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区汉风年味儿独具一格

“汉风游玩绘”、沉浸式体验汉代文化、彩绘团扇、投壶、蹴鞠、旱船竹马社火演出……春节期间,2023年汉长安城“西安年”春节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市民游客纷至沓来,争抢体验感受未央区独具一格的汉风年味儿。

未央宫:汉宫纪迎春 体验“大汉之旅”

春节这几日,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章城门广场上人头攒动。“骠骑将军,陛下得知您凯旋,特令我等造金甲一副……”在织室体验中,听到“织室令”的“禀告”后,由游客扮演的“霍去病”认真挑选自己中意的兵器,握在手中,摆出姿势……这是《汉宫纪》沉浸式汉文化主题体验项目中的一幕。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延续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古代宫殿之一。在《汉宫纪》沉浸式汉文化主题体验项目中,游客可任意选择张骞、霍去病、东方朔、卫子夫、陈阿娇、解忧公主等6个人物角色,在演职人员扮演的执金吾、黄门侍郎、将作大匠、织室令、中常侍等的引导下,前往未央宫章城门、中央官署、沧池、明渠、前殿等既定任务点位,体验感受“大汉之旅”。

在各点位设置的匠作坊、织室、屠苏酿等地,游客可以体验拓印、鲁班锁、九连环、造纸、纺线、织布等汉代手工艺,感受汉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上林苑,有射箭、蹶张等汉风运动项目,复刻汉代运动场景,让游客走进大遗址,细品汉风古韵。在上林苑的蹴鞠体验中,参与游客屡射不中,但热情不减、欢笑不断。

很多参与体验的游客表示,这个沉浸式项目与众不同。在扮演角色的同时,不仅学到很多历史知识,感受到汉代中国的强盛,提升了文化自信,更增强了对历史遗址的敬畏感,体会到遗址保护的重要性。

李下壕街区:民俗闹春 社火传承千年民间年俗

春节期间,传承千年的民间年俗耍社火是最不容错过的表演项目。这不,李下壕街区上演的民间社火特别吸引人。热情的游客把演员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两条金色的长龙时而腾空旋转,时而向下俯冲,一会儿双龙戏珠,一会儿昂首舞动。活泼灵动的舞狮与观众频频互动,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锣鼓、旱船、竹马、秧歌等老关中春节的“标配”节目一个不落,欢快的场面让围观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留下精彩片段分享给亲友。

高跷表演中,四岁半的小朋友赵暄逸身着金黄色的戏服,背后插着靠旗,脚踩着三四十厘米的高跷,表演起来从容不迫。旁边的观众不停地向他伸出大拇指,让受到鼓励的孩子脸上写满了自信的笑容。

汉城湖:汉服游春 “沉浸式”体验汉代文化

大汉皇家迎宾礼、武帝游园送祝福、祈福游园会、汉风游玩绘、汉代百戏……汉城湖景区汉风雅韵独具一格,汉风年味儿备受游客青睐。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与美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衣袂翩跹、彩带纷飞,汉服复兴渐成热潮。汉城湖“礼衣中华行·环游汉城湖”活动,吸引汉服小姐姐小哥哥祈福游园,并纷纷挂上福带、写下福牌,许下新年愿望。

大汉皇家迎宾礼,复原汉代迎接贵宾的礼仪,让游客在汉长安城遗址了解汉文化。武帝巡游送祝福活动,从大风阁行至封禅广场,一路吸引游客拍照合影。

当游客围成一圈连连叫好,准是“汉代百戏”表演开始了。乐舞杂技俑、汉裳环舞,展现力与美,险象环生,让人不敢眨眼睛。演出结束,没看够的游客还会高喊:“再演一次!再演一次!”

“汉风游玩绘”可以“沉浸式”体验汉代文化,有彩绘团扇、投壶、蹴鞠、跳大绳等项目。正在彩绘团扇的4岁小女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孩子爸爸赵先生说:“我们住在附近小区,与楼下邻居一家一起来逛,两个孩子都喜欢画画,就带她们体验彩绘团扇,感受中国古典文化。”


小知识:“百戏”是汉代民间歌舞、杂技、武术、魔术的总称。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加快了各民族艺术的“汇合”。彼时,“百戏”演出盛况空前。(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图/汉长安城集团提供)

来源:西安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汉城   百戏   西安市   社火   团扇   汉代   大汉   遗址   彩绘   游客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