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王”韩复榘真的是大老粗?非也,为治贪他曾不惜枪毙干儿子

民国时期,山东先后出现过两个“山东王”,一个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张宗昌,另一个则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韩复榘,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两个“山东王”都是出了名的大老粗,闹了不少笑话。

就拿张宗昌来说,因写了不少有意思的诗,而被誉为“民国段子手”,并且其还有“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等有意思的绰号,是北洋军阀中出了名的大老粗。

和张宗昌不同,韩复榘“大老粗”的笑话实际是民间传出来的,他早年得以发迹正是因为自身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韩复榘的父亲韩世泽是晚清秀才,后来又做了本村塾师,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韩复榘自然耳濡目染,通晓文墨,并且写得一手好字。

宣统二年,韩复榘投军,成了北洋第20镇第40协第80标第3营的一名新兵,当时3营管带(即营长)正是日后西北军首领冯玉祥,韩复榘因长得比较斯文,再加上通晓文墨,写得一手好字,而得冯玉祥赏识,被提拔为了营部司书生,之后更是成为了备受冯玉祥器重的“十三太保”之一,成为了冯玉祥的得力干将。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韩复榘在众多新兵中通晓文墨而得以脱颖而出,这才引来了冯玉祥的关注,才有了韩复榘日后的前程,就这一点而言就可以认为韩复榘并非“大老粗”。

中原大战前夕,韩复榘背冯投蒋,被蒋某人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原大战之后,蒋某人又任命其为山东省主席,自此开始了韩复榘“督鲁”的八年生涯,成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山东王”。

的确,韩复榘在“督鲁”期间干了不少坏事,但同时在吏治、教育、警政方面也使得民国时期的山东相较之前有所改观,而从这其中的一些举措能看出韩复榘的确不是一个“大老粗”。

吏治方面,韩复榘比较推崇曾国藩,他曾将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中的一段话摘录出来,并让其治下的官员将其作为座右铭,韩复榘非常注重对官员的考察,特别是新任官员,首先韩复榘会亲自观察考问,然后再决定是否任用,官员新上任后,韩复榘还会定时将他们召集起来,再次进行考察询问,如果觉得不合格,会直接罢免。

对于县长的任命,韩复榘更为重视,韩复榘认为县长作为一县之主宰,职责重大,所以韩复榘对于县长的考察尤为严格,凡是有“玩忽职守”、“滥用私人”等,一经发现立即罢免,除此以外,韩复榘还学朱元璋专门设立了“高级侦探队”用于监视这些县长们,据说因贪赃枉法被韩复榘撤职的县长高达55人,要知道当时山东全省也只有107个县。

在教育方面,韩复榘重用蒋某人派过来的何思源为教育厅长,一开始韩复榘对何思源也有顾虑,不信任,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信,后来在经过何思源的一次谈话后,对何思源的态度大为改观,放手让何思源去做,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山东教育界因此得到大力发展,国立山东大学就是在韩复榘任内设立的。

韩复榘的大太太曾收过一个干儿子名叫张守仁,张守仁早在韩复榘还是营长的时候就是韩的勤务兵,后被韩复榘的大太太收为干儿子,也就成了韩的干儿子,在韩主政山东期间,张守仁就被任命济南警察局某分局的局长,在任期间,张守仁仗着是韩的干儿子,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后被人告发。

韩复榘经过调查,张守仁的确罪行累累,当时韩对任内的贪官都是深恶痛绝,一经发现必是严惩,对于这个干儿子,韩也没有留有情面,一纸传令就要将张给毙了,韩的大太太知道后,赶忙过来求情,但韩不为所动,之后韩的大太太又找来韩的亲信济南市市长闻承烈、民政厅长李树椿等人求情,韩这回是铁了心要“杀鸡儆猴”,对于求情仍不为所动,最终张还是给毙了。

抗战爆发后,韩复榘为了自保,不战而退,将黄河泰山的天险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最终韩因为蒋某人所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大老粗   干儿子   山东   北洋   贪赃枉法   文墨   吏治   县长   太太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