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硬汉左宗棠之死:天降大雨,慈禧悲怆,遗言令人潸然泪下

谈民族英雄,许多人脑中第一反应的都是宋朝的岳飞、文天祥,因为他们的功劳更高,名气也更响,他们是真正守住大宋江山的功臣。

但同一时间谈起清朝,大家大部分的印象就都只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除了林则徐,好像大家脑中再也想不起来大清有什么爱国忠臣了。

但是其实清朝时期,朝廷之中还有这样一个英雄守护着清廷,他就是被评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棠。

在他在朝期间他力挽狂澜兴办洋务,平定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

而且他还积极推动收复新疆,并提议在新疆置省。可以说我们如今的中国还能留下这么大的版图,这个人属于是功不可没。

因为左宗棠的这些功绩,他甚至被后世称为晚清第一硬汉,他死后多日天晴的福州也是骤然下起了大雨,老天都为他哭泣。

当时每个知道他死讯的老百姓都悲怆不已,抢地痛哭。因为在他们心中,晚清的“顶梁柱”塌了。

左宗棠到底做了什么给百姓留下了如此深刻的记忆?离世之后的左宗棠又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呢?

晚清第一硬汉病故

左宗棠的人生经历其实非常的波折。

首先入仕这件事,他就是经历了许多年的坎坷的。因为他考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所以他是非常厌恶八股文的。

不过他人生的机缘也在此刻打开。

虽然屡试不第,但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湖南老家读书,所以在当地他也算的上是能说的上话的人物了。

而就在他落第的这个阶段,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逐步的开始兴起了起来。

也正是这个机缘,让他收到了湖南巡抚的邀请,正式开始入仕,走进了自己征战沙场的一生。

所以说他也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在他带兵守护住了长沙城之后,他就一战成名彻底打响了名声,并且并入了曾国藩的旗下,正式开始了自己“晚清第一硬汉”的人生。

作为晚清政府为数不多的“硬骨头”,他一直坚信只有通过打仗才能守护住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所以虽然晚清根本没有实力与当时的西方列强抗衡,但是有左宗棠这个强硬的态度,列强们也还是会忌惮他这样的人物。

那个时候的他对于晚清来说,就像是一个坚毅的保护伞,保护着他们这些可怜的蠹虫。

可是人终究是会老的,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清,左宗棠一个人苦苦的支撑也很难再维持住什么了。

但是即便老迈,这位硬汉依旧没有放弃守护中国。

年迈的他为了收复新疆,甚至抬着棺材出征,他的出现就是为了震慑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那个时候的他已经69岁了,对于清朝时期的老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老的年纪了,可是他却毫不在意,依旧要将自己的热血挥洒在中国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新疆收复左宗棠班师回朝之后,左宗棠却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待遇,反而被小人排挤,只能只身去了南京任职。

这一刻原本属于大清太阳一般的人物,终于也要面对日落西沉的时刻了。

而且这个时刻即便是得胜归来的左宗棠,还是要卑躬屈膝的面对西方列强,走上和他们和谈的命运。

上位者的不作为,一点点磨损着这个硬汉的脊梁,也是将他放置在了非常尴尬的位置,让左宗棠愤慨不已。

因为法国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多次军事行动,让左宗棠不得不警觉了起来,拖着老迈的身子,左宗棠请求前往福州视师。

8天之后左宗棠南下前往了福州,也正是这次的行动,影响了左宗棠的性命安危。

硬汉终究不是不老不死的神,晚清的“最后一个支柱”最终还是倒下了。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故于了福州。

而就在左宗棠死前,他还在厉兵秣马,心系着中国的安危。

而这个时候无用的清政府,却和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再次妥协了。

左宗棠生前付出的所有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就在那一刻,原本好几天都没有雨的福州,霎时间降下了倾盆的大雨。

就连老天都在为这位坚毅又决绝的老人悲伤的哭泣。

原本应该是秋日甘霖的大雨,却成了中国人民心中最大的失落。

因为这场雨浇灭了清朝最后的“火苗”,摧毁了千千万万清朝百姓的信心与决心。

雨过天晴,但是每个福州百姓的心中却再也升不起他们该有的黎明,家家户户面对这样的痛苦,纷纷点起了长明灯悼念了起来。

不只是福州百姓,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曾经受过左宗棠庇护过的兵士与百姓们,都自发地奔走悼念了起来,就好像他们失去了至亲一样。

不止百姓,就连当权者也是一样的悲怆与难过。

这场雨越下越大,下在了每个活着的清朝人的心中,打灭了晚清生的希望。原本就已经穷途末路的晚清,也很难再有什么转圜的希望了。

慈禧听闻悲怆不已

看着手中有关左宗棠病故的奏折,慈禧也是感慨良多。

慈禧语塞了好久,才缓缓跟身边的太监说起了自己的决定,她下诏封左宗棠为太子太傅,替他定下了谥号为“文襄”。

而且慈禧还为左宗棠在他的故乡,修建起了专门拜谒的祠堂。

甚至在慈禧的安排之下,清廷还撰写发布了《御赐祭文》三道以及《御制碑文》一篇,彰显着他们对于左宗棠离世的重视。

这样的待遇,是以往的汉臣根本享受不到的程度。但是这样的荣耀也根本比不上左宗棠所贡献的事迹。

因为有他,慈禧这些上位者才能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之中还能稳坐在京城之中,正是有他,慈禧能在午夜梦回不怕自己被人算计挟持。

左宗棠就像是个移动的长城守护着每个人。

虽然他的本心是想守护中国的土地与百姓,但是慈禧这些上位者确实变相受到了他的庇护最多的人,所以在他死后,他们也是最后怕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的慈禧也不敢不给左宗棠荣耀,因为她也害怕自己做的不够惹出来民愤。就这样,左宗棠获得了一场极为盛大的葬礼。

