女孩蒂法妮。


当她看到蒂法妮在自己的帮助下一点点地打开心扉,并对她说出“我爱你”时,柯林斯涌起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于是,她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追寻内心的声音成为一名教师。


在别人看来,柯林斯的行为无疑是自毁前途,但她知道,教学给她带来的快乐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就像彭凯平教授说的:


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到底有多大,与其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但这和他的认识、判断密切相关。


人生最好的选择,从来不是拥有别人羡慕的人生,而是找到内心的安定与快乐。


就像《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


他原本是个唯唯诺诺,对别人言听计从的人,把生活过成了一潭死水。


后来,哈罗德不顾别人的眼光,徒步627英里去看望好友奎妮。


在这场看似疯狂的徒步中,他找到了自愈的钥匙:放弃取悦别人,去做让自己愉悦的事。


就这样,哈罗德找回了内心的平静,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直用别人的视角衡量自己,那永远也无法感受到幸福。”


把人生的选择权交到别人手里,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方能掌控幸福的开关。





03


新的一年:阅己,越己,悦己








周国平说:“人生,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


真正的成熟,从来不是过成别人想要的样子,而是活出丰盈的自己,学会阅己,越己,悦己。


三个建议,愿你在新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 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彭凯平教授指出:幸福并非一种虚幻的概念,而是来自我们的大脑。


当大脑内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时,我们就会产生幸福感。


追剧、刷搞笑视频,这种即时满足的行为,会让大脑立刻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快乐。


然而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当这种满足感褪去,取代的往往是更多的焦虑。


而当我们放弃暂时的愉悦,去做提升自己的事,比如锻炼身体、学习一项新技能。


这种良性的自律,会让大脑产生另一种“快乐分子”:内啡肽。


它能给我们带来更持久的幸福感,还能让我们变得积极有活力。


真正地善待自己,就是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如此,才能走出“幸福的陷阱”,收获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② 找到自己的热爱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


57岁的清洁工王柳云出身贫寒,丈夫又在车祸中丧生。对她来说,生活两字的含义只有苦涩。


直到无意中接触到画画,才找到了灵魂的避难所。


就这样,她白天扫厕所,晚上躲在储物间画画。渐渐地,她的画越画越好,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就像《心流》里说的:“幸福就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


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时,便能体验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③ 活在当下


电影《心灵奇旅》里,主角乔伊是个普通的音乐老师,一直因没能成为一名爵士乐手怏怏不乐。


直到有天,他意外掉入了另一个空间,和崇拜的女音乐家同台演出后,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女音乐家对他说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有一条小鱼,问老鱼“海洋在哪里?”


老鱼回答:“海洋?你现在就在海洋里。”


小鱼不屑一顾地说:“这儿?这是水啊,我要找的是海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听了女音乐家的话,乔伊才蓦然发现,原来幸福就在当下,自己却忽略了。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总以为幸福在远方、在未来。


于是,不断眺望、追逐,让自己疲惫不堪。


却忘了,取悦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每一个当下。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中写道:


生活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亲情、友谊、工作、学习、运动、艺术、希望等。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极力追求那些浮于表面的繁华,而是学会让自己快乐。


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取悦自己,就会发现幸福从不遥远,它就在当下、在眼前。


点个「关注」,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阅己、悦己、越己,把幸福的开关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内啡肽   多巴胺   心花怒放   大脑   内心   期待   幸福   人生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