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大火,你可知道岳飞死于谁手?

当下大片《满江红》大火,虽然电影只是借助了噱头,但仍然不影响大家对影片和这首词的兴趣。

相信很多人应该也会背这首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应该说是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我记得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看《岳飞传》连环画,被里边的情节所吸引,爱不释手。再大一点,就开始听刘兰芳大师播讲的《岳飞传》了,里边的牛皋、杨再兴、岳云等人物形象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下地干活的时候,每次都要拎着收音机,每天必听。当时听到风波亭岳飞被害,真是对秦桧恨之入骨,气愤至极。

毛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赞扬岳飞是爱国英雄、民族英雄,尤其是对岳飞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做过精彩点评,还在1954年清明节前夕,专门派人送了无名花圈。可见,他老人家也是对岳飞推崇备至。那么岳飞到底死在谁手里呢,表面上看是秦桧之流,其实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岳飞的死有一定的必然性呢?

虽然岳飞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战神,但其在政治上似乎不够成熟,甚至有些幼稚。

首先是,公元1137年,岳飞因为事业不顺等原因,在未经高宗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去庐山守墓。岳飞是个大孝子,肯定会想办法去守孝。何况,当时的情形是至亲去世之后的三年内,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如不能,需要经过上级批准的,否则就是夺情。后来的张居正因为夺情事件,搞得满城风雨,引发众怒。虽然守孝是常规,但作为一方大将,肯定是需要经过皇帝批准的,而不是私自作主,擅离职守。

其次,岳飞对外打着岳家军的旗号,而且还爱民如子,甚至连金人都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叹。按理说,这是个好事情,可在当时的环境下,宋朝本身就对武将有所防范,加上岳飞还这么高的声望,皇帝难免不起疑心。想想当初的狄青,也是功高盖世,也是做到枢密使,可同样不被欧阳修等人所不容,最后郁闷而死。他没有学秦朝王翦、唐朝的郭子仪自毁声誉来取得皇帝的信任,导致了他不仅受皇帝猜疑,也受其他大臣妒忌。当时和秦桧一起迫害他的张俊,就是岳飞当初的领导。

最后是他参与了皇家的政治。宋高宗赵构的皇位本身就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砸的,因为他老爸和哥哥在靖康之变中被抓了,他才在混乱中当上了皇帝。岳飞的“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让赵构去哪儿啊!没有一个皇帝愿意给自己找个太上皇的。于谦在土木堡事变后,挽大厦于将倾。但等明英宗回来后,于谦也逃不了被斩的命运。所以岳飞的迎回二圣,可以说让赵构非常害怕。加之,在赵构无子的情况下,谏言立储。这些都犯了大忌,被赵构不信任,乃至被杀,属于他的悲剧,也是当时的历史悲剧。

所以毛主席老人家认为,岳飞平反之路一波三折,与秦桧、万俟卨等奸臣关系不大,罪魁祸首其实另有他人,此人正是赵构。可见岳飞之死,是朝廷的排挤,皇帝的不信任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满江红   靖康   功高盖世   壮志   庐山   枢密使   天阙   擅离职守   爱民如子   推崇备至   岳家   民族英雄   大火   悲剧   皇帝   当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