福州皇华馆之内,鸣炮舞狮焚烧冥器,所有的祭奠仪式一应俱全,左宗棠曾经的亲兵护卫数百个人,都前来参与了吊唁,给左宗棠抬冥器。

等到10月14日,福州城内还举行了御祭,由当时新任的福州将军代为致祭主持。

而在整整停灵了一个月之后,左宗棠的尸骨灵柩才准备被护送回到左宗棠的故乡湖南。

而准备出动的时候,整个福州城内的所有商户纷纷响应停市,就是为了更好地去送行这位守护他们的大英雄。

所有人都出来瞻仰着这位硬汉的殡葬仪式,即便他们这些百姓对于清政府再不满。

对于过去动乱的生活再愤恨,但是他们心中却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左宗棠他们连这一时一刻的安定都享受不到。

11月1日历经了多日的行进,左宗棠的灵柩终于到了长沙的地界。

湖南的这些百姓乡绅知道了左宗棠回来的消息,也是纷纷前往了祭堂吊唁,许多与左宗棠相熟的人都为他致送了挽联祭幛。

左宗棠从来不是一个地区的守护神,因为有他,中国的老百姓才能在这么多困苦与磨难之中享受片刻的安宁,也是因为左宗棠的殚精竭虑,才让清廷不至于土崩瓦解。

左宗棠之前就想过要和自己的发妻周氏合葬,但是当时具体葬在哪里其实没有正式确定下来。

所以无论是湖南地方县衙还是左家的孝子贤孙们,都拿不定主意给左宗棠的尸骨埋葬在那里。

经历了整整一年的光景,1886年12月10日,左宗棠才正式确定了安葬地点。

他被隆重安葬于善化县八都杨梅河柏竹塘之阳,终于这位大清重臣,晚清最后的守护神得到了自己的安宁与平静。

然而这些平静其实并不是他想要的,在他安葬的时候,他的次子左孝宽才说出了左宗棠临死之际的遗言。

而这个遗言在当时也被当时的福州将军穆图善转奏呈给了慈禧。

也正是这个遗言,让慈禧发出了阵阵的扼腕叹息,感叹大清失去了真正的栋梁

左宗棠弥留之际的遗言

左宗棠最开始陈述了自己的一生,一介书生屡试不第。

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带兵打仗的将军,还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用,一直在朝廷之上发光发热,成了三朝元老,累计了许多的功绩与荣耀,也进入到了清廷的核心位置之上。

在许多人看来,左宗棠已经做到了一个读书人能做到的巅峰,然而左宗棠自己其实并不满意。

他感念朝廷的知遇之恩,但是在他心中重要的从来不是这些,他要谈到的重要事情,是战场上的中国。

左宗棠一生在战场上厮杀,可以说清廷里面带兵打仗的那些将军,没有一个敢和左宗棠争个高低。

而且左宗棠即便是最后时刻,依旧是将自己奉献在了作战的第一线之上的。可是即便是马革裹尸,左宗棠也不满足。

因为他心中真正想要的,不是自己个人的荣辱与成败,他想看到了是中国的安定与辉煌。

即便是最后时刻,左宗棠心中牵挂的依旧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百姓的安危与担忧,他真的是将一位忠臣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了每一位民众与上位者的眼前。

面对着清廷如此的不作为,左宗棠即便是在最后时刻,依旧是在用自己的死上谏给这些高位者们警示。

在他的遗言之中他明确表示:对于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国的实力强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他很懊悔,自己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力量鞭笞鞑虏,讨伐敌人,重新彰显中国的国威。

为国奋斗了大半生的他,依旧认为自己做的不够格,甚至为此不能真正的安眠于世,不能真正的瞑目。

这些话是真正的肺腑之言,是真正希望这个国家好起来的忠言。然而时代的变革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其实清廷的没落,不是左宗棠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的,可是就像是临死前雄狮的怒吼,这些话才是真正的振聋发聩。左宗棠的这些话是值得清廷的每一个听到的人审视与思考的。

听到了这些的亲友故朋们自然是潸然泣下,在他们心中本来就足够伟岸的左宗棠的形象,因为他弥留之际的这段遗言,更是觉得高大了起来。

而那些兵士与将领听到了左宗棠的话,也有了许多人在心中默默地拾起了左宗棠未完成的意愿。

左宗棠这一辈子真的应了那句诗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左宗棠才是那个真正惦念着这个国家的人,不像是那些只贪图享乐,鱼肉百姓的上位者。

不知道看到了左宗棠的遗言的老佛爷慈禧当时的哀叹,是真的为失去了一个忠贞不二的有志之士苦叹,还是为自己失去左宗棠之后不确定的处境悲哀。

即便那个时候的她能看到左宗棠的遗言反省一二,清廷也回不到曾经那个辉煌的时刻了。左宗棠做的一切就像是螳臂当车,逆着时代的洪流前进。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逆着时代洪流前进的勇士,又怎么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左宗棠做过的事情,值得现在的人们铭记住他。

因为他是一个不输岳飞、文天祥的民族英雄,他们这样有勇有谋的英雄,如果来到了现代社会,应该更能有一番不一样的作为吧。

希望这些曾经殚精竭虑的民族英雄,不会只是教科书的一张照片,三言两语,而是真正成为现代社会青年的榜样与骄傲。

即便是和平年代,我们也应该做到像左宗棠一样,心系祖国,居安思危。为自己与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晚清   硬汉   遗言   慈禧   清廷   悲怆   福州   潸然泪下   清朝   中国   大雨   心中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