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消耗俄罗斯,美国或反而血亏,乌克兰为何没成第二个阿富汗?

这场爆发于东欧地区的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显然仍没有显示出结束的迹象。随着乌克兰自身的武器库存基本打光,北约国家只能开始大量动用自家军火库,以维持对乌军的长期输血。或许在白宫方面的构想中,乌克兰最好能变成“第二个阿富汗”,让俄罗斯彻底陷入这个欧洲“帝国坟场”中。若是能打个三年五年,即“流光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血”,那俄罗斯即便取得胜利也必然会国力大损,甚至可能会遭遇部分西方国家所希望的“二次解体”麻烦。不过,这种前景的可能性会很大吗?恐怕未必。

乌克兰或很难变成第二个阿富汗

要知道,俄乌冲突从性质和规模上,都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反恐战争大为不同。倘若俄方在开战伊始就拿下了乌克兰绝大部分领土,但未能对乌境内实现全面控制,那北约的援助重点很可能是暗中支持乌克兰国内的反抗力量,让后者以地下斗争的方式消耗俄罗斯。

想在俄控区内展开游击战并不容易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当前的俄乌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峙战线,且双方的防线均颇为严密,谁都很难轻易向对方的控制区内渗透部署小股部队。不仅如此,乌克兰东部和西部百姓在文化和政治认同等方面,与乌政府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说是带有民族对立性。

阿富汗游击队

由此想来,如今的乌克兰战场其实并不像当年的阿富汗,倒是有点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即北越和南越两个相互敌对的态势。在这种阵营较为分明的阵地战对抗背景下,“四面开花”的全社会渗透式作战和敌后游击战很难有效展开。

美国援乌的成本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美国等国试图利用乌克兰来彻底消耗俄罗斯的想法,其实也在让自己付出着越来越大的成本。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于,北约诸国在对乌援助一事上的态度和做法其实是高度分裂的:

乌克兰多地停电停水

一方面,这些国家在表面上做出“大力援乌”的姿态,在各类轻重武器和弹药等军需物资领域颇为大方,支撑着乌军的持续作战行动。但另一方面,面对乌克兰国内的轻重工业被毁、民生问题加剧和经济运转几乎停摆的现象,北约各国却“选择性无视”了,而这些恰恰是支撑乌方长久坚持战争的最核心因素。

乌克兰大量人口外流

不仅如此,因受战火的影响,大量乌克兰人选择出国避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劳动力或具备生育条件的适龄女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国民的海量外流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酿成国家稳定性和人口种族危机。

乌军女性士兵的比例会逐步上升

长此以往下去,乌克兰会变得如何呢?很简单。因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故越来愈多的战争物资和国民生存物资都必须从美国等国的口袋里掏;因适龄青壮年人口的减少,军队会愈发难以征召素质较好的兵员,只能逐步地将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纳入征兵范围,且扩大女兵的比例。

乌克兰战场就像一个无底洞

如果说可征召兵员不足的问题,尚且是乌方自己家里的事,那各类战争物资和生存物质的不足,就只能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想办法解决了。相比起对俄罗斯国力的损耗,西方支撑乌克兰打下去所需要花费的各项成本究竟是否值得,恐怕需要北约诸国好好算算账了。

美国或反而落得亏本的下场

总而言之,阵营和战线分明的俄乌冲突,很难转变为类似阿富汗反恐战争那样的“全民游击作战”,俄罗斯对俄控区的治理难度和成本,都远小于当年美国对阿富汗的控制难度。而完全没有自我造血能力,且还在人口等资源领域逐步失血的乌克兰,只会愈发加大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物资需求程度。说不定等这场俄乌冲突打到最后,俄罗斯倒是不至于伤筋动骨,美国自己却先亏本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阿富汗   乌克兰   俄罗斯   美国   北约   兵员   游击战   作战   不仅如此   消耗   战场   冲突   人口   物资   成本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