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与他合葬!”鲁迅的一生挚爱许广平临终前为何这样说?

如果说鲁迅对待他的发妻朱安像冬天一样寒冷,那么他对另外一个女人许广平就像是夏天一般炽热。

可是,1968年许广平临终前留给儿子周海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我,绝不与他合葬!”这个鲁迅一生的挚爱为何要这么说?

1898年,许广平出生于广东名门世家,祖父曾是浙江巡抚,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

生长在这样传统家庭中的女孩,按理说会被培养成标准的大家闺秀。可许广平天生叛逆,8岁时就绝食以抗议被缠脚,12岁时又向父亲提出“要向哥哥一样,上学堂读书”。

就这样许广平就成为了一个没有缠足,还上学堂说官话的“奇女子”。

因为接受新式教育,她的思想被西方先进的想法所冲击。面对国家的破裂,和仍旧存在的迂腐的封建糟粕,她找到一生目标“好读扶弱图强等故事,遂更幻想学得剑术,以除尽天下不平事。”

1917年,父亲亡故,她跟着二哥来到北京。之后她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每次都冲在第一线,还担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编辑,呼吁女性活出自我。

1922年,24岁的许广平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在那里她遇到了一生的挚爱——鲁迅先生。

其实之前她家里在她小时候给她订过一门亲,她上学后发现这个事,就以死抗争想尽各种办法逼大人退了亲。

1923年的深秋,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国文系讲师,每周讲一个小时的小说史。

他博学多才,旁征博引,而在关键处,又喜欢画龙点睛的幽默一回,常常逗得平时矜持的女孩子们哈哈大笑。

许广平坐在第一排,把鲁迅先生的风采尽收眼底,终生难忘,慢慢的她起了爱慕之心。

为引起鲁迅注意,她成了全班最淘气活泼的那一个,常常上课举手提问,下课还叫上同学大着胆子跑到他家里去。

而鲁迅也觉得她聪明可爱,有才气,还肯动脑子,印象非常好。

1925年,临近毕业分别之际,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写信给鲁迅,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鲁迅的敬仰和崇拜。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鲁迅当天就给予了回信,用词诚恳,没有一丝一毫的傲慢。

于是,许广平开始经常写信向“老师”鲁迅请教问题,渐渐的从学习上的困惑到生活中的杂事,有时,她也会亲自登门拜访。两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

之后,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许广平遭到军阀的追捕,鲁迅让她躲进自己位于西三条胡同的家中。

面对这个亦师亦友的男人,许广平心动了,于是她大胆告白。

许广平像是一道光照进鲁迅灰暗冰冷的感情世界,给他带来温暖和悸动,但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与朱安的婚姻,曾屡屡拒绝,最终却还是被许广平折服了,一句“你战胜了,我可以爱”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的恋爱之路。

虽然两人相遇太晚,届时鲁迅44岁,许广平27岁,但陷入恋爱之后的两人非常浪漫和幸福。

分居两地时,两人不断鸿雁传书。

在信中,鲁迅会向许广平报备自己所在的班级一共有多少位女学生,并表示自己绝对“目不斜视”。

为了使信快点寄到她的手中,他会直接去邮局投寄,不喜欢放路边邮筒,“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他还在信中亲昵的称呼许广平为“小刺猬”、“乖姑”、“小莲蓬”等,完全想象不到这是平日里那个冷峻严肃的鲁迅先生所做出来事。

而许广平则戏称鲁迅为“小白象”。

俩人在上海同居后,为了能让鲁迅专心写作,许广平自愿肩负起照顾他起居的工作。她一边为鲁迅洗衣做菜,一边校对文稿收集资料,做着秘书的工作。

而鲁迅也常在闲暇时,带许广平去看电影,为了照顾她的近视眼,还贴心的选前排些的位置。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握着许广平的手,给予她最后的嘱托:“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许广平瘦削的脸上,泪流成河。她的老师,她的同志,她的朋友,她的伴侣,她怎么可能忘记呢。她的余生将替他完成未完成的心愿,继续未结束的战斗。

“我要整理他的手稿,将他留下来的文章尽数出版,完成先生的未竟之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鲁迅书简》《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等相继出版,有力对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

鲁迅离开后的32年,她全身心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化战士。

在她心里,她拿他当信仰和事业。她爱鲁迅,但绝不是他的依附和附庸。比起爱他,其实她更懂他。

1947年朱安临终前的遗愿是与大先生合葬,许广平没有答应她,因为她知道鲁迅的心意,她要尊重他,维护他。

1968年,许广平自己临终前躺在病床上时,也对他们唯一的儿子周海婴说:“我,绝不与他合葬!”既不是夫妻,何来合葬,她用自己的牺牲来维护鲁迅的名声。她是独立的,也是坚强的,她要的是爱情,不惧外界的世俗眼光。

许广平的一生就像一团火。在遇到鲁迅前明亮炽热,有她自己光辉灿烂的人生。遇到鲁迅后,她温暖贴心,甘愿做他背后的女人。而鲁迅离开后,又以他为信仰,继续发光发热,直到失去最后一丝热量。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的爱情不是计较和索取,而是奉献和尊重。鲁迅的生命里能够遇到她,何其有幸!

https://m.toutiao.com/is/kcphtS3/ - 独守空房41年,无性无爱,无子送终,鲁迅竟对妻子如此绝情! - 今日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鲁迅   临终   鸿雁传书   师范学校   炽热   北京   学堂   贴心   父亲   女子   许广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