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唐朝的邮驿制度有多迅速?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讲的便是唐朝的邮驿制度。唐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而荔枝所在的地方离长安很远,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一天之内可以吃到新鲜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唐朝的人生活似乎很方便,可以得到自己喜欢食物。这一切都源于唐朝的邮驿制度的快捷方便。历史上真正的邮驿是怎么做到如此迅速的?我们从完善、系统、全面的邮驿制度来剖开分析。


一、唐朝邮驿制度之初显起步

邮驿很早就有。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信息的交流传递,就会产生邮驿的需要。据考证,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有“明通四方耳目”描述交通状况。夏王朝建立以后,国家交通设施的邮驿制度已经初步有了规模。好的讯息传递需要有一个好的交通媒介。


其一,汉王朝的丝绸之路是邮驿的基础。古代的邮驿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有所不同。步行传递是为“邮”,以马为传递是为“驿”,两者联合为“邮驿”。

而为"驿"提供食宿之处,称为"置",为邮递设置的中转停驻之所为"亭”。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张骞从首都长安(现在的西安)出发前往地中海各国的经商之道。起点长安,终点罗马。后期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前人开辟道路,后人发展。汉朝的丝绸之路对后期的邮驿体系贡献很大了,一方面延展了信息的传递渠道,一方面加强了与各国之间的邮驿信息沟通。

其二,京杭大运河为水上邮驿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喜好四处巡查,在巡查过程中,他发现好的交通是信息传递、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新修道路、类型非常广泛。包括平坦地区的康庄大道,也包括难以通行的栈道,既有陆路也包括水路。其中就有著名的隋唐大运河。

唐朝时期不仅完备已有的道路,又四面八方新建道路。逐渐形成了以国都长安为中心,连接全国重要城市的交通枢纽网络。

唐朝社会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这些都促进了唐朝邮驿制度的发展,也造就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美丽典故。



二、唐朝邮驿制度之蓬勃发展

盛唐时期驿站数量多、系统成熟。唐玄宗时期的《唐六典》记载,当时整个唐王朝-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站,"凡三十里一驿”。三十公里就会有一个驿站。“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由此可见当时网络密集的驿站分布情况。

驿站数量有一千六百多所,其中二百多是水驿站,大约一千三百多是陆上驿站,其中还有八十六所是水陆都可以互通的。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王维的这句诗里可以看出唐朝的邮驿制度的系统发达。

唐代的驿站又称为驿馆。唐代的驿站数量多,系统齐全,以辐射状存在可以保证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长安和洛阳。洛阳和长安只见的驿站建设最为重要,因为消息的灵通性关乎到国家的安全。根据严耕望先生考证,两京之间可考驿为都亭驿、会昌驿、憧关驿、湖城驿等30余所馆驿,维持两京之间的驿路畅通是稳定政权。

驿站的设立起初的职能是信息的互通有无,“通讯功能”是邮驿制度的原始职能。传递的内容从开始的公文,还包括唐朝的信息报纸“开元杂报”。开元杂报相当于现在的人民网,是官报,由驿站分别分发到地方,传递信息和统治者的思想理念。

驿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功能--运输贡品

杜牧写的这首诗描写的便是骏马千里送来荔枝的场景,唐明皇为了让爱妃杨玉环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在秦岭南边修了一条快速驿道,后人称为“荔枝道”,这也是驿站的一个职能-运输贡品。

邮驿制度还有住宿功能,又称之为旅。唐朝时期,商业发达,很多人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进行经商。长途跋涉之中,住宿问题就需要解决。同时唐朝科举制稳定,很多有志之士会在全国各地进行入京赶考,这些人就成为了重要的客源。当然这些一般是私人邮驿。后期在唐朝政府的干预下,这种职能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正规的经商旅店。


三、唐朝邮驿制度影响之长远

由于唐朝的邮驿制度非常完善,而以前也没有现在的汽车和轮船,有的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输工具-以马为载体的工具。唐朝的牧马业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

由于军事、交通方面的需求,唐朝赋役很轻,大量民间可以自行养马,同时政府也会大力发展畜牧业。唐代的畜牧养马行业一片繁荣。乘马 是驿使最重要的通信方式‚迅速发展的牧马业为高效率的邮传提供了前提条件。

不同大小的驿站拥有不同批量的马匹。根据驿站规模的大小不同,一般组成驿长和驿丁数量也有所不同。

驿长先由各县富人担任‚也称为将。唐玄宗时期‚“三十里置一驿‚驿各有将 ‚ 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

随着驿站系统的成熟,驿站的用人体系开始变得官方,后来驿长开始由官吏担任。广德二年期间‚“ 刘晏始以官船嘈‚而吏主驿事。” 从此之后驿长不再由地方富人担任,地方官吏开始担任驿长。这从侧面说明,官方开始开始加大对驿站的管理力度,驿站也变得更加规范化、更加系统化。

随着时间的发展,尤其到了唐代后期,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社会赋役加重,驿站也渐渐疲于形式,不再发挥之前的功效。

安史之乱,唐玄宗带领一行人逃亡,几番周折逃到了马嵬驿,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陈玄礼为了保护唐玄宗,挺身而出,渲染气氛,将怒气转移到杨贵妃和杨国忠身上。在这里,一代佳人殒命于三尺白绫。

驿站因为战争一站而留名。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又名朱温攻下长安,他谋划在上源驿刺杀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在醉酒中被自己的左右亲信唤醒,最终,朱温未能得逞。但是,经过上源驿一夜双方变得水火不容。



结语

唐朝是一个经济强国,在这个时代没有战乱,普通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因为富裕而使得这个时代以“肥”为美。这是一个文化大国,涌现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些天才诗人,留下了千古诗歌。

这也是一个开放的古都,消息不再闭塞,所有物、所有信息都呈现出自信的开放状态。这时候的邮驿制度也对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在看来唐朝的邮驿的速度效率依旧是令人惊叹,令后人所企望的!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全唐文》

《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荔枝   唐朝   史记   开元   制度   长安   丝绸之路   岭南   唐代   职能   后期   驿站   时期   交通   地方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