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放开婚育界限,网友:不是夫妻也能生娃,结婚还有什么意思

吴学华原创作品,欢迎评论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连续下降,各个地方都急了,为了催生三胎,济南等城市直接每个月奖励多少钱生活费,连续三年,网友淡定地回答:两万块钱就想骗我生孩子,想得美!

作为人口大省的四川,直接开出王炸:四川省卫健委为了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决定从2023年2月15日起,施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办法〉的通知》,有效期为五年。

这个通知共有十六条,修订后的内容,与原先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被网友从中挑出几条,加以解读。

第一、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


根据通知的内容,只要孩子出生,结不结婚无所谓。

我们以前生孩子,去医院办理出生证明等手续,去派出所上户口,都必须拿着夫妻二人的结婚证。

这回不用结婚证了,只要是顺利出生的就行,医院和派出所无条件办理相关手续,绝对不会罚款。

换句话说,有钱的大老板在外面包个二奶三奶四奶都无所谓,生下来就是他的孩子,照常养着,将来和正室所生的孩子一样,都可以光明正大的上学,或者干脆一起生活。

这个办法好啊,有效杜绝了拐卖孩子的可能性,那些有钱人家没有男孩子,可以直接找个女人帮忙生一个,省时省力!

网友也笑称:不落实道德情操,婚姻忠贞问题。反而鼓励乱情乱生,领导是把自己的生活作风,传授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啊!

如果这种情况一旦被推广,那么,有些青年就不愿结婚了。为什么不愿呢?因为结婚要买房子,要给彩礼等等,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反正只要哄得女方开心,把孩子生下来就行,用结婚买房的钱来养孩子,足够了!

如此一来,谁能够保证自己的新娘有没有和别的男人生过孩子呢?自己的新郎在外面有没有私生子呢?总之一句话:乱套了!

第二、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


四川是贫困省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贫困,但就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前些年,一些夫妻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打游击,几年下来,一家五六个孩子,弄得计生工作很为难,罚款吧,人家家徒四壁,连吃饭都成问题,兜里连钢镚都没几个,不罚吧,更多的人跟着学。

现在好了,直接放开,你们想生多少就生多少,只要有本事能够把孩子养大就行。也别管什么读书教育之类的,只要能够长大成人就好。至于长大之后出外打工会不会突然失踪,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认识几个体制内的青年,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属于体制内联姻,人家小两口的想法很实在,生一胎是责任,生二胎是孝顺,生三胎就没有时间了。

还是人家的想法好,所以人家生活在上层。

政策是根据不同时代的潮流而变化的,从之前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后面的“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到最后的“养老不能靠政府”。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些事情,老百姓的脑筋一时间转不过来弯来,还需要多多的宣传啊!


第三、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


相关的手续直接可以在网上办理,只要是有效的身份证就行,可通过相关信息系统调取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电子证照的,不再上传身份证明材料,无需本人亲自到相关部门去办理。

这个办法很不错,只要有点本事的,就能够直接操作。我有一个从事软件工作的朋友,开心地笑了,他说:我和女同学生的孩子,可以通过正常的手续变成我和我老婆的。

这种简化工作会不会有什么漏洞,暂时不得而知,不过,真有漏洞的话,相信有关部门会亡羊补牢的。

但是难保在多少年之后,会不会出现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两个人结婚,一切看命运的安排吧!

建议以后夫妻两个人结婚之前,去做一下DNA,以防是近亲!

第四、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


通知里面说明了“婚育一件事”一次办、生育登记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共享等内容。

什么叫信息共享?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个部门可以调取那个部门的某人个人资料,当然,有些人能办的事情就更多了(网友自己去想)。

随便什么人登录系统,只要有一个身份证号码,都能查到别人的信息,这种共享会不会导致个人的信息外泄,我们不得而知。

以前去办理结婚证,需要夫妻双方两个人一起去,办证的工作人挨个问:“你们是自愿结婚的吗?”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才会给两个人办理结婚证。

现在好了,只要有两个人的证件号码,在网上就能够办理?

假设一下:小王暗恋小丽,成功拿到了小丽的证件,花钱找一个和小丽相似的女孩,就这样在网上一同操作,成功与小丽结婚证。而小丽正与另一个帅哥谈恋爱呢,一不留神就成了已婚人士。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在网络技术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些手续还是让人亲自去办理的比较好。中国养着几千万的公务员,不差那几个,别省出那点时间上班看手机。

最后,我就闹不明白,连经济条件好的省份,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也只敢对三胎进行进行奖励,四川这样不管生多少的做法,是否有些不妥呢?

还有一个消息,在下面的照片里,大家看看就行,不要多想!

不过,我要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当年超生的孩子交了一笔罚款,官方解释是:社会抚养费。也就是说,生出来的孩子占用了社会资源,缴纳的罚款是补贴占用社会资源的。现在让大家生了,是不是社会资源非常丰富了呢?不占用了吗?

如果真的不算占用,是否考虑把以前的罚款还给人家呢?别吃下去之后不愿吐出来,社会是讲究公平的,我们国家更是“以人民为本”,别只会罚款不会奖励!有奖有罚才是王道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夫妻   网友   证照   婚育   不得而知   界限   体制   手续   办法   孩子   通知   时间   政府   社会   内容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